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今年以前知道“光谷”的只有武汉人

那从今年开始全国各地都对“光谷”两个字慢慢熟悉起来

武汉光谷现在的情况(怎么就突然冒出来了)(1)

今年1-8月,光谷的新房成交了19248套,占武汉市新房成交总量的14.2%,也就是说在武汉每卖出100套房,有14套都来自这里

武汉光谷现在的情况(怎么就突然冒出来了)(2)

要知道光谷的面积占武汉的6%,差不多武汉的一个零头

不仅购房者,开发商也喜欢扎堆在这里,今年光谷一己之力3次刷新地王单价,来到2w /㎡,要知道武汉核心区滨江段二手房价才2w/㎡

武汉光谷现在的情况(怎么就突然冒出来了)(3)

小小的光谷,大大的能量,过去3年,光谷的GDP增速一直是武汉第一,就算是爆发疫情的2020年,也依然逆势上涨

武汉光谷现在的情况(怎么就突然冒出来了)(4)

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城市的板块冒出来,原因种种,但肯定都不是单一因素、也不是一蹴而就

而是经年累月的积累,然后等来一次机遇,爆发,再等来第二个机遇,然后彻底坐稳城市C位

这样的节奏,有两个特别明显的案例,一个是30年前的上海浦东

还有一个就是今天的武汉光谷

武汉光谷现在的情况(怎么就突然冒出来了)(5)

©抖音ID:xia_paipai

所以光谷,神奇在哪里

01

光谷的产业有点吓人

人、产业、房子,之间存在这样一条追逐链

房子跟着人走,人跟着产业走,武汉的产业巨无霸,就是光谷

今天的武汉,比较重要的几个产业里,高新产业、高端制造产业、重点数字产业,全是武汉第一,几乎承包了整个武汉的支柱产业

武汉光谷现在的情况(怎么就突然冒出来了)(6)

整理自©武汉凯叔

不光武汉,放眼全国市场,光谷也没在怕的

光谷的“光”,取自光电子,我的程序员朋友跟我说,这3个字主要是指光纤,而光纤简单粗暴理解,就是通过光来传递信息

武汉光谷现在的情况(怎么就突然冒出来了)(7)

跟以电子来传递信息的半导体产业,是我国并驾齐驱的两大产业发展方向,只是后者在中美贸易摩擦中被我们更多的关注到

说这么多跟地产无关的科技概念,主要就是想说,光谷一直在默默发力的产业是关系国家未来布局的产业,然后居然把市场份额做到这么大

而围绕这个产业,光谷建立起了国内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基地

武汉光谷现在的情况(怎么就突然冒出来了)(8)

整理自©武汉凯叔

光谷几乎是光电子产业的巨无霸式存在

而这些还只是光谷产业的一个分支,光谷的产业定位是这样的

光-芯-屏-端-网-生物医药

光谷也不单局限在这一领域,生物医药、环保节能、高端装备、现代服务等也正在成为主导产业

光谷的硬实力比我们想象中的要更吓人

02

光谷为什么可以有这么多产业

今天的光谷,它的巨无霸产业,以及他的高房价似乎都是理所应当的

但其实只要我们简单问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都不简单,比如,全国那么多高新区,那么多说要发展产业的城市区域

为什么光谷做出来了

光谷的正式名称应该是,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区三个字,我们都很熟悉,20-30年前开始,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区,开始在全国各地开花

光谷只是其中之一,但是光谷有三点不同

首先,光谷附近的大学,是真多

我们在追溯这些高新区的发展轨迹的时候发现,他们无一例外的都特别爱对标美国的硅谷

硅谷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全球现象级科技公司集聚地,很大程度就归功于它附近大学实在是多

而这一点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包括今天的张江

张江到目前为止,附近的高校数量一个手都能数的过来,为了能加强和高校之间的关系,甚至不惜开通好几条公交线路

光谷就轻松多了,他就“生”在高校堆里

光谷周边高校云集,你很难想象一个只有500平方千米的地方,竟然有82所高校、120万在线大学生、100多家科研院所、各类科研机构1500多家

还有4名诺贝尔奖得主、58名中外院士...

这些高校围绕着光谷,没别的事,就发明专利

武汉光谷现在的情况(怎么就突然冒出来了)(9)

©《知识产权管理视角下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研究》,作者:程娅

不过光有大学也没用,更灵魂的一步是如何实现科研和成果的转化

这一点也是放在现如今国内绝大部分高新产业园面前的问题

而光谷一直有自己的答案,早年间光谷就成立过一个叫“小区办”的组织

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跟那些已经有科技成果的院校只是分子交流

然后劝TA们下海办企业

说实话带有这类目的的组织,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感觉很新鲜,而这个做法也对当时的光谷产业发展打下了基础

在科研和成果转化这点上,光谷也有自己的路要走,但是相比国内同领域表现,光谷已经是值得学习的榜样

武汉光谷现在的情况(怎么就突然冒出来了)(10)

整理自©《知识产权管理视角下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研究》,作者:程娅

不过到这还只是第二步,如果我们归结前面这两点为筑巢-引凤,那还有很重要的一步

就是保驾护航,主要是通过金融手段

比如我看到的一个鲜活例子(案例来自:《中国银行保险报》,仇兆燕)

► 华工安鼎,一家专注信息安全的高新企业,每年需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构建网络安全基础环境的研发

► 2018 年,华工安鼎与汉口银行建立了合作关系,获得 500 万元贷款,为产品研发解决了后顾之忧

► 2020 年受疫情影响,华工安鼎上半年销售收入不足,汉口银行将500万元贷款延期一年

► 2021 年,华工安鼎为抢抓产业发展机遇,开足马力拓市场,汉口银行结合该公司即将进行的股权融资,设计了“含权贷”融资方案,将授信额度从 500 万元提升至 2000 万元,还带来多位意向投资人

我想很多创业的人看到这些步骤应该会非常感慨吧,就是鼓励你创业,同时还为你保驾护航

03

因为这样的产业能级,光谷多了很多“外号”

这样的产业规模,首当其冲的就是需要

一个武汉华星光电,在武汉的两条高端中小尺寸显示面板产线上,员工数已经达到万余人

长江日报做了一个简单的推算,比如一个腾讯数字产业总部未来5年就需要1500人,还有联影武汉总部团队的规模可能要达到3000人...

而这类光谷人,一般收入都走在武汉第一梯队

7月份发布的“光谷招贤榜”上,35 家单位提供 60 余个100w 年薪岗位,是不是很有点上海张江同款格子衫墨镜的味道

这也是为什么光谷还会有这些外号:比如:高学历之城、海归之城、高薪之城

还有一个是我最感兴趣的外号

人口增量王

相比人口总量,人口增量更能代表一个区域的吸引力,以及未来人口规模

武汉光谷现在的情况(怎么就突然冒出来了)(11)

整理自©光谷资讯中心

增幅还是比较委婉,增量来看,差距就不是一点点了

光谷的人口增长是武昌区的64倍,是硚口区的71倍

武汉光谷现在的情况(怎么就突然冒出来了)(12)

整理自©光谷资讯中心

增幅相比增量更能让我们看清这里未来的人口规模,而人口的引入,也是一个区域房价最硬核的底气

不过相比人口引入,我更好奇的是为什么这里不仅能吸引人,也能留住人

04

产业能吸引人,光谷能留住人

其实产业发展和生活配套在很多城市是割裂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能看到潮汐城市、睡城这样的存在

这背后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城市区域规划

光谷的区域规划非常有意思,这个我们马上会说,放在第一位说的是,今年的光谷之所以突然冒出来,很大程度上最关键一点是

这里的配套正在兑现

武汉光谷现在的情况(怎么就突然冒出来了)(13)

©光谷中心城

3条地铁、六大公园、5所三甲医院、武汉(国际)外国语学校、约150万方超级商圈;406高楼、地下空间走廊

酒店、科技会展、文体娱乐、休闲商业应有尽有,商业这块有奥特莱斯、大悦城、中建光谷之星

武汉光谷现在的情况(怎么就突然冒出来了)(14)

汉产空轨“新时代号”试跑,©中铁科工集团、传播一点精彩

成熟的生活配套,让这里拥有更好的居住氛围,再结合产业配套发展

宜业宜家,这两个词就算兼顾了

不仅如此,光谷的规划很有意思,应该说是在配套的“排列组合”方面做的非常优秀,这点对光谷的发展而言可以说是神助攻

光谷的布局有一个显著特征,非常善于融合

光谷中心城在不断扩大的过程中,不是仅仅面积变大,而是实现了各功能空间的高度复合化

横向看,它把公园绿地、商务办公、酒店、零售、服务配套等等组合在一起,再加上多样化的住宅

武汉光谷现在的情况(怎么就突然冒出来了)(15)

这些乍看好像是所有城市的排布方式,但是光谷的不同在于,它用了非常多小街区 密路网

这样各个层级的空间放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就是可以相互渗透,生活氛围非常浓厚,这个时候如果配套再齐全起来,那就这里就更好住了

纵向来看,光谷的空间串联能力也很强,每个街区功能是综合的

武汉光谷现在的情况(怎么就突然冒出来了)(16)

©《武汉光谷中心城地下空间一体化设计》,团队:Haruo Kawasaki, Wilhelm Pahls

居住、商业、文化、办公,大家形成一定秩序排布在各维度空间、各层级空间,相互交织,生活场景非常丰富

05

这样的光谷也终于等到了

准确来说,光谷在自己30多年的成长史上,一方面做好准备,另一方面就是等机遇

武汉光谷现在的情况(怎么就突然冒出来了)(17)

武汉光谷现在的情况(怎么就突然冒出来了)(18)

等来了国家高新产业布局,也等来了疫情之后的生物医药

不过这一切更重要的是,这个城市自己已经准备好了

你要让我找到一个唯一因素,这个因素可能不存在,今天的光谷就是以10分的努力,去拼10分的机遇,又碰到10分的幸运,才有今天的光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