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第一高级中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王宇正在给学生们上数学课“这里真的很需要我们”王宇感慨,“当年学校79级校友李光武申请到新疆最艰苦的地方工作,立志改变当地落后的教育面貌,那句‘给我一根时代的纤绳,中国的大车,我们拉’影响极大,新时代,作为哈师大学子,应接续奋斗”,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冬天怀念这座城市的暖?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冬天怀念这座城市的暖
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第一高级中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王宇正在给学生们上数学课。“这里真的很需要我们。”王宇感慨,“当年学校79级校友李光武申请到新疆最艰苦的地方工作,立志改变当地落后的教育面貌,那句‘给我一根时代的纤绳,中国的大车,我们拉’影响极大,新时代,作为哈师大学子,应接续奋斗。”
在祖国北部边陲的黑土地上,哈尔滨师范大学点燃一支红烛。学校虽历经校名变更与校址迁移,但办学精神和育人理念一直未变。“一代代哈师大人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为指导,积淀形成了以‘无私奉献、知行合一、务实进取、教育为公’为核心要义的行知精神、以‘敦品励学,弘毅致远’为追求的校训精神和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标准的师范精神,这三种精神共同熔铸了‘哈师大精神’,成为学校文化核心内涵和哈师大人的价值追求,推动学校不断向‘国内一流师范大学’迈进。”党委书记辛宝忠说。
做育人路上的追梦人
“最大的幸福就是你能来到这里和我们组成一个有趣的班级,青春的回忆有你,真好。”从支教到回校读研快3年,朱婉畅仍然经常翻看学生们的留言,反复听着当时她们一起唱过的歌,惦念着孩子们。
2017年,从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行知实验班毕业后,朱婉畅放弃了进入重点学校教学的机会而选择去西部支教。“暑期参加学校三下乡活动,在齐齐哈尔市碱水村,当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孩子们渴望的眼神深深触动了我,校长满含热泪感谢我为孩子们带来了他们人生中第一堂音乐课,在那一刻,我有了去支教的想法。”
“短短一年时间,我应该给予孩子们什么,只是知识的传授和成绩的提升吗?”去支教的列车上朱婉畅反复思考。“回想学校对我四年的培养、老师们送站时的叮嘱:‘抬头是灯、脚下是路、回头是家,母校永远是你强大的后盾’。我明白了此行的目的:在成长的道路上,倾尽全力为孩子们点亮一盏心灯,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还有未来和远方在等待他们。”
“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教师技能培训,这让我能够自信地站在讲台上,真正感受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与幸福。”回首学习和支教经历,朱婉畅收获满满。
“学校认真践行立德树人使命,在黑龙江省率先启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注重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职业生涯教育,解决学生的思想道德、职业理想和学习内生动力等问题,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毕业生‘十个一’离校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品牌工作,塑造和影响一代代哈师大人。”校长孙立军说。
教师最大的幸福是看着学生成长
走进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志君的家,只见书柜里摆满了马列原著,桌子上铺满了国家大政方针与形势政策的读书笔记和一本本报纸剪报。虽然张志君已经95岁高龄,但他精神矍铄、思维敏捷,每天拿出固定时间学习。“我做好随时再给学生讲课的准备,认真备课,了解最新的理论和形势政策。”
作为新中国第一批马克思主义研究生,1956年国家号召支援黑龙江,当时刚刚入党的张志君带头报名,从东北师范大学来到哈尔滨师范大学,一干就是65年。70岁时,他退而不休,给研究生讲课、作教学经验介绍、当教学督导来培养青年教师……一直工作到92岁。岁月染白了他的头发,但他的心依然炽热。“教师就是教人做人的老师,必须身体力行、为人师表,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以学生为本。”对于教师,他这样定义,“我一辈子在高校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把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生头脑作为终生的事业,看着一届届毕业生成长、成才,为国家作贡献是当老师最大的幸福。”
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辅导员老师阿依波力正在和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谈心,解答他们的求职困惑。当年进入学校读书时,阿依波力从没想到自己会成为一名教师,更没想到自己会攻读博士。“是我的辅导员陈莹莹老师改变了我。”阿依波力说,“刚入学时我成绩不好,还经常违反班级纪律。上课迟到,陈老师罚我跑圈,每次她都陪我跑。学习成绩差,老师找同学给我补课。不仅是我,很多同学都感觉她就像妈妈一样,无微不至地关爱着我们。”
“教育是有温度的,这是我在师大上学时最大的体会。老师在我遇到家庭变故时,一直默默帮助我、温暖我,坚定了我的职业选择,希望用自己的身体力行也让我的学生们感知这一点。”地理科学学院辅导员陈莹莹说,“不仅是我,学校很多老师都在用不同的方式陪伴学生、影响学生,做有温度的老师。”
哈尔滨师范大学把师德建设列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首要标准,通过构建“学、讲、研、用”四位一体理论学习体系,以理想信念、形势政策、师德师风、职业规范、法律法规教育为主要内容,强化对教师队伍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同时通过师德典型引领、建立辅导员工作室等,助力青年教师成长。
扎根边陲 做一辈子的教育事业
4月19日,在大兴安岭实验中学,校长王立国开始部署一周的工作。1993年从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至今,他扎根边疆从教已近30年。“母校严格的要求和社会实践锻炼让我快速成长,我感受最深的,是从学校走出来后,内心有着深深的教育情怀和对这份事业的热爱。”大兴安岭地处偏远,冬季极寒,环境艰苦,20世纪90年代,学校很多教师走出去发展,而王立国选择留下。
这些年,随着国家的发展,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在逐渐提升,学校的办学条件极大改善,师资力量和学生规模都翻了翻,学校与哈师大建立实习基地和优质生源基地。“从这里考入哈师大的毕业生不少又回到学校当老师,我倍感欣慰。”王立国说。多年的教育工作,他体会更多的是一种社会责任和价值。“整个大兴安岭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仅有6所高中,我所在的加格达奇区只有这一所,越是这样越要把教育工作做好,只有这样未来才有希望。”
在哈尔滨师范大学,有一批像王立国这样的毕业生,他们坚定从师职业理想,秉承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理念,扎根边疆,献身教育。办学70年,哈尔滨师范大学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40余万人,其中大部分在基础教育领域从教,涌现出扎根西藏阿里的“全国劳动模范”王惠生、勇救学生失去双腿的“最美教师”张丽莉、帮助“宝贝回家”的感动中国人物秦艳友等一批英模学子。
(本报记者 张士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