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蒂克消亡史》确实是部高逼格的国产电影,请了很多明星,拍摄手法很像舞台剧。用了回旋式的结构方式:1937年的上海→1934年的上海→1941年的香港→1934年——1941年的上海→1945年的香港→1945年的菲律宾→1949年的香港,所以很多人表示看不懂,也有很多文章冒出来解读这部电影。
电影中出现了很多人物,葛优演的大佬陆先生(原型杜月笙),倪大红演的戴老板(原型戴笠),马晓伟演的二哥,章子怡演的女明星小六,袁泉演的吴小姐(原型胡蝶),浅野忠信演的日本妹夫渡部,等等。导演想表示乱世下的众生,那个美好的年代,以及那个美好的年代里所有美好的事物是如何消亡的,来表现对战争的反思。
但是《血战钢锯岭》刚刚在这部电影之前放映,而且还在长线放映。同样是关于抗日,和太平洋战争有关,不由得把《血战钢锯岭和《消亡史》作比较,感觉中西文化的差异这么大。如果你认同了前者的爱和救赎,就无法接受后者的复仇和暴力。在后者里面,你感受不到多少爱。
刚从道斯不杀人只救人的人道主义走出来,《消亡史》里却充斥着杀戮和仇恨。复仇向来是我们抗战题材电影的主题,可以忍受我们和日本交火时的残酷,但是影片最后,在菲律宾吕宋岛盟军战俘营,浅野忠信扮演的渡部被关押在此,杜淳扮演的小张作为葛优的随从,拔枪杀掉了渡部的大儿子。当渡部追出去时,章子怡又拔枪杀掉了渡部,算是完成了当年被蹂躏后的复仇使命。留下小儿子痛哭着奔跑去找日军战俘收留自己。
当然,这样的故事在中国抗战电影里是正常的,复仇被大家认为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大快人心。但是和《血战钢锯岭》的男主角一比较,高下立现,况且《消亡史》杀死的还是一个孩子。
《消亡史》里面的角色中,反派日本人渡部的人物塑造却令我觉得更加人性化和立体感,他是一个潜伏在上海的日本特务头目,直到画面回到3年前,才暴露身份,这样戏就精彩起来。看到最后,男一号其实是浅野忠信而不是穿针引线的葛优。说实话,一开始我根本没有认出他是浅野忠信,因为他一张嘴冒出的上海话太地道了,根本无法和日本演员的身份联系起来,我还以为是哪个眼熟的上海演员,想去查找一下。直到最后字幕出来,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浅野忠信。演员做到这个地步,只让人看到角色,而看不到演员,实在是演员的最高境界。
为什么说这个反派塑造比葛优和章子怡都要丰满和成功?第一次,在日本酒馆那场戏,当日本人打算干掉葛优时,他拔枪对着日本人腿部打了一枪,葛优得以脱身。当时我还很奇怪,因为他的身份并没有告诉大家,所以奇怪他为什么只打在日本人的腿部而不是把日本人打死呢?这样弄得他自己转眼间也被日本人打死了。直到时间回到3年前,重新讲述这场戏,才明白他是有意放过了葛优扮演的陆老板,让他可以抚养自己的两个儿子长大。
在后面,当日本人撤退出上海,他本可以把留作性奴的章子怡掐死时,却选择留了她一条性命,这也给自己日后被章子怡杀死留下隐患。在处理这几场戏时,表明他内心还是有着恻隐之心。还有当他和中国妻子诀别时的那份不舍,他保留着吃日食的习惯和对猫的宠爱等细节,都让人物性格更加立体。
片中几乎所有人都说上海话,于是一个个都显得字斟句酌,语速很慢。浅野忠信提前三个月学习上海话,一部分上海话是他自己讲的,大部分是配音,听起来很地道。王传君是上海人,他演的马仔这个人物戏不多,却很有亮点。还有闫妮演的黑帮大佬管家、袁泉演的大明星吴小姐也很出彩。
怎么让人物立起来?这个人物需要有血有肉,即使坏人也要有人情味的一面,而不是脸谱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