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十人九痔”,痔疮最直观的临床表现是便血,所以很多人发现“便血”立即自我诊断为“痔疮”去医院或者药店开点栓剂,想让“难言之隐一塞了之”,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常年痔疮会癌变吗?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常年痔疮会癌变吗(痔疮为何会癌变)

常年痔疮会癌变吗

俗话说“十人九痔”,痔疮最直观的临床表现是便血,所以很多人发现“便血”立即自我诊断为“痔疮”。去医院或者药店开点栓剂,想让“难言之隐一塞了之”。

有一句医学谚语叫“同症不同病”,意思是同样的症状,很可能是不同疾病传出的信号。痔疮和早期结肠癌症状相似,结肠癌常常“伪装”成痔疮。便血是痔疮和早期直肠癌的共同症状,多数患者是在“痔疮”反复治疗后不见好转才引起警惕的;部分患者由于时间拖得久,出现贫血、身体消瘦等症状,此时直肠癌往往已是中晚期。

◆“痔疮”反复发作难愈

前不久,徐州市肿瘤医院胃肠外科接诊了一位患者。这位40多岁的男性患者称,自己的“痔疮”又犯了。一个月前这位患者出现便血症状,自诊为“痔疮”,去药店购买痔疮栓治疗。症状一度缓解,但是不久再次复发。患者去其他医院就诊,医生继续以痔疮治疗,效果较差,转诊到徐州市肿瘤医院。

徐州市肿瘤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周廷亮使用结肠镜为患者进行检查,发现其直肠距肛门约10cm处有新生物。活检病理示腺癌,后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周廷亮称:这位患者发现得比较及时,癌症尚属早期,预后理想。目前结肠癌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并且有低龄化趋势。原先发病的人多在50岁至60岁,现在40岁甚至30多岁的患者逐年增多。在临床诊断中,除患者自己忽视病情延误治疗外,被误诊为痔疮而耽误了病情的不在少数。

◆都便血,痔疮和直肠癌不同

结肠癌初期很多症状与痔疮极为相似,大便带血常被认为是痔疮,从而使病情延误。周廷亮告诉记者,结肠癌患者的大便次数会增加或不规律,而痔疮一般不会有大便次数增加。其次,看出血量和出血情况,结肠癌出血,血和大便往往混在一起,出血较多,多为脓血,而痔疮一般是大便前后出血,出血量少,多为鲜血。最后,看是否有伴随症状,结肠癌发展到一定程度会有腹痛,出现贫血、消瘦甚至肠梗阻症状,而痔疮不会有这些症状。

◆远离结肠癌,这些习惯得改

周廷亮特别提醒:结肠癌发病率上升以及发病年轻化主要是和人们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关。他总结了结肠癌的两大诱因:不良生活习惯、不良饮食习惯。此外,超重肥胖、家族内有结肠癌遗传史的属于结肠癌高危人群。

流行病学调查提示高动物蛋白﹑高脂肪和低纤维饮食是结肠癌发生的主要因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细食品、动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取量增多,加上生活节奏加快、饮食时间缩短,导致身体无法获取足够的纤维,令有毒物质长时间积聚在大肠内,滋生赘肉并转化为癌细胞。由于年轻人的临床生物学特征与中老年人不同,所以漏诊率较高,通常发现时已是晚期。

◆预防肠癌,从日常小事做起

周廷亮建议:日常饮食中应少吃富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食物,如猪油、肥肉、动物内脏、鱿鱼、墨鱼、鸡蛋黄等;不吃或少吃油炸、油煎的食品,增加植物纤维摄入。食物中的纤维一般不被人体吸收,但其可以吸收水分,增加粪便量,加快肠蠕动,减少肠内的致癌物与肠黏膜接触的机会。

科学研究表明,维生素在预防恶性肿瘤方面有潜在的作用,随时注意补充新鲜蔬菜和水果。过于肥胖或运动量过少均是结肠癌的危险因素。管住嘴、迈开腿,拒绝垃圾食品、每天保证一定的运动量、不吸烟不酗酒等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预防结肠癌。

徐报融媒记者 晏菲 通讯员 苏莉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