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古代的主要朝代,西汉一共享国二百一十年,先后历经了十二位皇帝的统治。和自唐朝起几乎每一位皇帝都有自己的庙号不同,西汉时期庙号的标准还是十分严格的,这就导致了十二位皇帝当中只有四位得到了庙号,被长久祭祀。那么,这四位皇帝分别是谁,都有着怎样的作为呢?

西汉最幸运的四个皇帝(西汉只有这四位皇帝拥有庙号)(1)

首先来说,作为西汉开国之君的刘邦自然会得到庙号,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常说“汉高祖刘邦”,但实际上刘邦的庙号是“太祖”。庙号授予的规则其实最初很简单,大体来说便是“创基立业曰‘太’、功高者‘高’、中兴者曰‘中’”“祖有功而宗有德”。刘邦创下了大汉基业,立下了不世之功,因此被尊为太祖顺理成章。至于为何人们常称其为高祖、高帝,其实是因为他的谥号乃是“高皇帝”。

尽管在四十七岁以前不过是秦国的一个小小亭长,但刘邦准确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方向,积极地投入到了秦末的农民起义运动当中。依靠着知人善任的天赋、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绝佳的运气,刘邦在诸侯当中脱颖而出,并赢得了与西楚霸王项羽的决战。建立汉朝之后,刘邦一面陆续消灭异姓诸侯王巩固统治,一面又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治理国家,让百姓们在秦末动乱后得到了喘息之机。虽然在位期间曾经有过白登之围等失误决策,其个人品行也颇受诟病,被认为完全是“流氓皇帝”,但刘邦的历史功绩也是不容否认的。

西汉最幸运的四个皇帝(西汉只有这四位皇帝拥有庙号)(2)

刘邦之后,其第四子汉文帝刘恒也获得了庙号。刘恒在位期间沿用了刘邦所推崇的“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继续让人民修生养息、恢复生产。另一方面,文帝还带头提倡勤俭节约,以至于史书记载他“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也就是在位的二十多年里没有添置宫殿、花园、犬马、服装、车辇等等。

对外方面,刘恒尽力缓和与强敌匈奴的关系,以避免战争带来的人力财力损耗,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之,在刘恒的励精图治之下,汉朝的国力得以进一步发展,社会矛盾也得到显著缓和,一时间天下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由于在位期间的良好表现和重大贡献,文帝得到了“太宗”的庙号,他也被认为是“文景之治”局面的开创者。

西汉最幸运的四个皇帝(西汉只有这四位皇帝拥有庙号)(3)

文帝刘恒之后,武帝刘彻也靠着几乎堪称空前绝后的文治武功获得了“世宗”的庙号。正如上文所说,武帝之前汉朝由于坚持休养生息的国策导致对外态度一直比较软弱,而不甘心汉朝遭受不断侵扰的武帝自十六岁继承皇位就一直在积蓄力量准备主动出击。汉武帝在位期间,数次发动了对匈奴的大规模进攻,树立了大汉的国威。

西汉最幸运的四个皇帝(西汉只有这四位皇帝拥有庙号)(4)

文治方面,武帝尊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且兴建了官方学府“太学”、建立了人才选拔制度“察举制”,其许多举措直到两千余年后的今天仍然产生着影响。当然,汉武帝绝非一位完美的帝王,他性格急躁、穷兵黩武,留下了许多争议,但和先祖刘邦一样,他的功绩让他完全配得上获得后世长久的祭祀。

西汉最幸运的四个皇帝(西汉只有这四位皇帝拥有庙号)(5)

最后,武帝的曾孙宣帝刘询得到了“中宗”的庙号。结合之前提到的庙号评选规则可以看出,刘询的主要作为就是实现了西汉的中兴。武帝统治晚期,汉朝已经是元气大伤,其接班人昭帝虽在霍光等大臣的辅佐下开启了“昭宣之治”的局面,但二十一岁就英年早逝,可以说没能真正用自己的能力治理这个庞大的帝国。

昭帝去世后,宣帝被霍光选为了汉朝的新君,他幼年时期历尽苦难,后来又曾游历民间,深知百姓疾苦。登上皇位后,宣帝最为重视的就是民生,他鼓励生产,致力于减轻百姓的负担,恢复汉朝曾经强大的国力。难能可贵的是,与民休养生息并不代表宣帝就放弃了与匈奴的作战,恰恰相反,西汉的军事力量正是在其在位期间达到了顶峰。甘露三年(前51),匈奴呼韩邪单于亲自前往长安谒见宣帝,表示了臣服,这是汉武帝都未能实现的伟业。

西汉最幸运的四个皇帝(西汉只有这四位皇帝拥有庙号)(6)

总的来说,太祖刘邦一手建立汉朝,有着创基立业之功、太宗刘恒与民休息,为日后汉朝的强势崛起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世宗刘彻积极进取,在文治武功方面都有着影响深远的作为。最后,中宗刘询在继承先祖基业的基础上励精图治,将西汉国力推向了顶峰,缔造了“孝宣之治”。这四位皇帝尽管性格迥异,施政的方向不同,但都称得上是杰出的帝王,他们获得庙号可谓众望所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