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黄晓明在综艺节目《中餐厅3》中的表现引发热议。有网友以调侃方式称黄晓明的霸道总裁言论自成一派,已经“创立”了娱乐圈的一门“明学”。
传媒君从传播学视角出发聊聊,一个娱乐明星在一档普通的真人秀节目中的几句话,为何会在短时间内引发全网吐槽、调侃、恶搞,甚至被称为“学”?
明星:霸道总裁人设争议大
从明星本人来看,黄晓明一直以来霸道总裁的人设在节目中再次被表现和强化。该节目在意大利录制,没有启动资金。然而黄晓明被网友质疑最多的是:他在节目中一直沉浸在霸道总裁的人设里,不在意其他人的意见,只希望所有人无条件地服从他。
有网友总结了节目中“明学”经典语录TOP10:
1.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2.你们不要闹了,就这样,都听我的。
3. 我不觉得这是个问题!
4.这是你的问题,你必须要解决!
5.这个问题不需要商量,都听我的。
6.万一呢?要是有人想一个人吃三份套餐。
7.要不我觉得你别干了吧。
8.买!什么都可以买!
9.我不管几个,我要全部搞定,我再说一遍,全部搞定,不要再问我几个,全部,听懂了吗!全部搞定!
10.我不管,我说一个就一个。
黄晓明一直以来在戏里戏外打造的“霸道总裁”人设本来是迎合大众的需求的。然而,“霸道总裁”并不是简单地指代那些在某一公司担任总裁,在工作中、职场上表现出霸道、强硬行事风格的男性。
而更多地用来指代和概括在文学影视作品中出现的英俊多金、家庭背景和地位显赫的男主角,在爱情上喜欢一位出生平凡的普通家庭的女孩,并且对这个女孩用情专一,即使身边有门当户对或是特别优秀的女孩们也不喜欢,并能够在任何时刻解决女孩遇到的困难,在物质和精神上满足女孩的所有要求。
因此,脱离了梦幻文学作品的霸道总裁形象,黄晓明在一档真人秀节目中表现出来的“霸道总裁”风格,将更大程度上被视为明星本人的人格特性,以往“自信”、“霸道”的荧幕形象都将失去“滤镜”的加持,黄晓明在节目中展现出来的“自信”,也被放大缺点,被更多地视为一种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从多数网友发帖来看,在真人秀的语境中,过度自信的人不会注意去满足他人受到尊重的需求,也就容易招人反感和反对,这种过度自信带来的独裁也侵犯了他人对自身的控制感。
节目组:说什么与如何说
在黄晓明霸道总裁语录被调侃的背后,高关注度和高点击率带来的利益相关方包括《中餐厅》节目制作方。
涉及到内容生产的全部问题有两个:一是“说什么”;二是“如何说”。从传播学角度来说,不论是拍摄地点、内容、话语的精心选择,还是后期加工的精雕细琢,均是“拟态环境”的构成部分。
尽管《中餐厅》内容制作方一直强调,“包括晓明在内,节目里每个人物在镜头前都是真实的”,“做真人秀,最重要的是要有真实的情感,不要装。从选角到拍摄,再到后期制作,我一直要团队强化真实感,呈现生活的本真状态。”
然而,真人秀作为一种集成戏剧性和纪实性双重特征的节目形态,其叙事性不言而喻。具体来说,真人秀节目在故事主体的构建上,充分考虑人物的代表性和人物间的差异性,激发人与人之间充满戏剧性的故事;通过设置竞争、体验的情节推动故事发展;制造悬念,提升故事的吸引力。
《中餐厅》内容制作方也承认,“我们没有移花接木,没有颠倒黑白。但故事的戏剧张力和情节的走向推动肯定需要有后期的剪辑、梳理、取舍,不然就是给观众看原始素材了。”在经营体验式真人秀节目中,如何遵循叙事规律,运用好叙事技巧,讲好“经营的故事”,是节目制作方主要考虑的问题。
受众:网友恶搞、花式调侃驱动传播
“明学”之所以成为近期一种传播现象,离不开大量网友以调侃、搞笑的方式对该话题进行再创作。例如:
张学友:她来听我的演唱会。
黄晓明:听我的。
周杰伦:在我地盘这儿你就得听我的。
黄晓明:听我的。
张惠妹:听海哭的声音。
黄晓明:听我的。
五月天:你不是真正的快乐。
黄晓明:我说是就是,这个问题不需要谈论。
也有网友建议高德地图重新给黄晓明录一次语音,把“明学”元素加进去。
1.你好,我是黄晓明,欢迎使用高德地图,按我说的走,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2.又偏离路线?要不我觉得你别开了吧。
3.你不要闹了,快点系好安全带,就这样,都听我的。
黄晓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于近期网络上流行的“明学”进行回应,他表示:“没关系,娱乐嘛,我们做的就是娱乐行业,大家要觉得开心,玩一玩挺好的。”还称:“好多朋友还转给我类似的段子,大家开心就好。”面对媒体赞其心态好,黄晓明则笑着表示:“不好也不行啊。”
霸道总裁的“人设”本质是一种符号,当黄晓明以立“人设”的方式引起媒体和舆论关注而置换社会资源时,就完成了符号的“编码”。而受众则在网络空间中对“霸道总裁”这个符号进行“解码”,重新阐释霸道总裁符号的意义,并完成该意义的交流和互动,在这个过程中,黄晓明的外在展示形象被重新建构,作为公众人物的这种形象也重新在受众心中被模式化。
鲍德里亚在《消费主义的神化与结构》中指出,现代社会的消费实际上不局限于某一个只具有使用价值的商品,消费者越来越看重商品的符号化以及符号化服务中所蕴含的“意义”。在信息碎片化并呈爆炸式增长的现代社会,公众人物有意或被迫顺应这种趋势,将自己做了最直接、最粗暴的处理——“立人设”,以期待迅速被受众记住。然而,当今信息时代下成长的广大受众早已不是娱乐化信息的简单收割机,而具备了更多质疑、辨别和摧毁的能力。
总之,个人认为,在全民娱乐时代,“明学”这波传播现象流行的背后,实际上是明星与受众之间建立在自愿基础上的一种被消费与消费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黄晓明在该事件中已经在网友的互动中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供受众消费。受众从观看艺人演绎人设中得到新鲜感、获得娱乐和放松的情绪体验,艺人获得关注度及流量背后的利益。然而,“人设”在某种程度上是将复杂的“人”抽出某一个片段“标签化”,网友热衷恶搞的“明学”是否能代表真实的黄晓明,在这个泛娱乐时代并没有多少人在意了。
作者韩秀,头条传媒获授权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