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是历史上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极具智慧,能够占卜预测,对八卦玄学有着自己独特的一套见解。

他擅长写诗文,满腹墨水,是明朝著名的“神算子”,一生都在诠释着什么叫做足智多谋。

甚至在他临终前,还给自己的儿子留下了一句预言,百年后,这句预言竟然真的应验了!

那么刘伯温在临终前到底跟儿子说了些什么?

刘伯温死后为何被锯开棺材(刘伯温死前预言)(1)

足智多谋却仕途坎坷,遇贵人后大展才华

刘伯温从小就展现出了常人所不及的智慧,他12岁就考中了秀才,21岁考中进士,是当地有名的才子。

虽然刘伯温在21所以就考中进士,也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大才子,但是初入官场的刘伯温,却饱受磨难,郁郁不得志,仕途尤为坎坷。

因为刘伯温不愿意官商勾结,贪污腐败,所以备受排挤,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他40岁。

公元1340年,怀才不遇的刘伯温终于遇到了他生命中的贵人——朱元璋。

刘伯温死后为何被锯开棺材(刘伯温死前预言)(2)

当时,由于朝廷腐败,社会动荡不安,各路群雄愤然起义,其中,朱元璋率领农民起义,已成规模,陈友谅和张士诚也成功起义,两人分别在东西部,夹击中朱元璋率领的军队。

朱元璋虽实力不俗,但也没法承受两军人马的双重夹击,于是,他便起来了刘伯温替他出谋划策。

朱元璋虽是乞丐出生,农民的孩子,但他却十分欣赏文人墨客,在攻破了婺州以后,朱元璋将名儒宋濂收到麾下,而宋濂与刘伯温少时曾一起读书,两人交情颇深,于是宋濂便向朱元璋举荐了刘伯温。

有了宋濂的举荐,朱元璋成功招募了刘伯温,而才华横溢的刘伯温也不负众望,直接帮朱元璋解决了这一大难题。

当时朱元璋遭到张士诚和陈友谅双重夹击,明显招架不住了,尤其是苏州的张士诚,兵强马壮,实力庞大,朱元璋当时的实力,根本难以匹敌,更何况陈友谅的实力也尤为强大。

刘伯温死后为何被锯开棺材(刘伯温死前预言)(3)

就当朱元璋的部下纷纷让朱元璋选择投降归顺时,刘伯温却对朱元璋说,张士诚虽然实力强大,但为人不及陈友谅嚣张跋扈,刘伯温认为,陈友谅才是当下最大的敌人,需要第一个铲除,而张士诚那么可以暂时不用理会,先集中兵力除掉陈友谅。

因为张士诚的野心不大,只顾眼前的利益,只要他保住当时的地盘,我们不主动攻击,张士诚是不会冒然对我们出手的。

朱元璋对刘伯温的分析非常认可,他决定背水一战,先解决掉陈友谅。

在当时,不少人都认为朱元璋这一仗必败,因为陈友谅的实力明显强于朱元璋,但这一仗,却成了朱元璋的翻身之仗,他打赢了陈友谅。

刘伯温死后为何被锯开棺材(刘伯温死前预言)(4)

这一仗后,朱元璋的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刘伯温的指点下,又一举灭掉了张士诚等人,最终一统天下,成功登基,当上帝皇,创立了大明王朝。

伴君如伴虎,刘伯温不幸卷入纷争

朱元璋是一位疑心病非常重的皇帝,虽然大家都知道朱元璋能够成功登上帝王宝座,刘伯温功不可没,而朱元璋也封刘伯温为太史令,此后还位列伯爵,有了一个可以世袭的伯爵封号“诚意伯”。

但是刘伯温却有名无实,手上没有任何实权,是一个“空竿司令”,因为朱元璋忌惮他谋反,处处都在防备着刘伯温。

并且,刘伯温为人刚正不阿,从不阿谀奉承的性格,也让他在朝廷树立了不少敌对。

刘伯温死后为何被锯开棺材(刘伯温死前预言)(5)

比如身为丞相的李善长就非常讨厌刘伯温,经常给刘伯温脸色看,而能说会道的李善长则更受朱元璋的喜爱,刘伯温的俸禄一年只有240石,而李善长却高达4000石,是刘伯温的十倍之多。

同时,胡惟庸也是刘伯温的多年政敌,由于早些年刘伯温曾点评胡惟庸狡诈阴险,不可重用,而这番话不知怎么竟传到了胡惟庸的耳朵里,导致两人彻底闹翻。

此外,汪广洋、杨宪也处处打压刘伯温,刘伯温就这样卷入了一个巨大的纷争,一直到晚年辞官都无法脱身。

晚年辞官却不得善终,临终留下四字遗言

洪武四年,刘伯温因感染风寒迟迟不得痊愈,便回老家养病。

朱元璋听闻后,立即派人送来草药,而这草药喝下去,刘伯温的病情却越来越严重。

刘伯温清楚朱元璋内心的真实想法,也知道自己在朝廷树敌太多,无法再继续为朝廷效力,便辞官,回老家安度余年。

刘伯温辞官后,胡惟庸等人受到了朱元璋的重视,胡惟庸也当上了朝廷宰相,威风凛凛。

晚年在家风独残年的刘伯温,由于风寒迟迟未好,再加入抑郁不得志,内心悲愤,最终病死在老家,终年64岁。

刘伯温在临终前,安慰子孙不要过于悲伤,并叮嘱子孙,不要再入仕途,切勿进入官场,一旦入仕,整个家族将会受到重创。

刘伯温的八卦易学在当时非常受人们的认可,而身为刘家的后人,自当相信刘伯温的推算,自此,刘伯温的家族后人再也不入仕途。

除了告诫子孙切勿再入仕途外,刘伯温还说了一句四字预言,那就是:“九世方兴”。

意思是刘家在九代后,必出将才!没想到这句预言在百年后竟然真的应验了!

九世将才!百年应验!刘家再度兴旺!

刘伯温去世后,长子刘琏当时在江西为官,因受到胡惟庸等人的迫害,最终选择跳井自杀,令人悲痛!

而刘伯温的二儿子刘璟因得罪了明成祖朱棣,被打入大牢,因为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役”时,刘璟曾向建文帝朱允炆出谋划策。

最终,刘璟死在了牢房里,刘家自此无人再入仕,不再踏入官场半步。

刘家也自此由盛转衰,家道中落,直到百年后的嘉靖年间,刘氏家族再度迎来兴盛。

嘉靖年间,浙江出了一位旷世奇才,他3岁识字,不到十岁就已经熟读四书五经,不仅如此他还精通兵法、武艺高强,是典型的能文能武的高人。

此人名叫刘瑜,考中进士后,在嘉庆帝身边当差,深受嘉靖皇帝的重用。嘉靖10年,刘瑜当上了诚意伯爵,后来官拜提督操江,他的子孙也将爵位继续传承下去,而刘瑜,正是刘伯温的九代后人。

百年后,刘伯温临终前的四字预言竟然真的应验了,一句“九世方兴”看穿了家族的运数,可谓是神机妙算。

而刘瑜能够深受嘉靖皇帝的喜爱和重用,除了自身的才华外,也与刘伯温有关。

因为嘉靖皇帝十分欣赏刘伯温,也替刘伯温家族感到冤屈,于是特意命人为刘家翻案复查,最终刘家的案件得以沉冤昭雪,刘家世袭的爵位“诚意伯”也让刘瑜再度继位,刘家再次迎来兴旺。

刘伯温死后为何被锯开棺材(刘伯温死前预言)(6)

写在最后:

刘伯温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他足智多谋,才华横溢,可惜前半生怀才不遇,后半生遭小人迫害,真是天妒英才。

但刘伯温的神机妙算也挽救了支离破碎的刘氏家族,他告诫后人不再从政,也避免了家族灭亡,最终在九代之后,出了刘瑜这样的奇才,将整个家族从新推上兴旺之路。

不得不说,刘伯温的料事如神,真是令人感到惊叹!不愧是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