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后能不能烧纸(闲弹清明禁烧纸)(1)

2021年清明前不久,发生了一起严重事件,就是源于外蒙的沙尘暴席卷北方,造成多地财产损失。这是多年不曾有过的现象了。莫非不祥之兆?果然,从东北传来消息,衙门突然出动人马把几家存冥纸的仓库查封了,要“让冥纸冥币无处可买、无纸可烧”,理由是保护环境与移风易俗。消息瞬间引爆网络,央媒也发文关注。

我同样目瞪口呆!禁烧纸,就是移风易俗?

先人认为,人肉体死了,灵魂还在,是去了另一个世界。那里也有寒来暑往,也需衣食住行,所以清明节烧纸有两个含义:一是天气慢慢热了,要给先人换单衣,对应的是每年农历十月一日送棉衣。二是送纸钱,让先人们在那边不至受穷。这种朴素愿望,既是中国孝文化的传统,也是怀念先辈之常情。所以清明烧的纸中一部分是相当于衣服的五色纸,一部分是冥币。这看似迷信愚钝,但当你诚心跪在坟前时就会豁然明白自己的来处,甚至会明了去处,这种行为一点也不多余。现今国泰民安,物资丰富,富不忘本,近年国家也开始重视清明节,放假三天,高速免费,深得民心。

清明前后能不能烧纸(闲弹清明禁烧纸)(2)

但没想到,地方衙门会拿清明烧纸开刀。

何谓移风易俗?是转移风气, 改变陋习,东北某衙门的意思是清明给先人烧纸寄哀思是陋习。那什么不是陋习呢?判断习俗好坏或者文明与否的标准是什么?废长立幼,是有幼子可立;那废旧立新,新俗何在?旧的强破新的没立,与没有安置好就强拆如出一辙。

近年来,随着国家振兴乡村利好政策出台,也不知从哪里偷偷刮起一股风,只要是农村的,传统的,都挂着保护环境、移风易俗的理由予以扫除。河南周口平坟运动,在汹汹民愤中势如破竹,几百万座坟几天内无影无踪,府衙的理由是死人给活人争地。今年春节有人在抖音上发山东拜年行跪拜礼,有人批评是陋习。说过年放鞭炮污染空气而禁放,说养牛养羊污染环境而禁养,说烧柴做饭污染空气而封灶,说娶媳妇吃三五桌席是大操大办而禁止,更有甚则说种了几千年地的农民不会种地,而从没摸过锄头、分不清韮菜麦苗的专家竟然踩着红地毯到田间指导农民种地。林林总总现象汇聚起来发现,只要是农村的都归为陋习,而对城市的一切都是要发扬的,把国家振兴乡村政策往歪里引。这是不是俗话说的狗咬提篮的?各地衙门要不要考虑,振兴乡村究竟振兴什么,就只是强制让农民集中上楼改善硬件吗?恐怕未必,真正需要振兴的应该还包括老祖宗留下的精神内容才全面。

如何对待传统前人多有论述,扬弃已是哲学共识,而现实中许多地方则一棍全蒙死。

清明前后能不能烧纸(闲弹清明禁烧纸)(3)

殡葬改革推行多年,实际就是禁土葬推公墓,结果是百姓死不起,所以农民在殡葬上一直与衙门躲猫咪。近日江苏又发文《公墓外区域禁建坟墓,禁止建造或恢复宗族墓地》,以节约土地,保护环境。公墓不与活人争地?假设每块公墓面积0.5平方,14亿人就是7亿平方,约合100多万亩,这些地都因水泥石块而不可逆转,而且“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长此以往,需要多少地?我国传统主要是土葬,周秦以来人口以百亿计,现在谁见过宋明以前的民间墓堆?土葬隆堆,坟头在岁月长河中慢慢就平掉了,土地反复利用,长远看并不占地;若论坏处,就是不能形成经济链,不能带来政绩。

冀鲁豫一带是中原文化中心, 三省过年跪拜长辈是中华文明传统之一。跪拜尊长既不会影响社会进步,也不会影响官爷乌纱,反倒维持着尊老美德与长幼秩序,所以网友怒怼批评者说:“跪天跪地跪父母,怎么不对?”反过来讲,目无尊长就好?农村不养牛羊环境就好了?农村不烧柴禾就没霾了?农村不用土灶就环保了?其实大家心中都有杆秤。周口平坟运动,副处级以上官爷祖坟可免,说明强推“新政”的小吏,骨子里根本不是以民意为标准。有些专家张口与国际接轨,闭口说西方如何,其要么是不了解国情民情和传统的优点,要么就是别有用心,而有意忽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点!还有不少吃着传统奶长大的妖孽,摇身一变而陶醉于他国香甜的空气,嫌起母丑家贫来,难道这不是传统教育缺失之过吗?人丑爱戴花,狗弱叫声大,不是缺乏文化自信,而是骨头缺钙!如此官吏与所谓的专家拉锯扯锯一唱一和,什么大树锯不断?什么建筑推不倒?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韩国忙着拿中国风俗抢注申遗。如此下去,迟早有一天,清明烧纸的习俗也会被韩国抢注申遗。

只要旧的就批,只要旧的就除。说今人胜古人,实是欺负死人不能说话的拙劣行径!强拆民房,让农民无处可居;强禁传统,让民意无处安放,连百姓给祖先送钱换衣这么一点愿望也要剥夺。这是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同步进行的对中国农村的摧毁,强行割裂与中国传统文化筋脉,可憎的是理由还堂而皇之。清明时节,田鼠该入洞,飞鸟该出来,现在却恰恰相反,不知于国于民是吉是凶。

清明前后能不能烧纸(闲弹清明禁烧纸)(4)

百姓上坟烧纸,既无毁林恶意,也无烧山主观,他们只是想表达对先人的哀思,仅此而已。烧纸可能引起火灾是事实,但可加强监管和引导,不能置民意和民族传统于不顾而因噎废食。给百姓留一点安心祭祖、寄托哀思的自由,有那么可怕么?

今年清明我依旧回不去,只能面对父亲遗像默默无语,并在网上发点感慨。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网上祭祀了。但是,清明节了,不遥望故乡点上一把香纸,梦里都是老父亲衣着棉衣、沿途乞讨的情形,令人痛心疾首。

(2021.04.04)

清明前后能不能烧纸(闲弹清明禁烧纸)(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