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美景举世无双,众人皆知。大诗人苏轼也曾被西湖美景深深折服,不禁作诗一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的美,清新淡雅,超然脱俗,目酣神醉,徘徊于脑海,久久不能忘怀。 而矗立在西湖边的雷峰塔,则给人一种刚性美,塔顶如盖,雄伟壮观。

如果说西湖是一名淡妆浓抹的女子,那雷锋塔更像是一位心事重重的胭脂姑娘。许仙白素真一见如故,人妖一见钟情,是一份念念不忘的恩情,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人妖相爱,难道就背离天道?天道为何!难道就应被世人谴责?世人为何!一定要经历撕心裂肺的生死离别,才对得起这份“孽缘”吗!爱情本就无关年龄,无关出身,无关其他,但白娘子和许仙的结合,显然不是世间正常法则下的爱恋,这份爱情注定要历经坎坷,经受世人审判,饱受锥心之痛。它是宝塔,更是埋葬白素贞的坟墓,白娘子与许仙的凄美爱情便终于此。

雷峰塔下,埋葬着白素贞的爱情,也曾一度让她心如死灰,但情比金坚,“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他们之间的爱恋是对男女自由恋爱的向往和对封建势力束缚的憎恨。

雷峰塔命运多舛,坍塌数次,重修建造,才得以保留,成为天下第一奇观。雷峰塔前,一直徘徊着许仙的身影。雷峰塔倒,道不尽他的思念;西湖⽔⼲,赶不⾛他的挂念,断桥桥裂,列不清他的爱恋。“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欲把西湖比西子)(1)

人和塔,都满怀心事。

雷峰塔,又名黄妃塔、西关砖塔,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地处西湖风景区南岸夕照山之上。其实是由吴越国王钱俶为祈求国泰民安而修建的一座佛塔。据说这位国王非常喜欢佛学,阅读了大量的佛学书籍,甚至达到手不离佛书的状态。他还曾邀请很多得道高僧到王府之中,并受菩萨戒。也正因为如此,才决定在西湖的南岸建一座十三层的高塔,只是后来经费不够,到最后才建了五层。这就是雷峰塔的最初由来。 雷峰塔上面承载的不只是引人入胜爱情传说,还是大乘佛学的内核。后来,世人儒雅,不甘于古板拜佛,不满足于让雷锋塔平平无奇。所以希望有一段美好的爱情来让雷峰塔熠熠生辉,永垂不朽,建筑可以坍塌可以重建,但雷峰塔承载的精神遗产却永不可磨灭。

进入雷峰塔,拾级而上,每一层都有不同的壁画,诉说着不同的故事传说。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加持下,雷峰塔不仅保留了宋代的建筑风格,还有两座透明的电梯可以直达塔顶。

站在雷峰塔远眺,落日余晖,山色空蒙,海天一色,碧水连天。远处风铃声不绝于耳,微风轻拂我的面颊,发丝也不由翩翩起舞,多想拥我入怀,彼此相拥亲吻。“中峰一径分,盘折上幽云。夕照全村见,秋涛隔岸闻。”“雷峰夕照”之说不胫而走,令人赞不绝口。

西湖风采,文人墨客,各领风骚;雷峰塔下,峰回路转,流连忘返。

一层爱情与报恩的薄纱,覆盖于宝塔之上,但其核心却是佛教的大乘思想,是天人入世与凡夫入圣的精心编排,这其实是跟唐代时佛教兴盛的背景有关。

中国自古不缺乏可歌可泣的爱情,尤其是许仙与白娘子的这一段神话,让人们更加坚信了爱情的力量。他们之间的爱情,令无数人动容。白素贞说:“这一点,我倒是没有想到,如果,真这样就把伞送给他,以后就不用再见面了。” 白素贞后悔过吗?许仙后悔过吗?我想应该没有,这是他们的选择,他们既然选择了开始这份缘分,我想,就没有停止的理由。爱情本就不受控制,爱情本就没有规则,爱情本就令人着迷。

现代社会,网络盛行,节奏加快,在这“快餐”时代,人们是否还愿意慢下来,去真心的了解一个人,去谈一场从黑发到白发的恋爱。现在的我们,恋爱确实自由了,束缚没有了,我们的一生中也会有无数过客,是选择成为陌生人的过客,还是选择找到自己携手此生的那个人。

走过百花丛中,阅花无数,是摘一朵心仪的花儿小心翼翼的留在身边,还是“不小心”打湿每一片花瓣呢?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欲把西湖比西子)(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