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后勤组将幼儿园的种植区进行了开垦,种上了各种各样的蔬菜,绿油油的煞是好看可好景不长,无人管理的植物渐渐枯萎,耷拉一片教学组、后勤组各执一词,相互推诿,都认为种植区管理是对方的责任,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把孩子交给一个负责任的幼儿园?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把孩子交给一个负责任的幼儿园(将幼儿园还给儿童)

把孩子交给一个负责任的幼儿园

春天,后勤组将幼儿园的种植区进行了开垦,种上了各种各样的蔬菜,绿油油的煞是好看。可好景不长,无人管理的植物渐渐枯萎,耷拉一片。教学组、后勤组各执一词,相互推诿,都认为种植区管理是对方的责任。

“种植区是用来做什么的?”“对儿童的发展有什么意义和价值?”“我们所做的一切为了谁?”几个问题的讨论与回答,让我们明白了,一切应该回到原点,回到儿童本位。由此,我们提出了“儿童第一”价值观,达成了将儿童的利益放在首位的共识。

当我们带着“儿童的幼儿园”的眼光审视我们的幼儿园时才发现,处处是成人的痕迹,墙壁上的幼儿园介绍、荣誉牌、玩具等都存在成人化倾向。该怎么改变这种状况?我们有了下面的行动。

儿童是幼儿园环境的主角

一次郊游,出于职业习惯,我不经意地询问偶遇的一个4岁小男孩:“你喜欢你的幼儿园吗?为什么?”小男孩说:“喜欢,因为幼儿园里养了几条小金鱼,我最喜欢金鱼,我家里也有金鱼,幼儿园就像我的家里一样!”他的回答引起了我的深思。

回来后,我认真审视了我们的幼儿园,发现大部分环境都是老师们精心布置的,孩子们的物品、作品等表达表现只占了一小块儿。“把幼儿园还给儿童”,让幼儿园成为孩子们的家!抱着这样的想法,在教研活动中,我和老师们一起反思,和儿童及家长们一起讨论。

渐渐地,幼儿园变了样:开心农场里师幼共同开垦、播种、浇水,工具按照儿童的尺寸设置,易于取放,儿童制作的测量尺童趣可爱;空旷的废品回收站里堆满了儿童和家长们从家里收集来的矿泉水瓶、饼干盒子、易拉罐,分门别类,井井有条;欢乐谷里的娃娃家,放着儿童从家里带来的洋娃娃、小衣服、奶粉罐;池塘里游弋着儿童带来的小金鱼、小乌龟、小螃蟹;幼儿园里儿童可以随时欣赏到自己的作品,看看自己的全家照……处处不知不觉地留下了儿童的痕迹,刻下了家的烙印。

离园时间到了,可孩子们乐不思归,还在欣赏自己的作品、喂养自己的小鱼、测量自己的植物。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一早就要到幼儿园看他喂养的小兔子昨晚睡好没有。”

北师大张燕教授在《小的就是美好的》一文中说:“好的幼儿教育并非取决于物质的丰沛,场地设施的豪华,而是以人为中心,以孩子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充满了人性和人际的情感温度。”儿童的幼儿园体现了对儿童主体性的尊重,以儿童为中心,真正让幼儿园成为对儿童充满吸引力的乐园、家园!

给儿童决策自己活动的权利

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教学组苦思活动,后勤组担心礼物,大家心急如焚。我不禁想:既然是孩子们的节日,为什么不由他们来建议,听取他们的意见?我们这些成人何必在这里隔靴搔痒,不得要领。于是,成立“新幼小主人俱乐部”的想法很快付诸行动。

从中、大班孩子中民主推荐三名代表,全园12名代表组成小主人俱乐部。代表们在各班广泛征集孩子们的建议,家长帮助他们梳理汇总,为小主人建议会做好充分准备。第一次会议上,孩子们的表现与往常真不一样,他们为被推举成小代表而感到自信和开心,畅所欲言,精神抖擞,充分发表自己收集的意见和建议,有观点有想法,在轻松愉快的几十分钟对话里,就把困扰大家的活动、礼物等难题统统解决,而且全是他们自己的主意。当六一亲子混龄分区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们玩得很嗨,小魔仙棒和变形金刚礼物满足了孩子们的愿望时,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小主人的大力量。

从此,小主人俱乐部成为孩子们表达表现的地方,幼儿园通过每月换选,让更多儿童有机会参与到小主人俱乐部活动中。“我最喜欢的菜品”“孩子心中的好老师”“我的活动我做主”等主题,关注儿童需求,尊重儿童权利,在与儿童有关系的事情上让儿童参与,儿童的自信自主得到了充分发展。

根据儿童的需要取舍活动区

“魔法时光”混龄分区活动,是在“儿童第一”价值引领下将课程还给儿童的具体表现。课程关注儿童在发展中的需要,根据需要不断调整课程内容。

最初,我们设置了12个区域,每周开展两次,让孩子们以班为单位玩耍。可渐渐地,教师们发现,孩子们的游戏兴趣在降低,游戏水平持续不前,有的区域人满为患,有的区域乏人问津。

教师和孩子们一沟通,飞飞说:“老师,过小桥那里就只有两三种玩法,我玩了几次就腻了!”“烹饪区太好玩了,可每次只有几个名额,我轮了两周都没有玩到!”淇淇委屈地嘟着嘴。“为什么我们不能和大班的哥哥一起玩木工区呢?我看见他们做的飞机好神气!”涛涛不解地问。

听了孩子们的话,我们恍然大悟,及时对分区活动进行了三项调整:一是根据孩子们的兴趣设置分区活动项目,把孩子们投票得数最低的项目去除,增加孩子们喜爱的项目或进行扩容;二是根据对孩子们的观察,不断补充投放丰富适宜的材料,激发他们主动参与游戏;三是打破年龄界限,以园为单位进行混龄分区活动,渗透“大带小,小爱大”意识,落实“善交往,乐合作”育人目标,凸显混龄分区活动价值。

现在,“魔法时光”混龄分区活动成了孩子们最期盼的欢乐时刻,烹饪、木工、表演、翻翻乐、欢乐谷角色体验等十余个区域里,处处可见大、中、小班孩子们忙碌欢快的身影。他们就像兄弟姐妹一样友好相处、合作协商、互帮互助,动手能力、社会性在游戏中都得到了较好发展。(作者:刘静,单位:重庆市江北区新村幼儿园)

《中国教育报》2017年05月21日第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