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物理课件牛顿第一定律?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物理课件牛顿第一定律(人教版物理第8章第1节)

物理课件牛顿第一定律

 第八章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一、选择题

1.(12无锡)下列常见的交通警示语中,与惯性无关的是A

A.酒后不驾车 B.驾车须系安全带

C.行车保持一定车距 D.雨后路滑,减速慢行

2.(12扬州)下列情景中利用惯性的是D

A.驾驶员要系好安全带

B.禁止汽车超载行驶

C.公交车启动时,提醒乘客抓好扶手

D.将锤子的木柄在硬地上撞击几下,就能套紧锤头

3.(12淮安)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利用物体惯性的是B

A.人踩到香蕉皮上易滑倒 B.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

C.司机开车时应系安全带 D.赛车转弯时要减速慢行

4.(12南通)下列利用惯性或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实例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C

A.运动员跳远时,要奋力助跑

B.弓箭手拉弓射箭时,离弦的箭会继续飞行

C.驾驶员驾车行驶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要提前刹车

D.飞机飞行中空投物品时,要在到达空投目标上方前投下

5.(12常州)运动场上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惯性的是B

A.跳远运动员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 B.举重运动员把杠铃举在空中不动

C.掷出去的铁饼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 D.箭被弓射出后仍向前运动

6.(12连云港)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D

A.人推墙的力和墙对人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静止的物体不受摩擦力,运动的物体才受摩擦力

C.给正在运动的物体再施加一个力,物体就会比原来运动得更快

D.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车厢里竖直向上跳起的人,仍将落回原处(不计空气阻力)

7.(12株洲)中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中,涉及许多物理知识,下列没有利用惯性的是A

A.穿钉鞋跑步 B.跳远时助跑

C.滑步推铅球 D.远距离投篮

8.(12宜昌)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

A.拍扣衣服灰尘脱落,是由于灰尘有惯性

B.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汽车没有惯性

C.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D.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它的惯性就消失了

9.(12常德)牛顿第一定律指出,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下图中惯性最大的是B

A.滑雪运动员 B.静止的磁悬浮列车 C.飞奔的猎豹 D.漂浮的氢气球

10.(12济南)由如图所示可知: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小刚用下面的四句话解释了安全带的作用:①撞向挡风玻璃造成伤害,系上安全带就可有效避免这种伤害。②当驾驶员驾车高速行驶时,发现前面出现情况紧急刹车。③驾驶员由于具有惯性,仍然保持向前运动的状态。④汽车滑行很小一段距离,立即停下来。这四句话的正确排列顺序是B

A.②④①③ B.②④③① C.②③④① D.②③①④

11.(12咸宁)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如图1所示的四种物体中,惯性最大的是D

12.(12武汉)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D

A.每次实验时,应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等

B.由于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

C.水平表面越粗糙,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快

D.实验表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13.(12乐山)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行驶中的客车突然刹车时,由于惯性乘客会向前倾

B.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才具有惯性

C.抛出去的篮球继续在空中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D.物体只有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14.(12大庆)哪位科学家利用下图所示实验得出如下结论:运动物体如果不与其他物体作用,就会沿直线匀速地一直运动下去B

A.亚里士多德 B.伽利略

C.牛顿  D.阿基米德

15.(12宁夏)如图所示,汽车里的乘客突然前倾。由此可以判断这辆汽车的运动状态可能是D

A.静止 B.突然开动

C.匀速行驶 D.突然刹车

16.(12临沂)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足球在静止时没有惯性,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B.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是为了获得惯性

C.赛车在高速行驶时不容易停下来,是由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

17.(12益阳)下列现象中,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A

A.离弦的箭能继续飞行 B.向上抛出的石头最终落回地面

C.自行车下坡时,即使不用力,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D.加大油门时,汽车加速前进

18.(12河北)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运动员跳远时助跑,利用了惯性

B.司机驾车时系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

C.自行车停止蹬踏后,仍继续前行,是因为人和车都具有惯性

D.地球由西向东转,人竖直向上跳起来,仍落回原地,是因为人具有惯性

19.(12茂名)如图所示,小明每次都让小车在斜面上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然后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关于这实验,下面叙述中错误的是A

A.在同一高度静止释放小车是为了保证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惯性相同

B.小车的轮子起到减小摩擦的作用

C.小车下滑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小车滑下斜面后,由于惯性在水平面上还能滑行一段距离

20.(12潜江)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C

A.客车突然开动时,乘客向后仰

B.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

C.用手拍桌面,手感到疼痛

D.把锤柄的一端在地上撞击几下就能套紧锤头

21.(12成都)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飞船与 “天宫一号”飞行器顺利完成首次对接,开启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新阶段。如图所示为“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即将对接时的模拟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在完成对接后,“神舟八号”相对于“天宫一号”是运动的

B.在完成对接后,“神舟八号”相对于“天宫一号”是静止的

C.“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在轨道上运行时没有质量

D.“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在轨道上运行时没有惯性

22.(12哈尔滨)如图为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

B.运动员的鞋底花纹很深,可以减小摩擦

C.运动员冲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是由于人具有惯性

D.运动员跑得越快,到达终点所用时间越长

23.(12本溪)下列现象中,能利用惯性来解释的是A

A.汽车行驶时要保持车距,防止刹车时造成追尾事故

B.水中的气泡上浮

C.搬运笨重货箱时,可在地上铺几根圆木就容易移动

D.重物从高处下落时,越落越快

24.(12厦门)一名军人在一次执行任务时需要从正在正常向前行驶的卡车右侧跳下。对于跳车的方法,以下四种方案中最安全的是B

A.脸朝前方跳下,着地后立即站定 B.脸朝前方跳下,着地后向前小跑几步

C.脸朝后方跳下,着地后立即站定 D.脸朝后方跳下,着地后向后小跑几步

25.(12盘锦)公安部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安全带的作用是D

A.防止惯性的产生

B.防止汽车启动时,人向前“冲去”

C.防止汽车速度增大时,惯性增大

D.急刹车时,对人体运动起到缓冲作用

26.(12德阳)在竖直升降电梯的顶棚上悬挂一个物体,电梯静止时物体自由下落至电梯地板所需时间为t1;电梯在匀速下降过程中,物体从顶棚上脱落,到达电梯地板所需的时间为t2,则A

A.t1=t2 B.t1<t2 C.t1>t2 D.无法判断

27.(12齐齐哈尔)甲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乙图是探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关系”的实验装置。关于这两个实验说法准确的是A、B、C

A.甲实验可以推理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B.乙实验可得出物体的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C.两个实验都控制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滑,是为了保证物体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

D.甲、乙实验中物体运动时,机械能始终都保持不变

28.(11杭州)在一艘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游轮上,某同学朝各个方向用相同的力进行立定跳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朝与游轮运动方向一致跳的最远 B.朝与游轮运动方向相反跳的最远

C.朝与游轮运动方向一致跳的最近 D.朝各个方向跳的都一样远

29.(11泉州)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如果它受到的一切外力消失,那么字宙飞船将D

A.立即静止 B.减速飞行 C.加速飞行 D.匀速飞行

30.(11岳阳)探究“推断物体不受力时运动”(如图)时,同学们得到如下结论,错误的是D

31.(11南京)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物体具有惯性的是B

A.离弦的箭继续飞行 B.手指压笔尖,手指觉得痛

C.汽车突然启动时,人会后仰 D.用力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落下

32.(11广东)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B.运动物体的惯性比静止时大

C.航天员在空间站中失去惯性 D.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33.(11成都)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运动的物体由于惯性会慢慢停下来

B.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C.司机开车时要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危害

D.运动员起跑时用力蹬地,是为了利用惯性提高成绩

34.(11盐城)2010年广州亚运会精彩纷呈,下列现象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C

A.箭被运动员射出后仍向前运动 B.跳高运动员离开地面后仍向上运动

C.足球撞到门框上被反弹 D.运动员百米冲刺后不能立即停下来

35.(11武汉)下列现象中,利用惯性的是C

A.用力压吸盘使它贴在光滑的墙面上 B.用力捏自行车的手刹使它停下

C.用力向下砸锤柄使锤头套紧 D.用力拉弓使弓弯曲

36.(11漳州)下列现象中,要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B

A.射到球门框架上的足球被反弹 B.射出的箭仍继续向前运动

C.跳远运动员起跳要用力蹬踏板 D.短跑运动员采用蹲式起跑

37.(11河北)下列事例中利用惯性的一组是A

①汽车行驶时,司机系着安全带

②火车进站前,撤去动力,仍能进站

③上岸后的鸭子,振动翅膀,把身上的水抖掉

④比赛中,运动员将冰壶推出,冰壶在冰面上继续向前运动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8.(11东营)如图所示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踢出去的足球虽然会继续运动,但它总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必须有力维持

B.跳远运动员助跑可以提高成绩,是利用了身体的惯性

C.男孩水平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此时他的推力小于车所受的阻力

D.海豚跃起,离开水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和机械能都增加

39.(11襄阳)如图所示,小车上的木块突然向左倾倒,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B

A.小车突然向左运动

B.小车突然向右运动

C.向右运动的小车突然停下

D.以上原因都有可能

41.(11赤峰、巴彦淖尔)下列事例中,能避免惯性产生的危害的是C

A.离垃圾箱一段距离扔果核,果果核也能飞进垃圾箱

B.让磁体离铁屑有一段距离,也能把铁屑吸引过来

C.行驶的汽车离障碍物一段距离,就要提前刹车

D.运动员跳远

42.(11鞍山)(多选题)坐在公共汽车里的人,身体突然向前倾,这可能是由于汽车A C

A.突然减速前进 B.突然加速前进

C.向前行驶时突然刹车 D.突然启动前进

43.(11黄石)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C

A.高速行驶的火车不容易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跳高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C.羽毛球容易被扣杀是因为它的惯性小

D.宇宙飞船在太空中运行时没有惯性

44.(11包头)踢毽子是人们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脚将毽子踢出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毽子飞行过程中受到重力和脚对它的踢力

B.毽子向上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C.毽子能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毽子具有惯性

D.由于惯性,毽子下落过程中会越来越快

45.(11福州)关于惯性的理解和现象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A.高速飞行的子弹具有惯性,穿入木头静止后惯性消失

B.汽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

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46.(11乐山)公安部门要求小型客车在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这样规定的理由是:C

A.系安全带可以减小车内人员的惯性

B.系安全带可以减小汽车本身的惯性

C.系安全带可以减小由于惯性对车内人员造成的伤害

D.安全带做得比较宽可以减小对人体的压强

47.(11自贡)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B.物体只有静止时才有惯性

C.物体只有受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 D.物体只有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48.(11贺州)物理知识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以下的警示语中涉及惯性知识的是A

A.高速公路旁标有“请保持车距”   B.高压线的铁塔下挂有“严禁攀爬”

C.城区街道边立有“禁止鸣笛”    D.图书馆内挂有“请勿喧哗”

49.(11宜昌)如图所示,现代汽车除了前、后排座位都有安全带外,前排还安装有安全气囊系统,这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身造成的伤害D

A.汽车速度太慢 B.汽车转弯

C.汽车突然启动 D.汽车前端发生剧烈撞击

50.(11郴州)今年的2月18日,在“京港澳”告诉公路上发生一起严重的三车追尾事故,其中有两辆车的安全气囊自动弹出,安全气囊(如图所示)的主要功能是为了减轻下列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C

A.汽车突然启动时 B.汽车急转弯时

C.汽车前端发生严重撞击时 D.汽车速度太快时

51.(11大庆)下列现象中,利用了惯性现象的是C

A.驾驶员必须使用安全带 B.赛车驶入弯道前需要减速

C.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排气冲程 D.火车出站,速度越来越大

52.(11宁夏)下列做法中利用惯性的是C

A.汽车转弯,抓好扶手 B.开车要系好安全带

C.跳远运动员助跑 D.汽车行驶,保持间距

53.(11宁德真题)惯性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利有弊,下列四种现象说明惯性有弊的是B

A.把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

B.公共汽车紧急刹车时,站在车内的人会向前倾倒

C.跳远运动起跳前要先助跑一段

D.拍打衣服可以去掉衣服上的尘土

54.(11深圳)生活中惯性现象无处不在,下列四幅图中利用惯性是的C

55.(10南京)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C

A.司机开车时需要系安全带 B.运动员跳远时需要助跑

C.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紧车闸 D.投出的铅球离开手后继续向前运动

56.(10常州)在校春季田径运动会上,同学们奋勇拼搏.下列情景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D

A.短跑运动员跑到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

B.跳远运动员要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

C.投掷铅球,铅球离开手后继续向前运动

D.跳高运动员跳过杆后从最高点落向软垫

57.(10无锡)下列现象中由于惯性造成的是 C

A.向上抛石块,石块出手后上升越来越慢

B.向上抛石块,石块出手后最终落回地面

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到达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

D.船上的人向后划水,船会向前运动

58.(10南通)物体表现出惯性的现象是常见的.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C

A.甲图中汽车突然起动时,人会后仰

B.乙图中飞船返回舱落地前打开降落伞

C.丙图中离弦的箭继续飞行

D.丁图中汽车撞车时,安全气囊打开

59.(10镇江)如图所示,现代汽车除了前、后排座位都有安全带外,还安装有安全气囊系统,这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身造成的伤害D

A.汽车速度太慢 B.汽车转弯

C.汽车突然启动 D.汽车前端发生严重撞击

60.(10广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坐在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应系好安全带,这是为了减轻在下列哪种情况时可能对人身造成的伤害B

A.汽车车速太慢 B.汽车紧急刹车 C.汽车缓慢启动 D.汽车突然加速

61.(10金华)小刚同学放学回家的路上,脚被石块绊了一下,身子向前跌倒(图甲)

继续行走一会,不小心脚踩到一块西瓜皮,身子向后摔 倒(图乙)。对这两种情景,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

A.图甲、乙两种情景中.小刚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B.图甲、乙两种情景中,小刚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C.图甲情景中,小刚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图乙情景中,小刚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D.图甲情景中.小刚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图乙情景中,小刚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62.(10宁波)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女子500米短道速滑决赛中,世界纪录保持者王濛以43秒048夺得冠军,成为蝉联冬奥金牌中国第一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王濛踮起后脚尖做起跑姿势时对冰面的压强变小

B.王濛匀速滑行时对冰面的压力与冰面对她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王濛加速冲刺时运动状态不变

D.王濛冲过终点后继续滑行是因为她具有惯性

63.(10义乌)科学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下列生活现象的解 释正确的是D

A .灭蚊是防控登革热的有效措施,因为蚊子是传染源

B .冬天用热水袋取暖,因为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 .筷子在水中看起来被“折断”了,因为光发生了反射

D .汽车刹车后还要滑行一段距离,因为汽车具有惯性

64.(10桂林)小明在体育中考时见到了下列的一些现象,其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B

A.小华不小心在跑道上摔了一跤

  B.在起跑时,都用脚向后用力蹬地

C.在投掷实心球时,球离开手后会继续向前运动

D.参加50m×2往返跑测试的同学跑到终点后想立即停下来却办不到

65.(10河北)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①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汽车具有惯性

②火车刹车后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火车具有惯性

③高速飞行的子弹具有惯性,穿入木头静止后惯性消失

④将锤子的木柄在硬地上撞击几下,锤头便套紧了,利用了物体的惯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6.(10鸡西)同学们通过调查发现,身边个别司机开车时不喜欢系安全带。对于交通规则中要求系安全带的理由,你认为正确的是C

A.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的惯性

B.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车内人员的惯性

C.系安全带可以减小由于惯性对车内人员造成的伤害

D.安全带比较宽是为了减小对人体的压强

67.(10泸州)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的生活,以下警示语中与惯性知识无关的是D

A.汽车后窗贴有“保持车距” B.公路旁立有“雨天路滑,减速慢行”

C.交通规则上写有“行车时系好安全带” D.公共场所标有“禁止吸烟”

68.(10乌鲁木齐)甲、乙两车发生相撞事故,两车司机均前额受伤,以下关于两车相撞的判断中错误的是B

A.运动的甲、乙两车迎面相撞 B.甲、乙两车追尾相撞

C.运动的乙车与静止的甲车迎面相撞 D.运动的甲车与静止的乙车迎面相撞

69.(10武汉)下列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D

A.硬币越过“栏杆”是因为空气流速越快压强越大

B.铁锁下降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箱子没有被推动时所受的摩擦力大于推力

D.利用惯性使锤头套紧

70.(10咸宁)以下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C

A.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用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放在地面上的两个材料不同的物体,则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

C.匀速行驶中的客车突然刹车,乘客向前倾,这是由于惯性所引起的

D.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71.(10天津)公安部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行驶时必须使用安全带(图 4所示)。其目的是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防止驾驶员身体由于D

A.受到向前的冲击力而摘击车体

B.受到座椅靠背向前的推力而撞击车体

C.受到向前的惯性力而撞击车体

D.惯性继续向前运动而撞击车体

72.(10杭州)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足D

  A..只有不受任何力的物体才有惯性 B.汽车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C .汽车只有在紧急刹车时才有惯性 D.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73.(10河池)下列实例中,不是利用惯性的是D

A.掷实心球 B.助跑跳远 C.弯弓射箭 D.保持车距

74.(10百色)下列实例中,属于防止惯性产生危害的是:B

A.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

B.投出的篮球,离手后仍能向前飞行

C.乘汽车时,要系好安全带

D.锤头松了,把锤柄往地上撞几下,锤头就套紧了

75.(10遵义)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车上的人会向前倾,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A.人向前倾说明人具有惯性

B.人向前倾不能说明人具有惯性

C.人向前倾说明车具有惯性

D.人向前倾说明人和车都具有惯性

76.(10眉山)如图所示事例中,利用惯性的是A

77.(10北海)下列常见的交通警告语中与惯性无关的是B

A.严禁超载、超速行驶 B.禁止酒后驾车

C.保持车距 D.系好安全带

78.(10郴州)以下安全提示与惯性知识有关的是A

A.行车请系好安全带   B.严禁酒后驾车

C.天干物燥,注意防火    D.站台候车的旅客请站在安全线外

79.(10东营)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是D

A.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B.在太空中遨游的卫星没有惯性

C.下坡的自行车,速度越来越大,其惯性也越来越大

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80.(10自贡)下列现象中,与物理所说的“惯性”有关的是D

A.绝大多数人用右手写字 B.向日葵具有“向日”的特性

C.脱离树枝的苹果总是落向地面 D.“助跑”有利于提高跳远的成绩

81.(10威海)关于惯性,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静止的物体才有惯性 B.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时才有惯性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D.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82.(10益阳)下列现象由惯性引起的是D

A.热气球加速上升 B.苹果落向地面 C.水往低处流 D.马失蹄时骑手向前摔倒

83.(10永州)下列与惯性有关的生活现象中,为了防止物体惯性带来危害的是C

A.锤头松了,将锤柄向下撞击地面,锤头紧套在锤柄上

B.洗过手后,用力向下甩手,可以甩掉手面上的水珠

C.汽车行驶时,驾驶员需佩戴安全带

D.跳远运动员为了跳得更远,在起跳前总要助跑一段距离

84.(10黄石)有一块小木块静止的放在光滑车厢底板上,如图3所示。当该车厢受到水平向 右的拉力作用时,车厢从静止开始在水平面上向右加速运动( 车厢底板足够长)。那么在车厢运动过程中,小木块相对地面是 D

A.沿车厢同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

B.沿车厢反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

C.沿车厢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D.依然处于静止状态

85.(10呼和浩特)(多选)物理知识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以下警示语中与惯性知识有关的是AC

A.汽车后窗上贴有“保持车距” B.公共场所标有“禁止吸烟”

C.交通规则中写有“行车时系好安全带” D.学校路旁标有“禁止鸣笛”

86.(10钦州)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足球射人球门时才具有惯性

B.汽车紧急刹车能很快停下,说明汽车没有惯性

C.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是为了获得惯性

D.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

87.(10黔南州)匀速上升的气球下面用细线拴着一个小石块,当细线突然断了以后,石块的运动状态将是 (不计空气阻力) D

A.继续匀速上升 B.立即加速下降

C.匀速上升一段距离后再加速下降 D.减速上升一段距离后再加速下降

88.(10绍兴)根据实验事实和一定的理论推理,揭示自然规律是研究科学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从斜面上同一高度下滑的小车。①在铺有毛巾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很短 ②如果在没有摩擦的水平面上,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如果在较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很长 ④在铺有棉布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较短 ⑤在水平平整的木板表面上,运动路程较长。则下面的判断和排列次序正确的是 B

A.事实①④⑤,推论②③ B.事实①④⑤,推论③②

C.事实①②③,推论④⑤ D.事实①③②,推论⑤④

89.(10贵州六盘水)小冬用绳子拴着一石块,使石块绕手做圆周运动,如果石块受到的力突然全部消失,石块将B

A.立即停止运动 B.做匀速直线运动

C.继续做圆周运动 D.速度越来越慢直到停止运动

90.(10梅州)小雨同学通过绳子拉着一石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假设它受到的力全都消失,则该石块将A

A.做匀速直线运动 B.继续做匀速圆周运动

C.落到地面上 D.立即停止运动

91.(10深圳)如图所示,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每次都使用同一辆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处由静止下滑,使 它在三个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速度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小车从斜面滑下时,动能转化为势能

B.小车在三种平面上受到的阻力大小相同

C.由实验得出: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就越慢

D.这个实验直接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92.(09青岛)小雨同学通过绳子拉着一个石块,使石块在水平面上匀速转动。他想,若石块受到的力都消失了,石块将D

A.立即停止运动 B.落到地面上 C.继续匀速转动 D.做匀速直线运动

93.(09杭州)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 m1、m2的两个小球,随车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则两小球(设车无限长,其他阻力不计)B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

C.若m1<m2,则肯定相碰 D.无法确定是否相碰

94.(09四川自贡).一个物体在一对平衡力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这对平衡力突然消失,则物体将D

A.立即停止运动 B.运动速度越来越快

C.速度减慢,最后停止 D.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95.(09龙岩)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已飞出了太阳系,如果探测器所受外力全部消失,那么探测器将D

A.落回地球 B.飞向太阳

C.绕地球运动 D.做匀速直线运动

96.(09大连)竖直下落的雨滴,如果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那么雨滴将

A.静止在原处 B.加速直线下落

C.减速直线下落 D.匀速直线下落

97.(09天津)秦动同学做物理小制作时,发现锤子的锤头与木柄之 间松动了。他将锤子倒着举起,用木柄的一端撞击硬木凳,锤头就紧套在木柄上了,如图4所示。他利用的物理知识是A

A.惯性 B.速度 C.压力 D.压强

98.(09金华)2009年5月7日晚上,在杭州发生一起恶性交通事故,引起社会的反响。三位青年在杭州文二西路上飙车,撞死过斑马线的行人,经公安交警部门认定,是一起由于汽车严重超速行驶造成的交通事故。行驶的汽车刹车后,不能立即停止运动,这是因为D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汽车受到重力

C.汽车具有内能 D.汽车具有惯性

99.(09嘉兴)轮滑是青少年喜爱的一种运动。轮滑比赛时运动员到了终点 不能马上停下来(如右图),是因为人体具有C

A.浮力    B.摩擦 C.惯性    D.压力

100.(09江苏)下列事例中,属于避免惯性带来危害的是C

A.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脱落

B.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

C.汽车在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车距

D.跳远时,助跑能使运动员跳得更远

101.(09湖南娄底).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下的安全警示语中涉及到惯性知识的是B

A.输电铁塔下挂有“严禁攀爬” B.汽车的尾部标有“保持车距”

C.商场走廊过道标有“小心碰头” D.景区水池边立有“水深危险”

102.(09广东)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物体只有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B.物体只有静止时才具有惯性

C.物体只有受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 D.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103.(09贵州黔东南州)2008北京奥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以下比赛项目完成的过程学中,没有利用惯性的是。D

A. 跨栏运动员跨栏的过程 B. 铅球离手后继续运动的过程

C. 射击时子弹飞向靶心的过程 D. 跳水运动员入水的过程

104.(09湖北宜昌市)汽车向前行驶时突然紧急刹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乘客会向左或右倾倒 B.乘客会向前倾倒

C.乘客会向后倾倒 D.乘客仍保持静止状态

105.(09广西柳州)坐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内的乘客,突然感觉身体向正前方倾倒,说明汽车A

A.紧急刹车 B.突然加速 C.向左转弯 D.向右转弯

106.(09四川南充)氢气球下用细线悬挂一个重物匀速上升,若细线突然断裂,则重物将D

A.不再受力 B.保持原速度一直上升 C.立即下落 D.先上升后下落

107.(09宁夏)汽车司机系上安全带,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种情况可能对人造成的危害C

A.车速太快 B.车速太慢 C.紧急刹车 D.突然启动

108.(09广西贵港)我们知道,惯性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原因。下列各项规则中,不是为了防止惯性早晨交通事故的是C

A.转向时,机动车应减速慢行 B.车辆快速行驶时前后要保持车距

C.车辆要靠道路右侧行驶 D.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系上安全带

109.(09龙岩)乘客之所以会在汽车突然刹车时向前倾倒,其原因是B

A.汽车和乘客都没有惯性 B.乘客有惯性

C.汽车和乘客都有惯性 D.汽车有惯性

110.(09福建晋江)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的生活,以下警示语中与惯性知识无关的是C

A.汽车后窗贴有“保持车距” B.公路旁立有“雨天路滑,减速慢行”

C.公共场所标有“禁止吸烟” D.交通规则写有“行车时系好安全带”

111.(09巴彦淖尔)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惯性不利影响的是:C

A.跳远运动员跳远时助跑

B.拍打衣服时,灰尘脱离衣服

C.小型汽车驾驶员驾车时必须系安全带

D.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水泥地上撞击几下,使锤头紧套在 锤柄上

112.(09湘西自治州)火车沿平直轨道匀速行驶,面向行驶方向坐在车厢里的乘客竖直向上抛出一个苹果,根据惯性定律,我们可以判断出苹果下落时D

A.必然会落到乘客的后面 B.必然会落到乘客的前面

C.必然会落到乘客的侧面 D.会落回乘客的手中

113.(09泉州丰泽)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下的安全警示 语中涉及到惯性知识的是D

A.景区水池边立有"水深危险" B.商场走廊过道标有"小心碰头"

C.输电铁塔下挂有"严禁攀爬" D.汽车的尾部标有"保持车距"

114.(09湖南岳阳)下面四个汽车部件与惯性知识有关的是C

A.后视镜 B.速度计 C. 安全带 D.消声器

二、填空题

1.(12连云港)一个物体A受到水平推力F的作用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撤去F后,物体A还能继续运动,是因为_______,物体运动变慢直至停止,是因为_______。在此过程中,物体的动能转化为______能。惯性 物体受摩擦力 内

2.(12徐州)如图所示,小明站在扶手电梯上匀速上楼,可小明说自己没动,他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在上楼过程中,小明的重力势能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离开电梯时,人容易向前倾倒,这是因为人具有______.扶手电梯 变大 惯性

3.(12苏州)如图所示,用尺快速击打最下面的棋子,最下面的棋子被击后飞出去,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上面的棋子仍然留在原处(且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是因为棋子具有____.

运动状态 惯性

4.(12日照)足球比赛中,运动员踢球时脚也会感到痛,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踢出去的足球不会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具有____。相互的 惯性

5.(12莆田)体育运动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运动员挥拍用力击打乒乓球主要是为了改变球的___;射箭运动员用力拉弓主要是为了改变弓的_____(选填“形状”或“运动状态”)。短跑运动员跑到终点时由于_____,仍会继续向前冲。运动状态 形状 惯性

6.(12东营)足球运动员在大力射门时,会感觉到脚有点疼,这是因为________;足球离开脚后还能继续飞行一段距离,这是因为足球具有________。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或“脚受到了足球的力的作用”) 惯性

7.(12三明)2011年9月29日,中国首个空间站—“天宫一号”飞向太空,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飞行迈出意义非凡的一步。如图所示”天宫一号”在太空开启发动机获得推力完成变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关闭发动机后仍能在太空中飞行,是由于它具有 _______________。

运动状态 惯性

8.(12岳阳)小明在中考体育测试中,1000m跑项目成绩为250s,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m/s,到达终点后,由于____,他不能立即停下来。4 惯性

9.(12南宁)12年6月2日,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的比赛中,刘翔以12.87秒的成绩夺得男子110m栏冠军。起跑时,他用脚向后蹬地,就能迅速前冲,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的。到达终点时,由于­____,他不会立刻停下。相互 惯性

10.(12常德)如图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警示标志,它通常立在桥头,警示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一重型汽车行至桥头,司机看见警示标志,立即刹车,正在休息的副驾驶身体发生前倾,这是_______现象.

允许通过的最大质量为30吨 惯性

11.(12大连)明站在地面上投掷实心球,实心球在空中运动时,以实心球为参照物,

小明是____的;若实心球在运动时所受的力都消失,实心球将做____运动。

运动 匀速直线

12.(12襄阳)平直公路上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同时向同一方向行驶,甲感觉顺风,乙感觉逆风,丙感觉无风,由此可以判定三人中骑车速度最快的是_____;他们停止蹬自行车后,自行车仍然能继续前进,这是由于_______.乙 自行车具有惯性

13.(12娄底)2011年7月,D3115次动车与D301次动车在温州发生追尾脱轨坠落事故。危急之际,工作人员虽然紧急刹车制动,但列车由于 继续向前滑动,追尾事件瞬间发生。惯性

14.(12安徽)一辆卡车空载时行驶速度为25m/s,满载货物时行驶速度为20m/s,满载货物时车的惯性比空载时 (选填“大”或“小”)。大

15.(12龙东·农垦·森工)如图所示,小明在行驶的客车内玩陀螺。发现客车加速时陀螺会后退,减速时却会前进,这是因为陀螺具有_________。在封闭的车厢内后排某人吸烟,车厢内的人提出抗议,车厢内的人们闻到烟味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惯性 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16.(12怀化)在12年中考体育测试中,小雨同学“50m跑”的成绩是8s,则他跑50m的平均速度是 ,由于他具有 到达终点后他无法立即停下来。6.25m/s 惯性

17.(12怀化)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 状态或 状态。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18.(12资阳)目前资阳市境内正在建设的高速公路有“成安渝高速公路”和“遂资眉高速公路”。其中“成安渝高速公路”主线全长约250km,设计时速约为100km/h;“遂资眉高速公路”设计速度约为80km/h,资阳到遂宁只需约90min。按以上设计速度计算,一辆轿车从成都到重庆只需________h,资阳—遂宁段高速公路长约__________km。

若轿车的速度过快,一旦发生碰撞时车身停止运动而乘客身体由于__________继续向前运动会使乘客受到伤害,所以交警部门要求小型轿(客)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2.5h 120km 惯性

19.(12凉山)12年4月29日,全长420km的成(都)西(昌)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沿途山清水秀,风光无限。坐上高速行驶的大巴车,穿行在崇山峻岭之中,会有“恰似青山走来迎”之感。这句话中的“走”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为了安全,车辆严禁超载、超速,驾乘人员必须系安全带,这主要是防止出现意外司机紧急刹车时,由于_______造成的危害。大巴车从西昌到成都只需要5h30min,其平均速度约为_______km/h(取整数)。车 惯性 76

20.(12来宾)如图所示是一起交通“追尾”事故,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是汽车B刹车后由于_仍继续向前运动,撞上汽车A。为了行车安全,请给驾驶员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惯性 为了你和他人的的安全,请不要超速行驶

21.(12安顺)以下是某市2010年初中学生体育测试中的两个项目:

(1)男子1000m跑测试评分标准如下表所示:

跑完全程所用时间

210s

216s

218s

222s

226s

230s

……

得分

100

98

96

94

92

90

……

张亮同学要想在本项测试中取得100分,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至少为 m/s;

(2)在跳远测试时,张亮同学助跑后飞身一跃(如图所示),由于 ,他在空中还能继续前进一段距离。4.76 惯性

22.(12台州)科学家正在研发一种“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管道连接紧密,空气全部抽出,列车运行过程中将无空气阻力、无摩擦。

(1)这种“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在平直的管道中运动行时,不再需要任何的牵引力。列车利用自身的____在真空管道中继续运行。

(2)这种列车的速度能达到6500km/h,这意味着环游地球一圈(40000km)只需要____h。 (1)惯性 (2)6.15(6~6.2之间合理取值均可)

23.(12吉林)如图所示,用手指快速地把小卡片向前弹出,小卡片的 发生了改变,但夹子由于 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而落入杯中。请你写出这一物理知识在生活或生产中的应用 。运动状态 具有惯性 泼水(扔东西)

24.(12宁德)同学们乘坐汽车时,看到车窗外的树木急速地向后退,这是以______为参照物;打开车窗闻到阵阵花香,这是因为分子在_________;突然紧急刹车,由于_____,同学们不由自主地向前倾.汽车 不停地运动 惯性

25.(12烟台)调皮好动的小明随父母乘船去长岛旅游,来到船上,他高兴地跳了起来(如图所示)。由于船正在行进中,所以父母很担心小明蹦起后,船走开他会落入水中,但小明蹦跳了一会儿,并没有发生什么危险,这是因为

小明跳起后,由于惯性他会随船一起向前运动,落回原地

26.(11重庆)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__总结了笛卡尔、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为了纪念他作出的杰出贡献,人们以他的名字命名为_________的单位。牛顿 力

27.(11肇庆)停止蹬车后,行驶在水平路面上的自行车仍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这是因为自行车具有_______,自行车最后还会停下来,这是因为它受到_______的缘故.若路面光滑,自行车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牛顿曾对此做过研究,并总结出_________定律.

惯性 阻力(摩擦力) 牛顿第一

28.(11荆门)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让物体从斜面同一高度自由滑下进入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可以观察到,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可以推导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物体将 。大(远) 做匀速直线运动

29.(11郴州)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________力的作用(不计空气阻力),若飞行过程中,所有力都同时消失,足球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 做匀速直线运动

30.(11泰州)如图所示,用力击打鸡蛋下面的硬纸片,可以发现硬纸片被击飞而鸡蛋却落在杯中,鸡蛋没有飞出是因为鸡蛋具有 ;硬纸片被击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惯性 运动状态

31.(11宿迁)汽车刹车后不会立即停下,这是因为汽车具有 __ ,车速会逐渐变小,是由于受到地面摩擦力的作用,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__ .如在雨天,车会滑行更远,这是因为 __ .惯性 运动状态 摩擦力减小(或路面变滑)

32.(11来宾)在体育中考实心球测试中,球离手后由于 仍能向前运动,此过程中球相对于投掷者是 的。惯性 运动

33.(11柳州)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________力.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_________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倒,这是因为乘客具有___________。重力 静止 惯性

34.(11台州)在行驶的汽车里,以_________为参照物,车内乘客会觉得路边树木快速后退;小明在汽车上玩如图所示的陀螺,发现在车加速时,陀螺会后退,减速时却会前进,这是因为陀螺具有____________。

汽车(填“车内人、物”等类似答案均给分)  惯性

35.(11抚顺、铁岭)现代汽车上配备的“电子狗”有多种功能:(1)它会提醒司机:“前方有超速拍照,请减速慢行”,拍照用的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______实像的原理制成的。(2)它还会提醒司机:“前方300m请左转”,当汽车向左急转弯时,乘客的身体会向_______倾斜。缩小 右

36.(11雅安当我们乘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时,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后运动,这是以 _______为参照物,当汽车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这是由于乘客具有 的缘故。 自身(汽车或车内的物体) 惯性

37.(11新疆)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对机动动车的速度有明确的限制,这是为了防止机动车紧急刹车后,因为机动车具有________不能立即停下来而造成交通事故;机动车制动后最终能停下来是因为它受到了_________力的作用。惯性 摩擦(阻)

38.(11辽阳)滑板是一种时尚的运动项目。在水平地面上,将一只脚踏在滑板上,另一只脚向后蹬地,滑板就能向前运动,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此时若停止向后蹬地,滑板由于具有___________,还会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相互 惯性

39.(11安徽)沿东西方向直线运动的火车突然刹车,车箱里的乘客看到水平桌面上的小球朝着自己滚动过来(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小球具有__________的缘故。若乘客是面朝西坐着的,则列车是向_________(选填“东”或“西”)运动的。惯性 东

40.(11宁德质检)小明用力把足球踢出时,感觉脚尖有点疼,这是因为物体间 是相互的。足球踢出后仍能向前滚动一段距离,这是因为足球具有 。 力的作用 惯性

41.(11南宁)2011年6月4日,中国选手李娜勇夺法网女单冠军。比赛中,李娜用球拍击球,将网球击扁,如图所示。球拍对网球的力改变了网球的形状和__________。网球被击出后能在空中机械向前飞行,是因为网球具有___________。

运动状态 惯性

42.(11桂林)惯性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非常密切,请分别列举一个利用惯性和防止惯性的实例。

利用惯性:              

防止惯性:              

跳远前要助跑 驾驶员必须系上安全带

43.(11潜江、天门、仙桃等)小车在2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小车受到的摩擦力是 N。若去掉拉力,小车还会继续运动一段距离,这是因为小车具有 。2 惯性

44.(11阜新)汽车轮胎的外表面有凸凹不平的花纹,这是为了 (填“增大”或“减小”)摩擦;快速行驶的汽车,刹车后由于具有 ,还会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路旁的树木是 的(填“运动”或“静止”)。增大 惯性 运动

45.(11大连)在水平路面上沿直线行驶的一辆汽车,若以该汽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当汽车紧急刹车时,车内乘客向前倾倒,这是由于乘客具有 。运动 惯性

46.(11山西)端午节,在太原市晋阳湖进行龙舟赛,全体划桨手在鼓声的号令下,有节奏的向后划水,龙舟快速前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龙舟到达终点后,虽然桨手停止划水,但由于________,龙舟仍会继续向前运动。相互的 惯性

47.(11三明)如图 (a)所示,盛有水的烧杯随小车一起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烧杯中的水面出现如图(b)所示的状态时,则小车此时正在做 (迭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做出上述判断的根据是水具有 。减速 惯性

48.(10淮安)如图所示,司机发现躺在路上的小狗时,紧急刹车,人会向前倾,此现象表明 (选填“汽车”,“人”或“小狗”)具

有惯性,刹车后汽车仍然要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影响汽车向前运动距离长短的因素有 .人 速度 摩擦力

49.(10宁德)公路上常用“雨天路滑,水心慢行”的提醒语言,这是因为下雨天,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力 ,汽车刹车时由于 不容易停下来。减小(变小) 惯性

50.(10陕西)如图现象表明物体具有_______。惯性

51.(10毕节)小军寒假从毕节坐车到贵阳参加钢琴等级考试,一路上,小军观察到很多有关物理的现象。由于没有学过物理,他百思不得其解。让我们来满足小军的好奇心吧!汽车开动时小军向后倒,出毕节车站时,车向右转弯,小军向_________偏,发生这种现象是_____的原因。

物体有惯性

52.(10玉溪)我国女子冰壶队首次出征冬奥会即获铜牌。如图5所示,冰壶离手后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冰壶具有 ;冰壶相互撞击后改变了运动方向,说明冰壶受到 的作用。惯性 力

53.(10邵阳)如图是我国短道速滑队选手王濛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夺冠时的画面,她用力向后蹬冰面,就能快速向前滑行,这是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的.冲过终点时,她不能立即停下来,这是由于__________的缘故.  相互 惯性

54.(10成都)成灌快铁于2010年5月10日正式通车,市民坐上从成都发往青城山的列车,半个小时就可以到达。据报道,该线路全封闭、全立交,采用电动车组(如图5),设计速度为200 km/h (成都中心城区至郫县段l20 km/h)。该线路全长约68 km,共l5个站。

列车到站前要提前刹车,这是因为列车刹车后由于 还要继续运动一段距离。从成都到青城山,列车的平均速度约为 km/h。惯性;136

55.(10大连)用手掷出的铅球在水平方向能继续运动,是因为铅球具有______。铅球最终要落到地面,是因为铅球受到____力的作用。惯性 重

56.(10哈尔滨)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 仍能在水平路面上滑行,最终停下来是因为 。惯性 摩擦力改变了汽车的运动状态

57.(10兰州) 当衣服上粘了灰尘后,用手拍打一下,灰尘就会飞离衣服,这是因为 具有惯性的缘故。灰尘

58. (10临沂)以下是临沂市2010年初中学生体育测试中的两个项目:

(1)男子1000m跑测试评分标准如下表所示:

跑完全程所用时间

2 10S

2 16S

2 18S

2 22S

2 26S

230S

……

得分

100

9  8

9 6

9 4

9 2

90

……

张亮同学要想在本项测试中取得100分,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至少为     m/s;

(2)在跳远测试时,张亮同学助跑后飞身一路,如图所示,由于     ,他在空中还能继续前进一段距离。

(1)4.76~4.80 (2)惯性

59.(10龙岩)在较光滑的桌面上铺有化纤桌布,桌布上放一盛水的玻璃杯(如图14)。当猛地将桌布从桌面沿水平方向拉走时,桌布上的玻璃杯不会随之运动,这是杯子由于   ,仍然要保持原来的 状态的缘故。

惯性; 静止

60.(10湘潭)行驶中的汽车遇到紧急情况急刹车时,由于具有 ,仍会向前滑行。汽车在淋湿的路面上行驶,交通事故要多些,原因是汽车所受到的摩擦力 (填“较大”或“较小”),容易打滑。惯性 较小

61.(10柳州)2010年柳州市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后,越来越多的人乘座游船感受柳江的美 丽风景。为了更好地领略两岸风光,应控制游船的速度不超过30_____________ (选填“km/h”或“m/s”)。当游船驶过文惠桥前,乘客们从水中看到了文惠桥美丽的倒影,这属于光的______现象。游览结束,游船发动机关闭,游船由于______________继续前进,缓缓靠岸。

km/h 反射 惯性

62.(10南充)百米赛跑中,小红前40m用的时间为5.5s,剩下路程用的时间为8.7s,则他跑完100m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m/s,由于_________ ,他到达终点后无法立即停下来。7.04 惯性(10本溪)在体育竞技比赛中,很多项目的比赛技巧应用了物理知识:拔河比赛时,运动员不能踩到沙粒,这是因为沙子容易滚动从而减小 ;相扑比赛要尽可能地增大运动员的质量,是为了增大运动员的 ,使其状态更难改变。摩擦;惯性

63.(10漳州)一个人坐在静止的汽车上,此时人 惯性:当人随车一起向前运动时,人 惯性。(选填“具有”或“不具有”)具有;具有

64.(10厦门)5月29日,2010海峡两岸龙舟赛在集美龙舟池鸣锣开战,全体划桨手在鼓声的号令下有节奏地向后划水,龙舟就快速前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到达终点后,虽然停止划水,但由于 ,龙舟会继续前进一段路程。相互 惯性

65.(10三明)百米比赛冲刺刚过终点的运动员,如果立刻停下来,就容易向前摔倒。这是因为脚突然静止了,但人的上身由于 要继续保持 状态。 惯性 原来的运动

66.(10昭通)小明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当他走向平面镜时,他的像的大小 (填“不变”、“变大”或“变小”),他与镜中的像的距离 (填“不变”、“变大”或“变小”).交通安全法规定,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目的是防止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员由于具有 而向前倾倒造成撞伤.不变 变小 惯性

67.(10齐齐哈尔)在本届南非世界杯足球比赛期间,小军看到了一场精彩任意球,足球在空中划出完美的弧线,飞人对方球门。运动员要想把球踢出这样的轨迹,除了要考虑力的大小,方向外,还要考虑力的______,足球在空中能够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足球具有______。

作用点 惯性

68.(10抚顺)2010年南非世界杯比赛开始了,球场上足球离开脚仍可以在空中飞行,是因为足球具有 ,守门员接住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惯性;运动状态

69.(09沈阳)滑板是一种时尚的运动项目。在水平地面上,将一只脚踏在滑板上,另一只脚向后蹬地,滑板就能向前运动,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此时若停止向后蹬地,由于__________滑板还会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相互的 惯性

70.(09济宁)图描述的是生活中的两个情景,分别写出它们运用的物理知识。甲 。乙 。惯性 连通器原理

71. (09河南)交通事故中,有很多是因为行驶的车辆不能及时停下来造成的。为减小因惯性而出现的交通事故,相应制定的交通规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答出一条即可)

请保持车距(限速行驶、系好安全带等)

72.(09兰州 )如图所示,锤头松动时,用力敲锤柄是利用 使锤头套紧;许多机器的轴上都装了滚动轴承,这是因为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 。惯性 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

73.(09贵州安顺)如图为2008 年南方雪凝灾害中的一个场景,一辆大客车由于刹不住车滑到公路边。因为当路面有冰雪时,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会变小,由于汽车具有________,在紧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将比路面没有冰雪时远。针对这种情况请给司机师傅驾车时提一个建议:_________。惯性,雪天路滑小心慢行

74.(09湖北襄樊)同学们在球场上踢球。张军用力把足球踢出去时,他感到脚有点疼,这是因为________是相互的。足球离开脚以后还能向前滚动一段距离,这是因为物体都具有________。力的作用 惯性

75.(09安徽)汽车刹车后由于     ,还要继续前进一段距离,而焚烧秸秆会使公路上的能见度降低,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我省有关部门已经采取了禁止焚烧秸秆的措施。惯性

76.(09呼伦贝尔市)汽车在紧急刹车时,要滑行一段距离才停下来,这是由于汽车具有 的原因。为了避免追尾事故的发生,请给司机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惯性 开车时要系好安全带

77.(09哈尔滨)高速行驶的汽车相对于路旁的树木是___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紧急刹车时,若不系安全带会发生如图所示的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运动人具有惯性。刹车时人还保持原运动速度(只写出第1句不扣分)

三、实验题

1.(陕西省12)如图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基础之一,让同一小车从斜面相同高度静止下滑,比较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通过的 ,据此可以推理得出:当水平面绝对光滑时,小车将做

距离(或路程) 匀速直线运动

2.(12梅州、河源)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1)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______力和______力相平衡,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

(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同一高度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______;

(3)比较图中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速度减小得越______;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它将______。

(1)重力 支持力 (2)速度 (3)小 慢 (4)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12兰州)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中,将同一辆小车分别从相同的高度处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小车在三种不同的水平面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 相同;

(2)小车在三个水平面上运动时,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这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由此推断,当小车不受摩擦力作用时,将保持 运动状态不变;

(3)由这个实验可以推理得出的物理学基本定律是

(1)速度 (2)远(或“长”) 小 匀速直线 (3)牛顿第一定律(或“惯性定律”)

4.(12玉林)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我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①、②、③及推理④.

(l)为了使小车在进入平面时初速度相同,在实验中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____________由静止开始滑下.

(2)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____(选填“远”、或“近”)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__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

(3)进而推理得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____________.

(l)同一高度 (2)远 慢 (3)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5.(12嘉兴)如图是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其实验过程用到了许多科学方法。

(1)怎样控制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的速度相等呢?方法是:把小车放在同一斜面的 ,由静止开始下滑。

(2)怎样反映“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呢?方法是:比较小车放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或

(3)怎样得出“小车不受力作用是的运动状态”呢?必须要用推理的方法,即: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摩擦力的作用,那么小车将

(1)同一位置 (2)小车速度减少的快慢 (3)做匀速直线运动

6.(12绍兴)为了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小敏进行了如下实验: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让同一辆小车由同一斜面上,分别从A、B、C处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记录在表中,实验重复三次。

7.(11菏泽)探究“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规律”,写出三个必需的实验器材: ,这个实验用到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法,是

小车、木板斜面、毛巾、粗布,实验推理法或逐渐逼近法或控制变量法

8.(11河北)针对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及探究过程中涉及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问题:为什么要使小车从同一高度自由滑下?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问题: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做怎样的运动?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机械能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使小车在水平面上的初始速度相同

(2)匀速直线运动

(3)问题:小车向下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如何变化

回答:减小

9.境自远尘皆入咏,物含妙理总堪寻!——物理规律往往隐蔽在众多表象的茫茫迷雾之中,而科学研(探)究就像穿透这迷雾的明灯,引导着探索者到达真理的彼岸。

10.(11芜湖)人类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就经历了一个曲折漫长的探索过程。

(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根据生活经验和事物表象得出的错误观点被人们沿用了近2000年。

(2)十七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正确地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如图所示,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有如下步骤:

1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2两个对接的斜面,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3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4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以恒定速度持续运动下去。

上述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事实,有的则是科学推论。将这些事实和推论进行分类排序,以下正确的是( )

A.事实2 事实1 推论3 推论4

B.事实2 推论1 推论3 推论4

C.事实2 推论1 推论4 推论3

D.事实2 推论3 推论1 推论4

(3)伽利略得出:运动物体如果不收其它物体的作用,将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伽利略由此开创了实验和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

(1)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D(3)永远匀速运动下去

11.(11芜湖)在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我们曾追随着物理学家的足迹,设计过这样的“斜面”实验:

(1)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运动时,竖直方向上受到的_______力和_______________力相平衡,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

(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___________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3)减小图中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_,小车运动的越____。

(4)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___运动。

(1)支持 重(2)同一(3)小 远  (4)匀速直线

12.(11芜湖)格物致知,探究成真!与人类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历程类似,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我们对物理规律的认识往往也被某些生活表象迷惑。通过学习和探究,我们最终拨开迷雾,获得新知。回顾你的学习历程,列举一个这样的案例,要求写出物理规律名称(或内容)、遇到的困惑,并简要说明学习过程。

略。说明:本题为开放题,答案合理、表述正确即可得分。

13.(11孝感)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在表面材料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不同地方。

(1)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受到阻力越_______,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

(3)由实验现象我们可以推断:假如表面绝对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它将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用力和运动的知识进行判断,正确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在括号中打“×”。

A.运动的物体受力不平衡时,运动状态改变。( )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5)如图所示,重5N的物体B通过定滑轮沿水平方向拉着重50N的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对A物体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F,使物体B匀速上升,则拉力F=______N。(不计绳重和绳与轮的摩擦)

(1)获得相同的速度(2)小 慢(3)匀速直线运动(4)A.(√) B.(√) C.(×)

(5)10

14.(11张家界)小勇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时,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图。

小勇先后在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毛巾、棉布、木板),做了三次实验。然后将实验数据填入下列表格:

表面状况

阻力大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s /m

毛巾

0.1

棉布

较大

0.18

木板

0.35

根据以上实验填好以下内容:

(1)小勇在三次实验中,让小车在斜面上从静止滑下时,应保持同一____。

(2)从上述实验数据中,可以得出结论是: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速度减小得越____。

(3)由此可推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作_______。

(1)高度 (2)长(远) 小 慢 (3)匀速直线运动

表面

小车运动的距离/cm

材料

从A处下滑

从B处下滑

从C处下滑

毛巾

44

45

45

27

28

27

14

13

13

棉布

50

51

50

31

30

31

16

15

16

木板

67

68

68

41

40

41

21

20

21

(1)实验中,要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速度相同,小车应从斜面的___处滑下。

(2)比较实验数据发现,小车运动状态改变最慢的是在____表面上。

(3)实验结果能证明____(选填序号)。

A.物体运动需要力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牛顿第一定律

(1)同一高度 (2)木板 (3)B

15.(10镇江)下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过程.

(1)根据图中情景可以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A.①是假设,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B.①②③④都是实验事实

C.①②是实验事实,③④是实验推论

D.①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2)每次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记下小车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   .其中运动的小车在木板上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    (选填“平衡力”、 “非平衡力” 或“不受力”).

(3)若用木块代替小车再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还需要添加的器材是长方体木块、钩码和  .(1)D(2)远 非平衡力(3)弹簧测力计

16.(10广安)在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分别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玻璃,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物体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11所示。

(1)实验时小车每次都从斜面顶端滚下,是为了让小车在这些物体表面开始运动的_________________相同。

(2)由图示可知,小车在玻璃上运动的距离最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________,速度减小得越慢。

(3)根据这个实验推理:若水平物体表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任何阻力作用),那么小车将一直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速度 (2)远 小 (3)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7.(10青岛)请将下面的报告中的空缺补充完整

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过程

方法

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使得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初速度

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结论

可见,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

进一步推理:若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下,将做 运动。

相同 远 慢 匀速直线

18.(10河南)用图14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1)让小车从斜面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 力和 力相平衡,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

(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 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3)比较图14 中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小车运动的越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它将 。(1)重 支持 (2)同一(顶端) (3)小 远 (4)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19.(10宜昌)如图11所示,为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

(1)让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为了控制小车每次滑到平面时的________相同。在实验中,小车分别在毛巾、棉布、木板上滑行直到静止,这三次实验小车消耗的机械能___________(选填“相等”、“不等”或“无法判断”)。

(2)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推理得出:当物体所受的阻力为零时,物体的速度将不会发生变化。为此某同学认为:“所有的物体,如果它的速度不发生变化,一定不受阻力的作用”。他的观点正确吗?并举例说明。

(3)如果分别让小车从不同的高度滑下,请你推理:当小车以不同的速度在阻力为零的平面上运动,最终的速度会相同吗?为什么?

(1)速度;相等。(2)不正确;举例:如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速度不变,受到了阻力作用,阻力和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3)不同(1分);小车在阻力为零的平面上运动,会以原来的速度恒定不变地运动下去,开始的速度不同,最终的速度也会不同。

20.(10南充)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我们做了如图6所示的实验。

(1)为了探究不同阻力对小车的运动速度的改变的影响情况,应做到小车开始受到不同的阻力作用时的速度相同,在实验中用什么方法使小车在进入平面时速度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______,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________。

(3)进而推理得出: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 (2)长 慢(3)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27.(10本溪)如图所示,是我国冰壶选手在2010年冬奥会女子冰壶比赛中的一个场景。小丽在观看比赛时发现:两名运动员在冰壶的前面“刷冰”,可以改变冰壶的运动状态;小丽联想到教材中的探究实验,她想:假如“刷冰”的过程中冰面不熔化,生活中若将冰壶换成冰块,用同样的方法在冰面上就可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1)小红对小丽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小红的异议是此实验设计不易控制冰块的初始速度,假如可以利用斜面,你的改进方法是:

(2)改进实验后,小丽想:用“刷冰”的方法可以改变冰面的 ,通过比较冰块在不同冰面上前进的 ,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假如冰面没有阻力,运动的冰块将

(3)若在冰面上再放置一个静止的木块,通过运动的冰块撞击这个木块,还可以探究

动能大小与 的关系。

(1)① 让冰块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

②粗糙程度 ③距离 ;做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匀速运动下去)(2)速度;质量

28.(10昆明)图13为某同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该同学先后三次将同一木块放在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然后分别用不同的力推了一下木块,使其沿斜面向下运动,逐渐减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观察木块移动的距离,从而得出力和运动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