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吴璇 通讯员林荫 11月5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现场传来消息,中国深圳将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引起广泛关注。据了解,时下正值候鸟迁徙季,众多秋迁候鸟飞抵南粤,深圳湾湿地也迎来了大批候鸟。10月31日,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聚集了100多只黑脸琵鹭,还发现了约15只白琵鹭。据悉,这是该保护区近年来首次记录到数量如此多的白琵鹭种群,同时黑脸琵鹭数量创历史新高,100余只黑脸琵鹭同框画面在省内也实属罕见。

全球候鸟迁徙数据(广东迎来候鸟迁徙高峰)(1)

大量黑脸琵鹭飞抵深圳湾。

韩国黑脸琵鹭也来深圳越冬

据悉,早在10月10日,该保护区就拍摄到6只黑脸琵鹭伫立在红树上,是今年秋冬记录到的首批黑脸琵鹭群;10月14日,黑脸琵鹭数量上升到近30只。

11月2日,保护区工作人员又有新发现。在保护区5号鱼塘修复后首次迎来大群的黑脸琵鹭,数量超过50只,其中有一位深圳“老朋友”——脚戴鸟类环志标识K34,来自韩国,今年是它来深圳越冬的第三个年头了。

据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去年以来,保护区开展了国家重要湿地保护修复工程,湿地生态承载力全面提升,生态修复举措初见成效,为候鸟栖息越冬创造了良好的湿地环境,引得大批候鸟在此栖息歇脚。作为东半球候鸟最重要栖息地和南北迁徙通道中转站之一,深圳湾和香港米埔内后海湾每年越冬季约停留10万只候鸟。

全球候鸟迁徙数据(广东迎来候鸟迁徙高峰)(2)

飞抵深圳湾的黑脸琵鹭。

大批候鸟飞抵广东

而这一场景不单单出现在深圳湾湿地这一区域,珠江口区域内的南沙湿地、中山翠亨国家湿地公园、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等地也陆续迎来大批候鸟。

作为全球重要的候鸟迁徙和越冬歇息地,自进入10月以来,广东多地如广州、深圳、珠海、汕头、韶关、梅州、惠州、汕尾、中山、湛江等地也都迎来了各种候鸟,群鸟云集,百鸟鸣唱的景象在各地轮番上演,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画卷。

除了黑脸琵鹭、白琵鹭,还有黑翅长脚鹬、黑尾塍鹬、红脚鹬、反嘴鹬、白眉鸭、赤颈鸭等大批候鸟都已再次加入南粤自然界“朋友圈”,广东沿海岸线已俨然成为了“鸟的天堂”。据专家介绍,随着天气变冷,飞抵广东沿海湿地的候鸟越来越多,近期将迎来候鸟迁徙高峰。

全球候鸟迁徙数据(广东迎来候鸟迁徙高峰)(3)

飞抵深圳湾的黑脸琵鹭。

近年来,飞抵广东越冬的候鸟种群数量不断增加,这是广东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的效果显现。广东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据统计,全省现历史记录有野生鸟类584种,迁徙鸟类近400种。长期以来,广东通过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施重要候鸟集散地、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地等栖息地保护等措施,构建了良好的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

11月是广东省第三十二届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全省各地正在积极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充分发挥林长制和省、市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作用,严厉打击非法猎捕、经营利用候鸟等野生动物违法行为,并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全面加强冬季候鸟保护工作。

全球候鸟迁徙数据(广东迎来候鸟迁徙高峰)(4)

飞抵深圳湾的黑脸琵鹭。

省林业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接下来,广东也将继续严格落实全省全面禁猎野生鸟类五年的规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保护鸟类宣传活动,加大候鸟繁殖地、迁飞停歇地、迁飞通道以及其他野生动物集群活动区域的巡护力度,加大执法监管,严厉打击各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守护好候鸟的迁徙路,留住参差多态的自然之美。

通讯员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