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开国功勋一线人员有徐达、常遇春、蓝玉、傅友德、邓愈、汤和、冯胜、沐英、李文忠、郭英、廖永忠、唐胜宗、李善长、刘伯温等一干人员。这些人为朱元璋取得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过得以善终的却占少数,大多数都被朱老板借胡惟庸案给咔嚓掉了。


皇帝抓不住把柄的大臣(皇帝想释放入狱的亲戚)(1)

朱元璋本着为子孙后代着想,对开国大将是宁可冤杀,不可放过。能够幸运躲得过朱老板屠刀的少之又少,其中武定侯郭英就是幸运者之一。郭英跟朱老板有联姻关系,妹妹是朱元璋的老婆,儿媳妇是朱元璋的女儿。但这并不能成为朱元璋不杀他的理由,老朱这人信奉的人生信条是要么不做,要不做绝。亲兄弟都舍得下手,别说什么亲家了。郭英得以保全性命,主要是他本人为人低调,这一点深得朱元璋喜欢。


皇帝抓不住把柄的大臣(皇帝想释放入狱的亲戚)(2)

郭勋此人仗着家大势大,在京城经常干一些贪赃枉法,违法乱纪的事。皇上对这些事也是心知肚明的,不过郭勋只要不干太出格的事,皇上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他玩去。可这位老兄偏偏干了一件让皇帝恼火的事。历史记载嘉靖帝交个郭勋一个差事,这位老兄却消极怠工,把皇上吩咐的事当了耳旁风。没去干就没去干吧,皇上责备的时候你老老实实认个错不就行了,可这位郭同志不但顶嘴,还说了句让人掉下巴的话:“何必更劳赐教。”此话的大体意思就:这种事情皇帝你还下命令,真是多余。

皇帝抓不住把柄的大臣(皇帝想释放入狱的亲戚)(3)

嘉靖帝一听这话,气的把郭勋大骂一顿。郭勋挨了一顿臭骂,幡然醒悟,及时认错,皇帝看着是亲戚的面上也就不打算深究了。这事本来也就到此为止了,郭勋还可继续风光的活着。可是当时的当朝首辅是夏言,为了实现自己政治理想,势必要除掉郭勋这个社会毒瘤。于是抓住这个机会命令手下写了一份弹劾郭勋的奏折,上面列举了很多罪行。皇上看完奏折后二话不说把郭勋关进了监狱。

皇帝抓不住把柄的大臣(皇帝想释放入狱的亲戚)(4)

郭勋被关入监狱也就是换了住处而已,嘉靖帝只是为了消磨他一下锐气。这位仁兄也知道自己不会有性命之忧,在牢房里虽然住宿条件和饭菜差点,也就权当体验生活了。在郭勋住监狱期间,皇上和大臣经过了多次斗法,大臣的意思郭勋罪行当诛,皇帝的态度就是宽大处理。


皇帝抓不住把柄的大臣(皇帝想释放入狱的亲戚)(5)

大明朝政治制度是有点君主立宪制的雏形的。皇帝说的话并不能当圣旨,下面的臣子觉得不妥是可以提反对意见的。皇上下的圣旨,内阁也是有权退回的。就是因为这样为郭勋的命运埋下了悲催的结局。嘉靖帝和大臣们来回几个回合后郭勋还是一直在监狱里呆着。嘉靖帝本着和臣子和平共处的份上,就不给大臣争论这件事了。他觉得自己是老大,不发话谁都不敢把郭勋如何,可几个月后,嘉靖帝得到一个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消息,郭勋死在了牢里。到底怎么死的,原因不详,反正不是正常死亡。


皇帝抓不住把柄的大臣(皇帝想释放入狱的亲戚)(6)

俗话说:“要想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郭勋就是仗着皇帝对郭家的宠幸,飞扬跋扈,把谁都不放在眼里,最终不明不白的死在了牢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