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选集成语典故(毛泽东选集成语典故)(1)

原文:“唐朝人魏征说过:‘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也懂得片面性不对。可是我们的同志看问题,往往带片面性,这样的人就往往碰钉子。"

《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出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源于《管子.君臣篇》:“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见于《唐书.魏征传》:“帝……问为君者何道而明,何失而暗?征曰:‘君所以明,兼听也;所以暗,偏信也。'"后来,宋代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这样记述:“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浅解:毛主席引用“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句成语,是告诫大家不仅正面的意见要听,反面的意见也要听;正确的意见要听,错误的意见也要听。只有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对事情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这样才不致于犯主观片面的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