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人像照片时,如果借助一些道具作为陪体,可以让模特快速进入角色,摆出便多的姿势。但道具运用不当,也很容易拍出不理想的照片。下面就介绍3个拍摄失败的案例。

人像拍摄的十大重点(拍人像3个失败案例)(1)

摄影中级班,天天评照片

案例一

下面这张照片(图一),主体无疑是蹲姿拍照的小姐姐,画面左侧橘色的救生圈是陪体。但你有没有发现,陪体救生圈更显眼,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抢镜了”。为什么救圈抢镜了呢?首先是橘色的救生圈色彩更艳丽;其次,它圆形的几何形状吸引了注意力。相反,一身素雅打扮的漂亮小姐姐就有些不那么打眼了。所以,这是一个典型的喧宾夺主的案例。

人像拍摄的十大重点(拍人像3个失败案例)(2)

图一

如果想抢救一下这张照片,建议裁去一部分陪体和杂乱的环境,这样得到了一张新的照片,如下图(图二),主体就更突出了。

人像拍摄的十大重点(拍人像3个失败案例)(3)

图二

案例二

下面这张照片(图三),模特处在一个观景桥上,手里的道具应该是一个拉杆箱。因为只有拉杆,没有箱体,所以不能确定是不是拉杆箱。正因为如此,这个陪体是不及格的。陪体虽然处于陪衬地位,不能喧宾夺主,但也不能不可辨认。要有个相对完整的形态,哪怕露出一小部分的箱体也算相对完整。

人像拍摄的十大重点(拍人像3个失败案例)(4)

图三

另外,户外拍照,用拉杆箱做道具,不太符合常理。

相对来说,下图(图四)整体效果更好,我们很容易就能辨别出模特推着的是自行车,而且这样的陪体也是合理的。

人像拍摄的十大重点(拍人像3个失败案例)(5)

图四

案例三

下面这张照片(图五),模特坐在椅上,本身藤椅就是道具,前边又多了一台自行车,陪体就多了,这也让本身就比较复杂的环境变得更加杂乱。更大的问题是自行车作为陪体挡住了主体。如果把自行车挪走,这张照片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人像拍摄的十大重点(拍人像3个失败案例)(6)

图五

陪体的作用有很多,比如可以丰富画面元素,烘托主题,增加画面空间感,均衡构图等等。但在陪体的使用中,也要确保跟主体有相关性,不可喧宾夺主。

人像拍摄的十大重点(拍人像3个失败案例)(7)

图六

弱化陪体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裁切、遮挡、暗化,边缘化等等。在以后的文章中,小编会用实例一讲解。喜欢摄影的朋友可以点击头像关注我,谢谢。快捷方式业文字文档墙入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