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男男女女,一旦希望与某个特定的异性约会,一般就是通过邀请对方吃吃饭、喝喝茶、看看电影、聊聊天诸如此类的方式

进行,只要双方不是很讨厌的话,实现这一点并不难。但是,在古代却不行,男子也罢,女子也罢,他们都不敢将对方约到大庭广

众之地,所以往往会选择一个人迹军至的去处,偷偷摸摸地约会。这样的约会方式,虽然不是那么容易,在一定程度上恰恰增加了约

会的魅力。

月下秀恩爱的成语(成语花前月下)(1)

清代有一首歌谣(杨次也《西湖竹枝》),对约会男女不希望他人遇见、不希望他人在场的细腻心理,阐释得很有意思,相当

到位:

自翻黄历拣良辰,几日前头约比邻。

郎自乞晴侬乞雨,要他微雨放闲人。

一对青年男女,费尽心思,终于定下了一个约会的日子。男子心粗,只盼望约会那天最好天气晴朗,为什么呢?因为天晴好做事、做好事。女孩子呢,心思细腻,她首先想到的就是人多眼杂这个烦人的问题,所以她乞求老天爷最好来点雨,下是下,但雨也不能下得太大,因为瓢泼大雨会使自己的约会泡汤,但也不要三两个

雨点,因为雨太小了不能将闲杂人等驱散。雨要不大不小,雨的大小程度要以能够把那些到处转悠的闲人赶回家中为宜。这个约会

中的女孩子心思很有意思,从中正好发现男女之间的约会不仅要偷偷摸摸地进行,而且是不希望他人围观的。尽管约会很令人兴

奋,也许很幸福,但这个时候还不是“秀恩爱”的时候。

月下秀恩爱的成语(成语花前月下)(2)

这首诗歌是清人写的,时代很晚了,但约会的情感心理一直没有变,因为《诗经》中有一首名为《静女》的歌谣,反映的也是一次

青年男女偷偷摸摸约会的场景。全诗如下: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月下秀恩爱的成语(成语花前月下)(3)

很明显,这是一首描写男女约会的诗歌。从诗歌内容推测,这次约会是一个美丽的女子主动发起的。约会的地点就在“城隅”,

也就是城墙的一角。两人为什么要把约会的地点安排在城墙角呢?城门附近人来人往的,人最多、而城墙角的人就少,没事谁也

不会去那里瞎转悠,所以,城墙角作为男女幽会的场所就显得更为合适一些。

约会时一般男子要提前赶到“老地方”,但这首诗中姑娘到得比较早。到了之后,男子还没来,不知是出于害羞,还是其他什么

心理,女子事先躲藏了起来,偷偷看看男子的表现。男子到了之后,没看到女子,是女子变卦不来了呢,还是有什么事情耽搁了呢?

男子内心焦灼不安,抓耳挠腮,走来走去。诗歌抓住了男子“搔首踟蹰”这个动作细节,将约会之中男子的焦急的心理展现得很形象细致。

当然,不是所有的约会都像《静女》描绘得这般浪漫而有情调的。在春秋时期,就有一位痴情男,兴高采烈去赴一场约会,结果

不但“等的花儿都谢了”,最后还把自己的性命给搭上了。这个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尾生抱柱”的典故(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

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庄子·盗距》)。

月下秀恩爱的成语(成语花前月下)(4)

古人用这个典故,往往是为了说明尾生如何守信,尾生成为古代诚实守信的典范。在此,我们不妨将关注点转移一下,转向尾生

的约会地点:大桥之下。为什么尾生不将地点定在大桥之上呢?那样的话,既能坚守信诺,又不会发生为了守信而丧命的悲剧了。

大桥之上,人来人往,哪里能是约会的好处所呢!大桥之下,人迹罕至,而且还有生命危险,就更不会有人来了。这才是尾生为什么

选择“梁下”的根本原因。

一方面,古代男女约会受到各种教条的阻碍,比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比如“男女授受不亲”,等等,总之远远没有今天那么自

由。另一方面,男女之间的约会是要营造一个二人世界,又生怕他人的闲言碎语,一般不需要“第三者”在场,所以,约会需要偷偷摸

摸地进行。与此关联,形容这方面的成语也多含有“背地里”“偷偷地”之意,如“暗约私期”“暗约偷期”,“暗”“私”“偷”,都是“背着

人”的意思,这两个成语均指私下里、偷偷地相互约定。

月下秀恩爱的成语(成语花前月下)(5)

总之,不管过去还是今天,男女约会,选择一个合适的场所很重要,安静、人少,恐怕古今男女约会都希望如此。如果没有一个

合适的场所,就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比如说,白天人多,人多嘴杂,那夜晚人少,夜深人静,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时间。“花前月

下”“月约星期”,这些成语就是对此种心理的反映。

不过,“花前月下”这个成语最初并不是用来指代男女约会的,它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歌《老病》:

昼听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

如今老病须知分,不负春来二十年。

月下秀恩爱的成语(成语花前月下)(6)

从诗歌的名称上来看,白居易这首诗歌应该是晚年的时候写的,晚年的白居易经历过宦海沉浮,把一些问题都看淡了,开始追

求一种优雅闲适的生活,所以他晚年的创作主要是“闲适诗”,艺术成就很高。这首《老病》诗就反映了白居易“乐天知分”的心态:白

天欣赏欣赏鲜花,听听优美的音乐,晚上在月光之下喝点小酒,自在自足,恬然自安,这是白居易欣赏的生活。从“花前月下”产生的

具体语境来看,最初指的是游乐休闲的美好环境。因为男女约会需要一个美好的环境,所以这个成语后来就专指谈情说爱的场所

了。为什么会选择“月下”,恐怕不仅仅是因为有月亮的晚上,“月朦胧,鸟朦胧”,更有情调,也有夜阑人静、夜晚人少的意思吧。与此相近的是“月约星期”,这个成语不是说“月亮”与“星星”的见面,而是指男女在星前月下、偷偷摸摸的见面约会。

月下秀恩爱的成语(成语花前月下)(7)

古人的约会多选在夜晚,而且,古人约会也真是不易,所以,很多时候,约会就不单纯是纯粹的见面、聊天,互相了解,增进感情,

而是把更多的事情也一块儿给办了,因此古人的约会顺理成章地就有了偷情的意味。成语“云期雨信”“雨约云期”,意思虽然都是代

指男女约会,但其中的“云雨”,就已经说明了不是单纯的见面聊天那些事,更有“灵与肉”的结合。“云”与“雨”,本是两种自然现象,

但在文学语境中,往往是男女交合的文雅称呼。这样的指代由来已久,出自署名宋玉的一篇文章,写楚王到高 唐游玩,做了一个美

梦,梦见一个美女,前来自荐枕席,离开之时说:“妾在巫山之南的一座山上,天亮的时候就是天上的云彩,傍晚的时候就化成淅淅沥

沥的小雨,就这样如此朝朝暮暮(在巫山之旧,高丘之阻。旦为朝云,幕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高唐赋》)。”后来的文人,就

用“巫山云雨”指代男女欢合,更多的时候直接用“云雨”表达这种意思,如《红楼梦》中写贾宝玉第一次的男欢女爱,那一回的题目就

是“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月下秀恩爱的成语(成语花前月下)(8)

当然,这种约会以及与之伴随而来的偷情,在文人的笔下,往往写得很高雅,很“小资”。如南唐国主李煜与小周后最初的曖昧

故事。

李煜是南唐的最后一任国君,历史上习惯称其为李后主。李煜的第一任皇后是大周后,小周后是大周后的妹妹,比姐姐小十四

岁。李煜与大周后成婚的时候,小周后年仅五岁。小周后天生活泼,美丽可爱,深受李煜母亲的喜爱,时常派人接她到宫中小住。

大周后去世的时候,小周后已经出落成十五岁的婀娜少女了。

月下秀恩爱的成语(成语花前月下)(9)

据文献记载,小周后是在大周后病逝之前就已经进宫了,在大周后病重期间,李煜与他的这位小姨子就开始正式约会了,因为大

周后还在世,所以约会不可能光明正大地进行。但是,“生性好词”的李煜,把他自己的这段风流韵事写进了一首词牌为《菩萨蛮》的

词中: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这明显是一首描写男女幽会之词。后来评论家一致认同这是李煜与小周后情事的纪实。从这首词的内容看,月暗雾笼之夜,小

周后应姐夫之约,提着鞋子,光着小脚,蹑手蹑脚,生怕被人发觉,偷偷摸摸地前去与李煜约会偷情。光着脚丫的小周后,依偎在

李煜的怀里,粉嘴喃喃:我来一趟可不易哟,你想怎样就怎样吧。

月下秀恩爱的成语(成语花前月下)(10)

李煜的词在当时流传很快、很广,所以,他这首自传性质的记载,很快就传遍了金陵的大街小巷,老百姓对此津津乐道,以致后

来李煜正式迎娶小周后的时候,金陵城万人空巷,都去围观这个光着脚丫、提着鞋子、半夜与姐夫幽会偷情的小女子的风采。文献记

载说,当时有人为了能够看上一眼,爬到房顶上,竟有因此掉下来毙命者。

所以说,古人约会,有两个要素必须考虑周全,一个是地点问题,一个是时间问题。要选择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要选择一个大

部分人都休息的时间。其实,对于时间,不仅考虑人多人少的问题,还要考虑时间长短的问题。

男女约会,心理时间过得特别快,情意绵绵的男女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所以,南朝民歌中就出现了这样咬牙切齿的诅咒与乞求:

打杀长鸣鸡, 弹去乌臼鸟。 愿得连冥不复曙, 一年都一晓。(《读曲歌》)

月下秀恩爱的成语(成语花前月下)(11)

公鸡啼鸣,乌臼鸟叫,意味着天就快亮了,而约会中的男女还没待够,还没有亲热够,所以就发了如此的感叹,把那天杀的公鸡、

乌臼鸟统统给弄死,好像除掉这些,天就不亮一样,还乞求天天是黑夜,一个黑夜有一年那么长就好了。

当然,也有男女双方约好见面而一方失约的事情发生,北朝民歌中残存了这样两句:“月明光光星欲堕,欲来不来早语我(《地驱

乐歌》)!"两个人约定夜里会面的,不知什么原因,男子因故未能赴约,眼看着天就亮了,苦等一夜的女子,恨那个负心贼,骂道:“到

底来还是不来,应该早和我说清楚。”这是北朝的女子,情感比较直露,受各种框框的约束还算少,所以说话直接,即使这样,双方的约

会与偷情仍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