但求什么(长篇连播但求天下暖)(1)

传主:欧初

第二十集

1980年-1982年,广州改革开放的新动作几乎每天都见诸报端:

1980年3月报道,广州市郊有200个生产队的农民年平均分配超过300元,成为先富起来的农民。7月,广州自行车工业公司、广州缝纫机工业公司、广州绢麻纺织厂三个国营工业企业开始试行“以税代利、自负盈亏”的新体制。1982年8月,香港总督尤德爵士一行到广州参观访问,广东省、广州市领导与尤德爵士就进一步发展粤港经济合作交流等问题进行了友好交谈。10月,应广州市外经委邀请,澳门厂商联合会商务考察团到达广州,探讨广州与澳门经济合作的前景问题。

每每看到这样的消息,作为其中一些新闻事件的参与者,欧初总会为之兴奋。他明显感到,每个人的生活都在变好,每个人的生存权、发展权、追求幸福自由的权利都得到了尊重,粤港澳的交往与合作在加强。

1983年6月,中国大酒店正在兴建中,施工队伍在象岗山发现了南越国第二代国王赵眜的墓,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它印证和填补了南越国的历史,为五羊古城平添了一座解释岭南源远流长的文化的标志性文物。

但求什么(长篇连播但求天下暖)(2)

欧初(前左四)在南越国御苑遗址考古现场参加西汉南越国宫署御苑开放仪式

越秀山,原称越王山。欧初知道自己脚踏的这块土地是一个富有历史底蕴的地方。中山大学中文系的古文字专家容庚和商承祚教授都向欧初讲过广州古城的历史。据史书记载,越王山上有越王台,南越王赵佗常在越王台上接待北方使节,大宴群臣,举行祭祀典礼。归汉之后,又在越王台西北面的固冈之上筑了一座“朝汉台”,每年登台望汉而拜。然而,这些记录历史的文物遗迹,已经难以寻觅。

一座城市正是由于拥有各种人类文明的杰作才著称于世的。在漫长的历史中,每朝每代都留有它的名作,让人一望便知这是一个有文化的城市。历史文物可以说是人类历史文化的代表和象征,并且将凭借其恒久的存在与独特的艺术魅力,向后人传递过往的历史风云。

1983年6月6日,从象岗山工地传来了令欧初惊喜的消息。

6月9日黄昏,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的研究人员麦英豪到处寻找欧初。欧初当时正参加一个会议,尚未散会,所以麦英豪把电话打到欧初家里、办公室都找不到人,一时非常焦急。原来,施工队伍当天在中国大酒店后面的象岗山发现了平整的大块石头,有关人员估计,下面可能是古墓,而且规模不小。

欧初听到这个消息,第二天一早即赶到现场实地察看。

此前,文物工作者已经通过石块之间的空隙,看到下面有陶罐、铜鼎等,确认是古墓。于是欧初决定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建筑工程,同时搭盖护棚,保护这座古墓。欧初觉得,这座墓规模不小,很可能是考古学家寻找多年的南越王墓或南汉刘氏王朝墓葬。

广州市委、市政府负责人许士杰和叶选平正在北京开会,欧初马上向他们报告发现大型古墓。广州市委很快决定成立象岗古墓发掘领导小组,由欧初担任组长。领导小组拟出了发掘方案,派人到北京汇报,并考虑在原址修建博物馆。

欧初当场拍板,划出一片面积为12万平方米的土地预备作建馆之用,后来土地总面积增加到14万多平方米。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夏鼐对这个古墓十分重视,国务院很快颁发同意发掘的批文与证书。西汉初年第二代南越王墓发掘于1983年8月26日开始,至10月5日全部结束。这座未经破坏、偷盗的古墓,埋藏在象岗山下二十多米处,用五百多块红砂岩大石筑成。赵眜身着丝镂玉衣,两侧共置10把铁剑,并有“文帝行玺”金印等印玺九枚和大批玉雕饰品随葬。墓中出土文物品类繁多,共有一万多件(套)。

墓葬出土的一件铜虎节,为老虎形,虎节两面均错金,饰斑纹金箔,正面虎身斑纹间刻有一行铭文,共五个字,其中末尾一个字不见记载,有关学者一时不能辨认。欧初因此写信向香港中文大学饶宗颐教授请教。饶宗颐复信认为,这行铭文可读为“王命命车徒”。欧初将他复信中的有关内容整理出来,以饶宗颐的名义发表在《广州日报》的《艺苑》一版上,受到学术界关注。

但求什么(长篇连播但求天下暖)(3)

欧初与饶宗颐(右)

墓中出土的一枚龙凤纹重环玉佩,两面透雕,内环的龙呈腾飞状,前爪伸出外环,一凤鸟昂首伫立于龙爪上,凤首与龙头相对,凤尾呈卷云纹状,精美异常,许多人认为其可作为广州古城的城徽。

南越王墓是岭南地区已知最大的一座室墓,也是岭南汉墓中出土器物最多、收获最大的一座,是广州考古史上空前的发现。通过对这座墓葬的研究,拂开了长期笼罩在岭南历史上的“蛮荒”迷雾,现出文明的光辉。

但求什么(长篇连播但求天下暖)(4)

欧初负责坐镇指挥修建南越王墓博物馆

有关部门负责人与各路专家联合开会,讨论如何保护墓室、展出文物。

欧初建议,在墓葬原址建立规模相当的博物馆,使之成为广州的历史文化坐标。这一建议获得了采纳,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筹建委员会很快成立,欧初被聘为顾问。

1988年,一座气势雄浑的西汉越王博物馆出现在象岗山上。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莫伯治设计的博物馆,外观典雅壮丽,极富地方特色,展室功能齐全,被评为20世纪中国55个世界建筑精品之一。

但求什么(长篇连播但求天下暖)(5)

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从南越王赵眜墓的发现到博物馆的建成,欧初几乎每一天都在钻研和学习史料。秦始皇将岭南正式归入中国版图后,设置了南海、象、桂林三郡,并移民开发。秦末中原战乱纷起,南海郡赵佗趁机割据又兼并象、桂林二郡,自称南越王,后又曾称帝。汉王朝终于使赵佗放弃割据,臣服于汉成为诸侯王。赵佗在位期间一直与汉朝庭保持良好关系,采用和平的办法笼络各族,积极引进中原的先进文化改变岭南的社会面貌,因为受到后人尊崇。

欧初感慨万千。在中华文化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上,都有岭南人树起的丰碑,岭南并非南蛮,它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要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就要有开放的视野、远大的目光。

挖掘、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遗产,时不我待。欧初就此萌生出整理编著一套“广东历史文化名人丛书”的想法。

位于中山五路的广州新华电影院,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全国一流的宽银幕电影院。广州人看电影时喜欢吃零食,于是电影院附近聚集了好些卖瓜子、爆米花和萝卜牛杂的小吃档,许多热爱电影的广州人把到这里当成一次精神和舌尖的享受。

1985年9月18日,电影《代理市长》在这里首映。

观众早已听说这是一部由广州作家编剧、以广州现实生活为题材的电影,由著名演员杨在葆导演并扮演男主角。电影票开卖的消息一出,观众就踊跃前来订票。9月12日正式售票,第一期零售票当天就被卖完。

电影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初,一个处事果断而雷厉风行的领导干部为民办实事的故事。位于中国南部的瀛洲市,华侨出身的工程师肖子云成为代理市长,他一上任就表示要为全市人民做十件好事。他大胆开拓创新,面对责难从未动摇信念,坚定不移地推行改革。

电影中,男主人公肖子云在艰苦的条件下现场办公,走进困难群众的家里,甚至还和年轻人一起跳迪斯科。人物的刚毅气质与平易近人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肖子云用略带沙哑却如洪钟般的声音说出,愿意为百姓利益承担风险的宣言的时候,电影院里鸦雀无声,观众被震撼了,大家忘记了手中拿着的零食。突然,热烈的掌声在电影院里响起,群众在心底为这位硬朗、沉稳、富有力量的领导干部喝彩。

但求什么(长篇连播但求天下暖)(6)

电影《代理市长》海报,杨在葆(右)饰演影片中的瀛洲市代理市长肖子云

电影散场了。观众逐渐离去,留在座位上的欧初慢慢站起来,走向最后一排的几个年轻人,向他们挥手表示祝贺。这几个年轻当中的一位就是他的二儿子伟雄。这部电影已经是伟雄第二部叫得响的作品了。一年前,欧伟雄创作的话剧《南方的风》成为广东省原创话剧中第一部走进中南海演出的戏。

伟雄自从拿起文学创作这支笔以来,一直关注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现实生活。电影《代理市长》真实反映了刚刚开始的城市经济改革,对固有体制与观念产生了强烈冲击,肯定了改革者的创新观念与胆识。

为使电影的内容更生动真实,导演杨在葆采访了欧初,他问欧初:“改革开放,最先要解决什么问题?”欧初回答:“当然是解放观念问题。”

欧初介绍的一些细节,被剧组团队吸收到剧本中。

《代理市长》在全国宣传部部长会议上放映,来自全国各地的宣传部部长们看完电影后全体起立热烈鼓掌。

但求什么(长篇连播但求天下暖)(7)

2005年12月25日杨在葆(左)在北京的广州大厦与欧初(右)交谈

四年后,欧伟雄又推出一部重磅小说。1989年,他和钱石昌共同创作了长篇小说《商界》。作品描写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并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有人大力推荐叫好,有人激励批评。

正当欧伟雄内心忐忑的时候,接到了父亲的电话。

“伟雄,我看了这本书,写的就是好!我的支持不是盲目的,因为我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比如,企业怎样打破‘大锅饭’?我们国家要不要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这些问题在《商界》中都反映出来了,我认为这部作品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预言之作’。”

不久,社会接受了《商界》。这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迅速在国内外走红。几十年后,《商界》被认为是反映中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第一部文学作品。

欧初和欧伟雄两父子身上的忧患意识一直有增无减。

但求什么(长篇连播但求天下暖)(8)

但求什么(长篇连播但求天下暖)(9)

欧初的诗句“但求天下暖”印章

但求什么(长篇连播但求天下暖)(10)

他是民族解放的战士,又是中华文化的传人

他是忠诚的共产党人,又是中国崛起道路的探索者

他“但求天下暖”的一生,呈现了广东百年红色足迹的一个缩影

欧初:“回首近百年,大江流日夜……守护初心修身养志,为人民服务,不负神州厚望。”

国家广电总局庆祝建党100周年重点节目

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七一”期间重点策划项目

长篇连播《但求天下暖:共产党人的初心——欧初传记》改编自原著《文化的力量:欧初传记》(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广东广播电视台出品

广播新闻中心、新闻广播频率制作

但求什么(长篇连播但求天下暖)(11)

长篇连播《但求天下暖:共产党人的初心——欧初传记》

出品人:蔡伏青

总策划:周炜

总监制:郜国欣 吴国庆

监制:邓东力 张蔚妍 柯绮 李红忠

原著:张蔚妍 路卫国

改编:吕囡囡

演播:吕囡囡 林鲁阳 文东

录音制作:陈麒林团队

版式:陈炯

海报设计:黄纬

广东新闻广播频率

6月28日起周一至周五19:00~19:30播出

7月20日起每天12:30~13:00重播

广东新闻广播微信公众号、触电新闻同步更新

但求什么(长篇连播但求天下暖)(12)

但求什么(长篇连播但求天下暖)(13)

原著作者:张蔚妍 路卫国

但求什么(长篇连播但求天下暖)(14)

改编、演播:吕囡囡

但求什么(长篇连播但求天下暖)(15)

演播:林鲁阳

但求什么(长篇连播但求天下暖)(16)

演播:文东

但求什么(长篇连播但求天下暖)(17)

但求什么(长篇连播但求天下暖)(18)

但求什么(长篇连播但求天下暖)(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