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心经中的5句名言?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心经中的5句名言(色即是空普通人读心经)

心经中的5句名言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人的名字(佛陀的弟子)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物质就是空,空就是物质。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受想行识这四蕴也是如此。(也是如此是什么意思?受不异空,空不异受;想不异空,空不异想……)

翻译:舍利子啊,肉体以及一切的物质现象,不是真实的存在,都只是因缘和合而成的现象(就像水和波浪的关系一样,本质上,哪有什么波浪呢?),所以物质和空无差别。受想行识这四蕴也是如此。

1.这一段是在解释“五蕴皆空”。五蕴也叫五阴。阴,遮盖的意思。我们之所以不能像老子、孔子、佛陀、王阳明这些圣人一样悟道,寻找到真实的自己,是因为被五蕴(色受想行识)遮盖住了我们的真心(真心也叫如来藏,菩提,自性,佛性等)。

2.用《道德经》解释“色即是空”。

《道德经》第四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翻译:天下万物生于有形质,有形质生于无形质。

即:微小的无形质→很小的有形质→天下万物

微小的无形质:道、虚空、能量

很小的有形质: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佛家称“极微尘”,“不可再分”之意。)

用现代科学解释:能量→无机物→有机物→天下万物

色即是空:天下万物的本质都是道,是能量,是从虚空中来。

未学道,看山是山。人云亦云,人们都把它叫山,那我也不假思索的称它为山。

初学道,看山不是山。这时候,你眼中看到的是聚合物,是岩石,树木,土壤等的聚合物,且这些聚合物的内部是不断运动,不断生灭的。

悟道之后,看山是山。这时候,你清静无为了,没有分别心了,不执著了,说是山,那就是山吧。你把山取名字,叫做水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