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沿宁波地铁1号线,来到了五乡站,聊了五乡镇的由来,五乡镇原名“五乡碶”,因此地碶闸泄鄞东五乡之水,故而得名。这内容的最后,我们留下了关于这个“乡”字的话题,那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会颠覆了你认知的旧时的“乡”吧。

农乡故事(借着来到了五乡)(1)

首先先问一个问题,大家脑海中可以想象一下,一提到“乡”,你认为的地理范围有多大?相信应该有很多人跟我一样,觉得“乡”会是一个比较小的行政区划的概念。那照这么理解的话,曾经泄五乡之水的碶闸,看起来也没那么牛了,对吧,可如果我们翻开老地图就会发现,当年这所谓的“五乡”,是鄞东老界、翔凤、手界、丰乐、阳堂五位,所辖范围可以说是包括了如今整个鄞州区的东边,除了南边的鄞塘乡以外,可以说是奉化江到甬江整条线的东边一片了,是不是有点颠覆?原来所谓的“乡”有这么大。按现在的划分,一个乡算一个区应该都不为过了吧。那为何旧时的“乡”这一级行政单位如今消失了呢?取而代之的镇又是什么区别?请小椅子坐好,今天的小知识要正式开始了。

农乡故事(借着来到了五乡)(2)

乡,作为行政单位的历史相当悠久,在《周礼·大司徒》中就有“五州为乡”的记载。说明我国在西周时就有乡的设置。秦汉时期,实行郡县制,而这县以下一级的行政单位就是“乡”,接着再是“里”和“亭”,所以就拿宁波六邑之一的鄞县来举例,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乡以上就是县了,所以这么想想,当时一个乡有这么大,也就释然了吧。到了隋唐,又以乡、里、保、邻为单位,四家为邻,五邻为保,百户为里,五里为乡。

而镇同样也为乡级行政单位,级别是一样的,但建制却还是有区别的。镇在是古代一种特殊的行政区划单位,从字面应该可以了解到一些,“镇”在这里的,那自然会跟军队有关,所以镇在最初多是由军队偕军眷驻屯的,肩负着镇守地理要冲的任务,所以叫“镇”。最早在北魏就已经出现了,但当时还不算是很规范的一个区划概念。

直到宋朝时期,真正出现了“镇”的规范——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 则为镇或以官监之。镇由此带上了很强的商业属性。

到了清朝末年,镇开始正式被定义为了县以下与乡平行的行政区划。并且重新整理了镇的定义,在1901年,清政府颁布的《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中,实行城乡分治,规定以府亭州县治城厢为"城",城厢外的市镇村庄,屯集人口满五万者设"镇",不足者为乡。民国时期,也将镇作为县下面城镇地方的行政建制,规定:人口密集之处称镇,人口散活之处称乡。

农乡故事(借着来到了五乡)(3)

说到这儿,你应该大概了解乡和镇的区别了吧,简单来说,乡一般的是农村型的建制,以农业生产为主,居民多为农业人口。而镇,一般是城市型建制,工农业生产并重,人口相对密集,经济发展较好,有一定的工商业区域。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旧时我国多以乡为主,而现在多以镇为主,这正侧面说明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尤其乡镇经济的发展成绩斐然。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了,最后问个小问题吧,在宁波市辖区内,海曙,鄞州,江北,镇海,北仑,奉化六区中,如今仅保留了一个乡级的行政单位,你知道是哪个乡吗?知道的朋友赶紧来评论区敲出答案吧。

DEEPIN宁波,跟我一起逛宁波,感受宁波底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