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对于男性的审美,相比于对女性的审美,是非常少的,但有一个时期是个例外,那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其实,历朝历代都有美男子,只是人们不怎么偏重男色,可魏晋南北朝不仅特别欣赏男子的美貌,而且还极尽溢美之词,大书特书,记录传世,因而古代十大美男中,有七个都在魏晋时期。这个时期,美男子的风采和知名度,完全盖过了美女。为什么魏晋南北朝盛产美男?为什么魏晋时期特别欣赏男色?魏晋时期又是怎样描写男子的美貌的?

魏晋南北朝美男复原图(魏晋南北朝时期那些绝色美男子)(1)

(《锦绣未央》罗晋饰演的美男拓跋浚)

魏晋南北朝始于东汉末,终于隋统一,历时三百六十余年。,即曹魏,魏之前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三国(魏、蜀、吴);,西晋和东晋。东晋时,统治地区已在南方,北方被五胡十六国占据;南北朝,南方是宋、齐、梁、陈。北方是北魏、东魏、西魏、北周、北齐。南北朝时呈现南北对峙的局面。

一、魏晋南北朝美男云集的原因

魏晋南北朝时期,分裂战乱不断,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就在这混乱的时期,花样美男却扎堆涌现。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这么几个原因:

一是人物品评之风盛行。这个时期特别讲究人物的风采、风度以及言谈举止、服饰穿着等等;

二是战乱不断,命运无常,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自我,追求个性,注重及时享乐;

三是政权分裂,皇权羸弱,礼教对人们思想的压迫和管制相对松懈,因而思想较为活跃,社会风气较为开放和自由;

四是玄学兴起,佛教输入并蓬勃发展,道教兴盛,再加上波斯、希腊等外来文化的输入,文化呈多元化形态,人们的观念较为宽容和解放;

五是各民族融合杂糅,少数民族和中原汉族的交流空前频繁,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语言、观念都影响了中原文化,因而审美出现多样化的形态不足为怪。

魏晋南北朝美男复原图(魏晋南北朝时期那些绝色美男子)(2)

(《凤囚凰》宋威龙饰演的美男子容止)

或许正因为是乱世,没有太多的束缚,因而后世对于这一时期的想象也天马行空,有较大的创作空间。近几年,关于魏晋南北朝的影视剧比较多,比较有名的电视剧,如《锦绣未央》《楚乔传》《凤囚凰》《孤芳不自赏》《兰陵王》《陆贞传奇》《琅琊榜》等等,均取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现代荧屏上的魏晋南北朝,光鲜亮丽、繁华锦绣,但实际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社会大动荡,礼教大崩溃,秩序大解体。可战乱割据的时期,有一个好的方面,那就是社会包容性强,文化多元,思想自由,艺术创造蓬勃。这是一个充满杀戮、撕裂、矛盾、痛苦的时代,也是一个洋溢着浓烈、热情、个性、昂扬的生命色彩的时代。

魏晋南北朝美男复原图(魏晋南北朝时期那些绝色美男子)(3)

(《琅琊榜》胡歌饰演的梅郎)

这个时期,人们奇装异服、放浪形骸、服食丹药、狂饮烂醉、归隐山林、谈玄论道。不遵礼教、及时行乐似乎才是这个乱世的主题。

有人醉生梦死,一路抬着棺材一路饮酒;有人服食“五石散”后脱衣裸奔;有人赤身裸体躺在家里见客;有人对高官拜见白眼相视;有人学驴叫给朋友送葬;有人饮酒学猪样;有人十天半月不洗澡,与人一边抓虱子一边交谈;竹林七贤的阮籍猖狂叫嚣“孔孟礼教,与我何干?”;陶渊明辞官避世,不为五斗米折腰;王羲之与众人流觞饮酒赋诗,于山野之间写就《兰亭集序》;北齐后主高纬将爱妃冯小怜赤身放在朝堂上让大臣观赏;刘宋后废帝刘昱热衷解剖学;刘宋第六位皇帝刘子业把皇叔关在猪圈当猪养。还有西晋王济用人乳蒸菜来招待皇帝、石崇杀美女来劝酒的斗富手段。这里既有风雅、高洁、洒脱的一面,也有恶俗、残暴、淫乱的一面。

在乱世的环境下,没有强有力的政治和制度约束,没有过多的规矩和条框,于是,人们开始放飞自我。男子以阴柔为美,他们化妆、傅粉、佩香囊、穿女装。服饰的颜色和款式也花样百出。

魏晋南北朝美男复原图(魏晋南北朝时期那些绝色美男子)(4)

(《凤囚凰》宋威龙饰演的容止)

这个时期的社会风气相对开放自由,男男女女都极力展现自己的个性,崇尚及时行乐,有些行为大胆夸张,惊世骇俗。女子也不再足不出户,而是走上街头,穿着各式服装,梳着千奇百怪的发型。因此,才会有潘安被女子“掷果盈车”,才会有“看杀卫玠”的故事发生。正是由于这样的社会风气,人们极力推崇美男子,欣赏男子的风度和风采,故而让一些美男子的名气越来越大。还有人专门把这些美男子的言谈、容貌、行为详细记录、描写,造成了这个时期美男云集的现象。

魏晋南北朝美男复原图(魏晋南北朝时期那些绝色美男子)(5)

(《凤囚凰》宋威龙饰演的美男子容止)

但到了隋唐之后,又回归了大一统,皇权重新集中,儒家坐上了不可挑战的独尊地位,礼教重新施压到了人们头上,并且随着历史的演进,变得越来越繁多、严苛和禁锢。女子再次回到家中,不再允许人们的奇谈怪论、奇装异服、出格之举,人们的思想再次被禁锢,行为再次被规范。

现在人们都说唐朝开放包容,其实唐朝的开放只是魏晋南北朝的尾声或遗风,实际上远没有魏晋南北朝开放和大胆。当天下有了统一的思想,有了主流价值观之后,人们开始更关注的是功名利禄,因而不再有对于美男的记录和排名,更多的是功臣的排名、武将的排名、才子的排名。

总的来说,由于乱世没有强有力的管制,没有主流的价值观和固定的社会规范,没有人来限制人们的言论和行为,因而社会有巨大的包容性,出现惊世骇俗的事也不足为奇,欣赏男子的美貌也成为了时尚。

二、魏晋南北朝列入“十大美男”的那些男子

魏晋南北朝有哪些著名的美男子?当时人们是怎样描写他们的容貌和风采的?

中国古代十大美男子:子都、宋文公、宋玉、潘安、卫玠、兰陵王、嵇康、韩子高、慕容冲、独孤信。这十大美男里,前三位在春秋战国时期,后面的七位,潘安、卫玠、兰陵王、嵇康、韩子高、慕容冲、独孤信,全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关于这七位美男子的成语、典故、趣事,数不胜数。比如,掷果盈车、看杀卫玠、龙章凤姿、琳琅满目、侧帽风流……他们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

(一)潘安

潘安,即潘岳,西晋时期人士,号称天下第一美男子,后世用“貌比潘安”来夸赞男子的美貌。潘安小字檀奴,所以“檀奴”、“檀郎”成了俊美情郎的代名词。

潘安少年时,到洛阳城外游玩,路上女子见到他,都围起来一睹他的美貌,还争着向他乘坐的车子扔水果,每每满载而归,这就是“掷果盈车”的故事。

潘安不仅美貌,还写得一手好文章,很小就显露出文学天赋,被乡里称为“奇童”。他极富情趣,在河阳担任县令时,遍种桃树,时人号为河阳“一县花”。

潘安的美貌、文采、痴情成了后世追慕的典范,关于他的诗句不胜枚举,如:多才夸李白,美貌说潘安;潘令在河阳,无人死芳色;潘郎车欲满,无奈掷花何;箧里诗书疑谢后,梦中风貌似潘前;焚香出户迎潘岳,不羡牵牛织女家。

(二)卫玠

卫玠,自幼风神秀异,长得如同玉人一般,他小时候坐着羊车行在街上,人们都夹道围观。

骠骑将军王济是卫玠的舅舅,他也是容貌俊秀,很有风度仪表,但他每次见到卫玠,都发自内心赞叹:“珠玉在侧,觉我形秽!”,“与玠同游,冏若明珠之在侧,朗然照人。”

卫玠好谈玄理。王平子有超世的卓越才华,很少有他佩服的人,但听到卫玠的玄谈,为之赞叹、倾倒。

后来,卫玠从豫章郡到京都(今南京)时,人们早已耳闻他的名声,人山人海地围观,“观者如堵墙”,挤得卫玠举步维艰,卫玠本来就身体虚弱,受不了劳累,最终形成重病而死。这就是“看杀卫玠”的典故。

(三)慕容冲

慕容冲,小字凤皇,十六国时期西燕政权第二位皇帝。前燕被前秦吞并后,慕容冲和姐姐清河公主因绝色美颜,被前秦皇帝苻坚充入后宫,姐弟独占宠爱,长安因而有歌谣“一雌复一雄,双飞入紫宫。”人们都担心成为祸乱,大臣极力劝谏。苻坚忍痛将慕容冲送出宫当了平阳太守。

苻坚因思念慕容冲,在阿房宫种了数十万株竹子、梧桐,长安又有民谣“凤皇凤皇止阿房”。因为慕容冲小名凤皇,而传说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子的果实不吃。

十几年后,淝水之战,苻坚大败。慕容冲趁乱而起,即皇帝位,血洗关中,也是一位铁血皇帝。

(四)独孤信

独孤信,原名独孤如愿。西魏、北周时期名将,八柱国之一。他仪容俊美,善于骑射,被军中称为“独孤郎”。他军功赫赫,还善于文治,丞相宇文泰嘉其功,赐其名为“信”。

独孤信一次外出打猎,不觉已是日落时分,就要关城门了,他纵马快驰往回赶,头上的帽子被风吹歪了也没察觉。进城后,晚霞映照着骏马少年,引得路人纷纷注目,人们只见一翩翩少年,在夕阳晚照下,高坐马上,冠帽微斜。第二天一早,城里就有了新潮流:人们都把帽子侧着戴。这就是 “侧帽风流”的典故。

独孤信的三个女儿是三朝皇后,长女是北周皇后,四女是唐朝皇后,七女独孤伽罗是隋朝皇后。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五)兰陵王

兰陵王高长恭,北齐宗室、将领。史书记载他:“貌柔心壮,音容兼美”“才武而面美”“白类美妇人”。他是东魏权臣高欢的孙子,以骁勇善战而闻名。因为他的脸庞太帅,无法威慑敌人,因而他上战场都戴着面目狰狞的面具。

北周攻打北齐,围困北齐重镇洛阳,兰陵王率五百名骑兵冲进北周军队的包围圈,为金墉解围,城里的人不知道来者是敌是友,直到高长恭脱下面具,才令弓箭手放箭掩护。北周军队最后放弃营帐逃走,从邙山到谷水的三十里间的川泽之地,都是北周丢弃的兵器辎重,北齐终于赢得邙山大捷。高长恭在此场战役中威名大振,人们传唱歌谣来赞颂他,这就是著名的《兰陵王入阵曲》的来历。

魏晋南北朝美男复原图(魏晋南北朝时期那些绝色美男子)(6)

(《兰陵王》冯绍峰饰演的兰陵王高长恭)

北齐高家是历史上出了名的野兽世家。北齐高氏皇族男子要么好色无度、要么酗酒暴虐、要么样貌丑陋。而高长恭却是一表人才、品行高洁、文武双全、军功显赫,又能与将士同甘共苦、宽厚待人。高长恭是高澄的儿子,生母成谜。高长恭很有威望,却因此被北齐后主高纬猜忌,兰陵王为避祸,只好装作贪财的样子,但仍被赐毒酒害死。兰陵王死后仅4年,北齐就被北周所灭。

(六)嵇康

嵇康,字叔夜,三国时期曹魏人士。嵇康自幼聪颖,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容止出众。他的好友称赞他:“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赞:“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后人也说他:“美风仪,文辞壮丽,好言庄老,工草书。”

嵇康博览群书,广习诸艺,尤爱老庄学说,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早年迎娶魏武帝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拜官郎中,授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司马氏掌权后,嵇康隐居不仕,拒绝出仕。

嵇康旷达狂放,自由洒脱,“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养,不能沐也”。他回归自然,超然物外,不为世俗所拘。嵇康以打铁寄情,将打铁铺子设在后园一棵枝叶茂密的柳树下,引来山泉,绕着柳树筑了一个小小的游泳池,打铁累了,就跳进池子里泡一会儿。

当时有个叫钟会的人,对嵇康敬佩有加,想求见嵇康,嵇康拒绝。显赫后的钟会再次造访嵇康。嵇康头也不抬,继续在家门口的大树下打铁,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钟会觉得无趣,于是悻悻离开。

后来与嵇康素有恩怨的钟会,向司马昭进言陷害嵇康。司马昭一怒之下,下令处死嵇康。

嵇康行刑当日,三千名太学生集体请愿,请求朝廷赦免他,并让嵇康来太学任教,但并没有被同意。临刑前,嵇康神色自若。他看了看太阳的影子,知道离行刑还有一段时间,便向兄长嵇喜要来自己常抚的木琴,在刑场上抚了一曲《广陵散》。曲毕,嵇康把琴放下,叹息道:“《广陵散》现在要失传了。”嵇康被斩,时人无不痛惜。

(七)韩子高

韩子高,本名蛮子,南北朝时期陈朝人。他容貌美丽,状似妇人,“容貌艳丽,纤妍洁白,如美妇人。螓首膏发,自然娥眉,见者靡不啧啧”。据说在乱军之中,一旦遇到韩子高,敌军竟然会抛掉手中的兵刃,没有人舍得伤害他。

临川王陈蒨遇到韩子高,从此让韩子高随侍左右,宠爱备至,为他改名子高。陈蒨性情暴躁,只要见到子高,便怒气全消。

韩子高善于骑射,英武异常,当时很多少女,包括陈朝公主,都疯狂暗恋子高,竟因为日夜思念而咳血身亡。

据说就是因为韩子高的一段绯闻,导致陈蒨一怒之下灭了梁朝,建立陈朝,陈蒨也就是陈文帝。韩子高被封右军将军。

陈文帝陈蒨病重期间,一切人等都被拒之门外,只有韩子高陪侍身旁,度过了人生最后一段时光。后世有些小说、戏曲借题发挥,将二人的关系写成同性之爱。不论真相如何,这份感情的美好、真挚足以令人动容。据说陈文帝曾打算立他为男皇后,未能实现,最后只有在墓前放了一对石公兽。

三、魏晋南北朝其他绝世美男子

除了以上这七位,在魏晋南北朝,还有非常多的美男子,人们也都对他们各种夸赞,极尽溢美之词。

《世说新语·容止》记载简文帝司马昱:“海西时,诸公每朝,朝堂犹暗,唯会稽王来,轩轩如朝霞举。”那是他还不是皇帝的身份,只是会稽王,只有他的到来,才会像朝霞一样,使朝堂变得熠熠生辉。

有人赞叹王恭说:“濯濯如春月柳。”是说王恭如同春天的杨柳一样光鲜清丽。

中书令裴楷评论安丰侯王戎说:“眼烂烂如岩下电。” 说他目光灼灼有神采,犹如岩下闪电。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山涛称赞他:“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如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嵇康身材高大,风度出众,山涛评论他说:“嵇叔夜的为人,像挺拔的孤松傲然独立;他的醉态,像高大的玉山快要倾倒。”

时人评论夏侯玄:“朗朗如日月之入怀。”是说夏侯玄好像怀里揣着日月一样光彩照人。

时人评价王羲之:“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王羲之见杜弘治,叹曰:“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

有人去琅琊王家拜访太尉王衍,遇到安丰侯王戎、大将军王敦、丞相王导在座。到另一个房间去,又见到王季胤、王平子。回家后,告诉别人说:“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意思是,“今天出行,满眼看见的都是珠玉一样的美男子!”

这些唯美的记载都源自于《世说新语·容止》。容止,一是说容颜举止,一是说容姿之美到此为止。

魏晋南北朝美男复原图(魏晋南北朝时期那些绝色美男子)(7)

(《凤囚凰》宋威龙饰演的美男子容止)

另外,还有“神姿高彻,如琼林玉树,自然是风尘外物”的王衍;因“沈郎瘦腰”而著称后世的沈约;“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的裴楷……魏晋南北朝一代,真是美男如云,琳琅满目啊!

四、美男子天团“竹林七贤”

魏晋时的美男子自己帅就算了,还喜欢聚集在一起,著名的美男子天团有“正始名士”:何晏、夏侯玄、王弼。还有“竹林七贤”:嵇康、阮籍、王戎、阮咸、向秀、山涛、刘伶。

“竹林七贤”在文学、思想、音乐等方面有着开创性的贡献。就是颜值,也可谓是美男第一天团。

魏晋南北朝美男复原图(魏晋南北朝时期那些绝色美男子)(8)

(《竹林七贤图》局部)

嵇康的帅,有一特有的词,叫做“龙章凤姿”。《晋书》用了相当长的篇幅,专门描写嵇康的样貌气度:“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这段评价描述,可谓是古往今来称赞美男子的巅峰。他伟岸挺拔、旷达洒脱、文采出众、擅长琴笛,却愿意赤裸上身在柳树下打铁,“性绝巧而好锻”,简直就是集美貌、才华和力量于一身的完美男子。

阮籍是一个猖狂而痛苦的人。史书描写他“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再加上他剑术超凡,“英风截云霓,超世发奇声”。他蔑视礼教,讨厌恪守礼法之人,对待讨厌的人,用白眼相视;对待喜欢的人,则用青眼。他常借酒浇胸中块垒,《晋书》记载他:“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这就是“穷途之哭”的典故。

王戎出身琅琊王氏,是“竹林七贤”里最年轻的一个,他“神彩秀彻”,双目“烂烂如岩下电”。他凭借超凡的识人功夫,多次挽救琅琊王氏于将倾。

阮咸是阮籍的侄子,他极通音律,风流倜傥。阮咸善于弹奏一种形似月琴而颈较长的古琵琶,后世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为“阮咸”(简称“阮”)。阮咸好酒而贫,居住在他北边的阮家富裕,常晒出各种锦锈衣服。阮咸则用竹竿挂出布做的裤头,有人问他,他说:“不能超脱世俗,姑且如此而已。”这就是“未能免俗”典故的出处。阮咸在常与姑姑的婢女私通,姑姑出嫁时,婢女跟着去了。阮咸不顾满场客人,立即借客人的驴去追婢女,追上以后,与婢女共骑回来,这也是“骑驴追婢”的故事。

向秀既追求个性自由,又维护社会体制,是士族的双重文化性格的美男子。向秀对《庄子》有很深的研究,开创了玄学注《庄子》的新思路,被誉为“妙析奇致,大畅玄风”(《世说新语·文学》),“读之者超然心悟,莫不自足一时”(《晋书·向秀传》)。向秀的逍遥新义及其《庄子注》里所阐述的儒道兼容的观点,有着独特的思想光彩。

山涛,字巨源,是司马懿的妻子张春华的堂侄,在“竹林七贤”里年纪最长,一向以气度著称于世,他也是竹林七贤里官做得最大的,位列三公,裴楷评论他:“见山巨源如登山临下幽然深远。” 王戎赞扬他“璞玉浑金”。他虽官就高位,却清贫而终。

刘伶,字伯伦,嗜酒不羁,被称为“醉侯”,好老庄之学,追求自由逍遥。史书说他“身长六尺,貌甚丑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也就是说,他身材短小,容貌丑陋,可他悠闲自在,不修边幅,质朴自然,别有一番疏狂的风流态度。刘伶嗜酒如命,“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他常坐着鹿车一路饮酒,让人扛着锹跟着,说:“死便埋我。”他曾经赤身裸体躺在家里见客,还说:“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 刘伶成为蔑视礼法、纵酒避世的典型。

五、美男子颜值的魅力

古代若要迎娶公主,最看重的是门第,而魏晋南北朝却打破了这个障碍,常有美男子因太帅而惊动皇家,公主主动要求下嫁的。

嵇康二十四岁时第一次进入都城洛阳,让整个洛阳为之轰动,成为万人瞩目的偶像。嵇康以一介布衣之身,娶了曹操的孙女长乐亭公主为妻。

王献之是与父亲王羲之齐名的大书法家,被称为“风流蕴藉,乃一时之冠”,这位名动天下的美男子,让简文帝之女新安公主司马道福仰慕已久。她离婚后,坚决要求孝武帝把她嫁给王献之。于是皇帝让王献之休掉原配夫人郗道茂,再娶新安公主。王献之舍不得结发妻子,为了拒婚,不惜用艾草烧伤自己的双脚。但仍无济于事,王献之只能忍痛休了郗道茂,迎娶司马道福。王献之病重即将辞世之时,说他此生最遗憾的事是:“不觉有余事,唯忆与郗家离婚。”与郗道茂离婚,是王献之最后悔、最放不下的事。

在魏晋南北朝,由于美男子的魅力和人们对于美男子的推崇,不仅有女子主动追求,有公主求嫁,还有求着给官做、求着嫁女儿、主动供应各种美食、自愿捐献房屋等等优厚待遇。

魏晋南北朝美男复原图(魏晋南北朝时期那些绝色美男子)(9)

(《琅琊榜》胡歌饰演的美男梅郎)

看来,在魏晋南北朝,欣赏男子的美貌不仅成为社会风尚,也成了一种雅趣。在历史长河中,魏晋南北朝虽然分裂战乱,但也诞生了许多影响千古的思想和艺术瑰宝,诞生了许多有趣的、高洁的灵魂。魏晋南北朝是一个特别的存在,纵然有战乱之苦,但也滋生了自由奔放、热烈激昂、洒脱率性、个性张扬的生命体验。这是一个又好又坏,让人又爱又憎的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