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候生病的老人,这是子女应尽的本分,但有时候不得不承认,再深的感情也是会被现实打败的,一天天的消耗换来的可能不是感激,反而是撕破脸皮。
身体健康的时候,大家尚且能够体面地相亲相爱,一旦你的付出无法得到回应,时间久了总归会疲倦。“你养我小,我养你老“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实现的时候才知道并不轻松。
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图文均无关
“照顾九十岁妈妈不到一个月,我俩彻底闹翻……”前段时间四处全面放开,晓珍阿姨时隔两年回家,准备好好照顾生病的母亲。
之前因为疫情,她担心回家被隔离,所以总是拜托兄长照顾母亲,自己多掏一点钱。可经常能听到兄长的抱怨,母亲也时不时向阿姨告状。
这些情况让晓珍阿姨一度放心不下,心里想着“儿子可能确实没女儿细心”,于是刚开放的时候,就主动请缨要回老家照顾。兄长提前嘱咐妹妹做好心理准备,老人家因为生病,脾气可能不是很好。
起初,她并没有把这句话放在心上,结果不到一个月,兄长的话就应验了。
阿姨刚回家的头一天,母亲喜出望外,一切活动都很配合,照顾起来十分轻松,可好脸色维持不过三天,她又开始恢复原样,变得作天作地。
一天四顿饭,N遍厕所,每天凌晨五点闹着要起床,晚上却不睡觉已经算是小事,更可怕的事情是,她的脾气喜怒无常,一言不合就阴阳怪气,抱怨儿女不孝顺,全是白眼狼。
例如,某天晓珍阿姨刚忙完手头上的事情,准备跟孩子们通一下电话,毕竟第一次离开这么久,有点想念。还没打到三分钟,原本在打瞌睡的母亲就醒了过来,一直指挥着女儿倒水、戴帽子、脱衣服……
只要稍微慢了一点点,她便开始哭叫,责怪女儿不耐烦,态度不好,是不是嫌弃老太婆麻烦,电话那头的孩子们都察觉到了异常。
更可怕的是:只要来一个外人探望,她就要对着别人“倒苦水”,抱怨自己的日子过得不舒坦,还不如早点被老天爷收走。
“她天天对着外人这样说,别人心里该怎么想我,我真是受够了……”
照顾母亲不到一个月,晓珍阿姨便异常心累,她终于体会到了兄长这几年的不易,原来“尽孝”这两个字,做起来真的不容易。
子女再孝顺,也别长期独自伺候生病的老人俗话说得好:“久病床前无孝子。”其实像晓珍阿姨那样的家庭还有很多,有些老人因为各种原因,例如身体上的疼痛,或者内心的孤寂,往往脾气会变得“古怪”。
她们一边希望子女能够关心自己,一边又忍不住阴阳怪气,行为举止都在把子女推得越来越远,或许她们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试图博得孩子们全部的关注,以求来寻求个人价值感。
但无论如何,最终换来的可能只是让子女们变得疲倦,最终只想寻求一个解脱。
就拿朋友来说,她原本跟奶奶的感情十分深厚,可自从奶奶生病以后,朋友便感觉她像变了一个人,伺候了几个月以后,表示再不快点解脱,自己马上也要被折磨成病人了。
一个人的精神能量是有限的,如果经常被消耗,最后只会油尽灯枯,再加上照顾生病的老人,还会造成时间损耗以及经济损耗,这些都会慢慢消磨掉大家的情感,使他们慢慢向现实屈服。
特别是遇上一些偏心的“吸血”父母,平日里对你态度冷淡,可轮到需要的时候,就立马换了一副嘴脸,让你过去伺候。看着你忙前忙后,他们嘴上说着辛苦,心里却并不领情,转头就把自己的存款都留给偏爱的孩子。
你付出了时间和精力,最终得到的是“满地鸡毛”,父母的这种态度,无疑都会消耗子女们的感情,导致他们最后再也不愿对你投入感情。
延伸阅读:作为父母,我们如何预防“老无可养”?1、摆正心态
首先,我们都要做好将来可能“老无可养”的心理准备,即使子女现在特别孝顺,我们也不要把期待值放得太高。毕竟谁也无法预测未来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人都是现实的,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万一到时候我们久卧在床,确实可能存在被抛弃的准备。
2、握住底牌
无论出现什么情况,有积蓄才是自己最大的底气。这样即使晚年生活生病,也可以拿这笔钱救急,关键时刻救自己一命,或者给子女减轻一点负担,花钱请个护工,不至于过得太狼狈。
所以年轻的时候,要尽量多存一点钱,合理规划自己的存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