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生态圈都拥有自己独特的生态链,生态链的产生保证了生态圈的平衡。生态链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产生连锁反应。

而生态链断裂基本都是人类介入和外来物种入侵。

什么情况下物种会停止繁衍(为什么泛滥成灾的物种)(1)

人类介入

老美曾因为彰显善良而暴露智商,为了保护某一物种,人为介入,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1900年,美国马塞诸塞州发布过一条“猎狼悬赏令”,猎狼的目的只是因为他们觉得黄石公园的马鹿被狼猎杀太可怜,为了保护马鹿,他们决定杀掉所有的狼。

由于狼属于食物链顶端的生物,只能人为介入。

为了彰显灭狼的决心,不惜斥重金以150美金收购成年狼的尸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没过多久,黄石公园的狼几乎被消灭殆尽,马鹿得救了,人们满足的笑了。

马鹿没有了天敌的制衡,大量繁殖,破坏了大量草场,黄石公园处于生态失衡的局面。对于“善举”的报应,马塞诸塞州视而不见,声称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

到了1995年,生态链失衡的情况肉眼可见,无需过多的解释,大家都知道接下来要怎么解决。

这种情况下,美国联邦只好出手向狼求助,求它们收了这些该死的马鹿吧。可是庙里无神,求神又有何用。本地的狼早就被打光了,那就只能考虑外地“狼”帮忙了。

1995年1月12日,联邦投放了8头狼,对于数量庞大的马鹿集团,8头狼似乎并无法改变什么,过了8天又投放了8头,随后多次投放。

经过多年的努力,马鹿才得以控制,而多出的狼又要被人为调走。此举堪称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典型例子。

什么情况下物种会停止繁衍(为什么泛滥成灾的物种)(2)

物种入侵

物种入侵,很多情况还是人类介入下的产物。人类将本不属于生态圈的物种带到新的生态圈,没有了天敌的遏制,入侵物种大量繁殖破坏本地生态。

什么情况下物种会停止繁衍(为什么泛滥成灾的物种)(3)

清道夫鱼属于甲鲇科,又叫吸盘鱼和垃圾鱼,原产于南美洲,由于它主要以青苔和藻类为食,所以一般养观赏鱼都会在鱼缸里配几条清道夫除藻,免去了刷缸的困扰,“鱼”如其名,这家伙很勤奋,日夜无休止地工作,有它在缸里总是锃亮的。

清道夫生命力很强,基本是有水就能活,而且长的特别快,鱼缸里通过日晒所产生的藻类根本无法满足它们的食量。

有的清道夫会抢观赏鱼食,有的会追着观赏鱼吸,特别是状态不好的鱼,身上分泌粘液,清道夫会像一层膏药一样粘着它。

有鱼友认为,只要被清道夫吸过的鱼基本活不长,所以这个丑陋又没多大用处还净添乱的家伙,纷纷被请出鱼缸——放生。清道夫一旦放生,势必会对本地水生态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

清道夫除了能活,而且能生,最主要它还会以其他鱼类的鱼卵为食,一只清道夫一天要吃5000粒鱼卵左右。

日积月累,只要有清道夫存在的水域,其他鱼的宿命基本就是灭绝。有鱼友呼吁清道夫不能放生,只能人为毁灭。

清道夫被大家所熟知的原因,是因为这是为数不多入侵中国而未被吃到人工养殖的物种,一个是此鱼无肉、再一个肉质难吃,由于食物的关系,肉质透着土腥味。

在原产地也是价格最便宜的原生鱼,一般穷人才会选择这种鱼,就算买回去也以煲汤为主。

清道夫入侵后未被消灭主要是因为其长相恶心且难吃。如果肉质鲜美,不出三个月的时间,我们就可以宣布清道夫入侵失败。

什么情况下物种会停止繁衍(为什么泛滥成灾的物种)(4)

这里需要多说一句,养殖宠物一定要有始有终,不能随意放生,否则不光破坏生态,还会给其他人造成困扰。

近年的新闻中,很多外来食肉系物种被放生,造成居民受伤的事件屡有发生,公园水塘里竟然出现了食人鱼,水库里出现鳄龟和鳄鱼,甚至有人养殖蟒蛇,养大后将其放生大自然,这些凶猛的食肉动物不光威胁到本地生态,还威胁到其他人的安全,对于宠物的安置一定要妥善处理。

如果饲养宠物,无法保证照顾其一生,最好还是别养为好。

什么情况下物种会停止繁衍(为什么泛滥成灾的物种)(5)

原产地泛滥,入侵后濒危

小龙虾:

我们一般说的小龙虾,学名叫克氏原螯虾,属于节肢动物门,原产于美国东南部,所以又叫美国螯虾,原生地在墨西哥湾附近,也就是现在的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所以也叫路易斯安那州螯虾。

日本人为了将其培育成牛蛙的饵料,将其带回日本大量繁衍,结果无法控制,对当地生态影响严重。

1929年,小龙虾由日本带入中国。

什么情况下物种会停止繁衍(为什么泛滥成灾的物种)(6)

小龙虾从长相和食性来说跟清道夫有过之而无不及,绝对符合恶心的定义,但为什么小龙虾被吃成了得靠人工养殖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物种,因为它的味道好,适合中国人的口味。

仅2017年,我国就食用了2000亿只小龙虾,这还是在价格不菲的情况下,如果敞开了吃,再多一倍也不是问题。

2017年,全国总产小龙虾为112.97万吨,湖北省占了63.16万吨。这个数字逐年递增,价格逐年上涨。

小龙虾入侵的问题,不客气地说,就是出动一个省就能解决的问题,根本用不上全国人民一起出马。

什么情况下物种会停止繁衍(为什么泛滥成灾的物种)(7)

牛蛙:

牛蛙原产自美国,从古巴以及日本引进国内。刚开始牛蛙因为繁殖迅速,把一些河域内的小鱼虾吃的所剩无几从而导致某些地方的生态平衡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由于牛蛙长相丑陋,所以并没有被列上食谱,端上餐桌。

可好景不长,好吃的某地人,发现牛蛙虽然长得不咋地,肉质还是很不错的,而且蛋白质含量高,紧接着干煸牛蛙、油焖牛蛙、干锅牛蛙、红烧牛蛙就成了食谱上的座上宾。

吃货一发力,入侵成功的牛蛙瞬间宣布入侵失败,为了不让这种美味从食谱上消失,牛蛙人工养殖成了热门产业,到现在吃到的牛蛙都是人工养殖而成,挽救牛蛙实属无奈。

什么情况下物种会停止繁衍(为什么泛滥成灾的物种)(8)

总结

最近,澳洲的野兔,越南的罗氏虾成灾,有人问如果这些物种入侵到中国会怎样,我想说只要有人能为它们量身定做合适的烹饪配方,要不了多久,它们同样会对外宣布,“入侵失败,中国吃货惹不起。”

相信我国一年解决大虾泛滥问题,两年解决个头过大问题,三年让它基本消失,四年大虾申遗,十年后缅怀大虾,二十年后只能从课本上了解湄公河大虾。

至于野兔可能就需要费一些时间了,但在吃货们的眼里,这都不算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