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算时间,现在还是数九的“四九天”,俗话说“三九四九冰上走”,意思是三九、四九算是冬季里最冷的时候,实际上在现在南方很多地区,四九天的温度已经达到了10来读了,对于寒冷的冬日来说,算是很暖和的天气了,而在这样的气温下,很多野生植物也是早早的就开始生长了。

说到这野生植物,很多比较熟悉的就是野菜了,而在大多数人的印象当中,野菜一般之后开春以后才会有,实际上并非如此,随着现在气温慢慢升高,很多野菜也会提前开始生长,如先春而生的荠菜、早春生的马兰头等等,在现在都已经开始生长。

下面笔者给大家介绍一种生长在山里的一野草,同样在现在已经开始生长了,在民间被人们称作“草中之王”,市场价10元一斤。

啥草一斤几百元(山里一野草人称)(1)

这种野草就是“茵陈蒿”,它是我国农村地区非常常见的一种野草,在我国大部分省区都有,如辽宁、河北、陕西(东部、南部)、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东部、南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及四川等省,多见于农村的山坡、沙地及路边。

茵陈蒿是一种抗寒性极强的野生植物,因此一般在1月初的时候,就会开始返青,而这个时候别的植物都还是枯黄的,所以去山里的话,一眼就能看到茵陈蒿。茵陈蒿的样子看起来平淡无奇,和其他蒿草差不多,那么它为何会被人们称为“草中之王”呢?又有哪些价值呢?

啥草一斤几百元(山里一野草人称)(2)

首先是食用价值,茵陈蒿的幼苗可以作为野菜食用,俗话说“一月茵陈二月蒿,三月茵陈当柴烧”(注:因气温问题,南北地区时间可能不一样,北方一般用“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砍了当柴烧”),这里的意思就是茵陈蒿在1月的时候正是采食的好时节,所以每年在这个时候,很多老一辈的农民朋友,都会拿上小铲子和竹筐子,去山里头挖茵陈蒿来吃。

据现代研究发现,茵陈蒿的营养价值十分的丰富,富含维生素及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和20余种氨基酸,具有一定的食疗作用。而茵陈蒿的吃法也多种多样,在笔者家乡这边,就喜欢把茵陈蒿伴着面一起蒸制成“蒿子粑粑”,别提多香了。

啥草一斤几百元(山里一野草人称)(3)

其次是药用价值,前面笔者说了,茵陈蒿在一月最适宜食用,实际上在2、3月也同样可以食用,只不过那个时候茵陈蒿比起一月的茵陈蒿老了许多,味道没那么好了,并且那个时候的茵陈蒿已经长得很高了,不再是野菜了,而是野草了,所以这个时候人们则称呼它为“白蒿”或“青蒿”,其价值也就从食用变成了药材。

茵陈蒿作为中药材,早在我国古代就已经被使用了,并且在《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中均列为上品草药,再加之《神农本草经》中还记载:“茵陈,主风寒热湿邪,热解黄疸”故而在民间才会将它誉为“草中之王”,甚至还把它当成“护肝王”。

啥草一斤几百元(山里一野草人称)(4)

随着茵陈蒿的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也从山里的野草摇身一变,成了市面上的野菜或草药,很多地方的市场价都卖到了8元一斤、10元一斤乃至15元一斤,那么它真的那么值钱吗?

实际上要分情况,很多人觉得茵陈蒿就是白蒿,这个理解是错的,茵陈蒿在幼苗阶段,也就是一月的时候时候才能称之为茵陈,这个时候可以作为野菜食用,还算比较值钱。

等到二、三月份,茵陈蒿长大了不少,其叶子背面呈白色,这个时候一般称为“白蒿”,这个阶段的茵陈蒿食用价值不行了,但是药用价值却是最好的阶段,这个时候的茵陈蒿最值钱。

在之后茵陈蒿就老了,这个时候一般被称为“青蒿”,集没食用价值也没药用价值了,这个时候的茵陈蒿就不值钱了。

啥草一斤几百元(山里一野草人称)(5)

所以茵陈蒿还是挺值钱的,但是要看月份,也要看地方,不是什么地方都用茵陈蒿的。如果有小伙伴准备买一些茵陈蒿来食用的话,最好还是多注意茵陈蒿的月份,千万不要买一把青蒿回家还不知道。

复制“茵陈蒿”到今日头条APP搜索框,立刻获取更多关于茵陈蒿的相关信息!

啥草一斤几百元(山里一野草人称)(6)

各位朋友,你们去山里挖过茵陈蒿吗?你觉得它好吃吗?欢迎留言说说你的看法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