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在和孩子的争执中要整出个你对我错、你黑我白。通常会在争执中打败孩子或者被孩子打败,胜利者常会洋洋得意,失败者恨得牙根痒痒,这样的结果无论谁赢得了战争,其实双方都输了。我们通常会更愿意孩子能和我们合作,那如何让孩子愿意和我们合作呢?那就是“赢得孩子”,赢得孩子也需要策略,要怎么做呢?
-
朋友敏昨天在分享她和女儿前几天发生的一件事情有了无限的感慨。她说:“我发现这件事情之后,我和女儿之间的感觉很微妙——女儿越来越愿意和我说话了,感觉越来越亲密”,言语之间充满了骄傲。
女儿高高瘦瘦,一个美女坯子,平常在家里和妈妈的互动却是排山倒海,一点儿也不亚于杨家将里的诈唬丫鬟杨排凤。妈妈对这个疯丫头的回应真的是做不到温文雅尔、彬彬有礼,经常是一会儿春风化雨,瞬间七月暴雨,倒也是颇和娘俩的胃口,爽到冰火两重天也能相安无事,各得其所。
不过有件事情都是让这个当娘的心里发堵,那就是这个姑娘马上要上高三了,却总是不紧不慢,仿佛高考只是别人的事情,让她逮着机会总想唠叨两句,可是姑娘却很不领情,总是会在这件事情上让情绪升级,闹出更大的乱子来。
家里有个iPad,是姑娘说要查东西而鼓动妈妈买给自己的。但是自从这个iPad到了家里,娘俩之间的战争就此伏彼起似乎总是没有断过,更为甚者孩子爹参与到战争中狼烟四起。至此,这个iPad还有相关的手机似乎成了这个家庭里的敏感话题,总是会因为它扑棱起一地鸡毛。
但是敏是一个聪慧的女子,她知道一句话“感觉好才能做得好”,日常生活中总是在努力践行。
-
这天妈妈上班刚刚到办公室,接到学校老师的电话,请她到学校去一趟。妈妈心里很是忐忑:这个孩子有啥事情呢?和别的同学打架?吵架?……想不出来个所以然来。火速到了老师办公室,看到自家小美女披头散发正在抽抽噎噎的哭泣,老师正在等待家长到来。
-
孩子看到妈妈过来,眼中很是恐慌,哭声中段然后又起。妈妈看到孩子这个样子,给老师打了个招呼就走到女儿身边,平静的和女儿说的第一句话是:“妮,没有带皮筋儿呀”,然后抚摸着孩子的肩膀并轻轻拍了几下,接下来剪下自己头上的皮套给女儿扎上头发。
感觉好才能做得好。果不其然,女儿很快平静下来,眼神中的惊恐少了很多。
-
接下来她就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情,整个过程非常平静,没有说话。后来就一直在听老师和女儿的谈话,在女儿和老师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已经明白发生了什么,原来女儿在课堂上玩手机被老师发现了,早上洗完头发还没有说好,就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
-
这个时候,有人叫走了老师,娘俩在这个空档有了一段对话:
-
妞:“妈妈,这是小飞的手机,学校规定如果被发现小飞会被批评的,我不想他因为我受到批评。”
-
妈:“你想怎么做?”
-
妞:“一会儿老师肯定会问是谁的,我就说是钢高同学的,让我拿过去帮他修理,还得还给他,你可不可以帮我说一下?”妞还带时不时的抽噎中。
-
妈:……想了想说:“可以”。
-
老师回来,果然问是谁的手机,这个妞就那么就着刚才的话撒了个慌。(在这里我不想就孩子和妈妈的行为做评判,在那个当下我想让人看到的是妈妈怎么和孩子在一起)。
-
老师说:“不管是谁的手机都不能拿回去了,某某妈妈,你看怎么办?”
-
您是多么机灵的娘啊,就接口说:“老师,你说咋办就咋办,就得没收。学校的规矩,不能是摆设呢”,说着顺手把那个手机扔进了老师办公室里的一个水盆里。
-
老师这时候的脸色已经是有了缓和的,说:“那手机没收了,人家的手机你咋还人家呢?”,您看着女儿说:“我会从孩子每月的生活费中扣除,直到能够重新买一个手机还给人家。”老师的态度已经是和颜悦色了:“像你这样的家长真是不多见呢,孩子就得为自己的行为买单,该惩罚还是得惩罚”,敏接口说:“是的,我也觉得老师说的在理,要不孩子总觉得这事情和自己没有关系,都是家长的事情……”
《正面管教》里讲到的的逻辑后果:要求一个大人或者其他孩子介入,重要的是决定哪种后果能为孩子创造有意义的学习体验,鼓励孩子选择负责任的合作。这里,敏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后果接受相应的学习体验——用自己的生活费为这个行为买单。
-
这个事情貌似结束了,直到某一天……
-
女儿说道:“妈妈,我没有想到你会那样温和的对我,我当时非常害怕你会骂我或者打我”。敏在描述孩子这句话的时候,能够感受到她满满的温柔尽在脸上……
她的一番话,让我想起正面管教里“赢了孩子”和“赢得孩子”,记得家长群里有个老师说了句“我们和孩子是一伙的”,当时让我感动到一塌糊涂。这天我把这句话送给睿智的敏,我想他已经感受到了它的魅力,孩子也感受到了来自妈妈的支持和爱。有了这些,孩子的人生将是璀璨的、无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