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乐评人评论一位歌手“唱功很强,唱商一般”,或者反一反:“唱功一般,唱商很高”。

那么究竟什么是唱功,什么是唱商呢?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对唱功有非常明确的定义:唱功是声音机能和发声技巧的总和。

声音机能指的是我们制造声音的能力,其中腰腹力量和声带强度是决定造声能力的关键。譬如腰腹力量是否足够强大,可以随意地、充分地控制横膈膜,使我们演唱时拥有更充沛的气息力量。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中气十足”。

唱功包括唱商吗 唱功和唱商(1)

再譬如声带肌肉是否强健,可以使声带充分地合拢挡气,不会被气流冲开。并且声带在持续高频率振动中是否能耐损耐劳,不会轻易充血水肿等等。

有合格的声音机能是唱好歌的基本要素,就像无论修炼什么功夫,把身体练强健都是首先要做的事。

而发声技巧指的是能够有效减小演唱消耗的技术动作。同样一首歌,有些人唱完了气定神闲、举重若轻,有些人唱完了气喘吁吁、面红耳赤。你不能说是后者的声音机能不足,因为他/她的机能已经能支撑他/她唱完这首歌。

能给人举重若轻的感觉,更大的可能是前者演唱的技巧性更丰富,可以通过技术动作使自己发声更轻松,唱得更从容。

唱功包括唱商吗 唱功和唱商(2)

其中的技巧有很多,譬如气息深度的支撑、喉下气团的运用等等,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明。举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例子:

减小演唱消耗其实就是减小声带在演唱过程中的疲劳程度,让声带不容易累,这样才能更稳定持续地工作。而让声带工作地更轻松一点,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减小声带在发声时的振动面积。就像只用身体一部分运动一定比全身运动轻松,我只让声带的局部振动,其余部分都保持不动,同样能达到发声的效果,但声带的工作量就要小得多。

这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关闭”技术。类似这样的技术、技巧在现代流行唱法中还有很多,但目标都只有一个——

让我们唱得不累。

以上这些内容相信经常关注歌者盟的小伙伴或者我们的学员都或多或少已经了解。而大家也知道我们把现代流行唱法的基础训练分为四个大的部门:

气息、发声、传声、咬字。

也只能我们的最终训练目标是四个字:好听,不累。

其中气息和发声两部门的训练正是为了“不累”,也是我们文章开头说的唱功中的发声技巧所对应的基本训练内容,让我们音域宽广、声能强大,同时又攀高若低,举重若轻。

说到这里大家或许猜到了,气息和发声两部门对应的是“唱功”、“不累”,那么传声和咬字两部门就对应了大家经常会听到但不明就里的另一个概念“唱商”、“好听”。

唱商指的是修饰演唱的能力,目标让我们制造出的声音变得好听、动听。

唱功包括唱商吗 唱功和唱商(3)

这其中传声部门是声音离开声带后在头颅的通道和腔体内传递、共鸣,并最终从口、鼻当中传出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不同的腔体会赋予声音不同的共鸣音色,口腔开阔、咽腔深邃,鼻腔温暖,额腔明亮等等。

我们可以通过传声训练灵活调配这些高位置音色的比例,建立自己的声音的辨识度,也可以根据歌曲的需要贴合歌曲的表达。

这就是让自己的声音变好听的其中一环。

而咬字同样是关键的另一环。如果说科学的发声和好听的音色是让我们变成一件优质的乐器,那么咬字就是区分器乐和声乐的一个部门了。

唱功包括唱商吗 唱功和唱商(4)

乐器演奏没有歌词,听众感知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靠的是朦胧的想象,因此大部分情况下能感受到的大约的情绪,例如这段音乐是开心的,或者难过的,但至于为什么开心又为什么难过,全凭自己脑补。

所以许多共情能力并不发达的听众就无法从纯音乐里获取情感上的共鸣。

而声乐表演中有了歌词,情况就大有不同。歌词可以直抒胸臆地表达出具体的情绪以及情绪的来由,能够直接地唤起听众的共鸣。这也是听流行歌的受众要远远多于纯音乐的受众的原因。

唱功包括唱商吗 唱功和唱商(5)

再往下说,就算同样是咬字唱歌词,有些人唱出来语感丰富,抑扬顿挫,春风化雨,娓娓道来,有些人唱出来像在念经颂文,没有明确的口吻,给人的感受又是大不相同。

男歌手里陈奕迅,女歌手里莫文蔚都是咬字非常有特点的歌手,演唱口吻亲切自然,抒情能力极好。反面例子我们就不举了,相信大家已经到脑补出一些唱歌像念经或像吵架的歌手了。

咬字也是让声音变好听的重要利器,是“唱商”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除了传声和咬字之外,律动、旋律即兴等等乐感的表现也是唱商的表现,能让我们唱得更好听,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讲到这里相信大家对唱功和唱商都已经有了清晰的了解。总得来说,有合格的唱功才能支撑唱商的表现,如果底子就不行,再修饰也是遮掩短处,到不了“好听”的高度。而唱商的差距往往是好歌手和普通歌手的分水岭,毕竟我们唱歌的最终目标是“好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