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曹操不拘一格录用的选才方略,到了其子曹丕即位为帝时,就一点点发生了变化。

九品中正制初期的选官标准(初衷是朝廷对选官的直接控制)(1)

曹操

公元220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年份。

我们可以知道,这一时期,中国进入到了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政治上,国家陷入分裂,由地方豪族势力发展而来的门阀士族成为这一时期社会的主要力量。

从东汉王朝的视角看,称为延康元年,而从以魏代汉角度看,又称为黄初元年。

就在这节骨眼上,曹丕的心腹之臣陈群提出了九品官人法,标志着九品中正制的出笼。

陈群是许昌人,世代为官,有盛名。

此人年轻时与孔融是好朋友,一样的“高才倨傲”,所以在曹操当政时得不到重用,却暗暗地依傍上了曹丕。

九品中正制初期的选官标准(初衷是朝廷对选官的直接控制)(2)

陈群

曹丕一即位,就封陈群为昌武亭侯,马上当了尚书令。

可见,这个九品中正制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官员选拔制度,是魏文帝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220年正式实施。

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

它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期间存续了400年之久。

九品中正制初期的选官标准(初衷是朝廷对选官的直接控制)(3)

1九品中正制的出台|目的是保证中央对选官的直接控制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甄选人才的选官制度之一。

此制度最早由魏文帝曹丕采纳尚书令陈群的意见,约于220年始创,至西晋南北朝时渐趋完备,到隋朝时,九品中正制被科举制逐渐取代,走完了近四百年的历程。

魏晋实行的九品中正制,也是在承传前朝的选官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五帝时期的中国实行部落首领的禅让制。夏、商、周实行的选官制度是世卿世禄制,以血缘关系为享受待遇的唯一标准。

汉朝察举制也有的弊端:地方官的选择权力太大,不利于国家对人才选拔的总体控制。

曹丕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采取一种新的选官制度。

这个制度主要有以下内容。

设置中正这是九品中正制的关键环节。

所谓“中正”就是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也就是中正官。

九品中正制初期的选官标准(初衷是朝廷对选官的直接控制)(4)

中正官又有大小之分,州设大中正官,掌管州中数郡人物之品评。

各郡则另设小中正官。中正官最初由各郡长官推举产生。

晋以后,改由朝廷三公中的司徒选授。

一般情况下,州郡的大小中正官是由司徒举荐的现任中央官员兼任。

为了保证中央对选官的直接控制,司徒或吏部尚书有时还直接兼任州的大中正官。

史书上说:

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各以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部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区别所管人物,定为九品。

这段话透出了这样一些关键信息:

九品中正制的主要内容,是由中央选择“贤有识鉴”的官员兼任其本郡的中正,负责评定其同籍士人的品第,以作为朝廷除授官职的依据。

九品中正制初期的选官标准(初衷是朝廷对选官的直接控制)(5)

中正品第人物的依据为德才与门第,所定品级有上、中、下三等,每等内又划三级,形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

中正每三年为士人定品一次,定品后,由吏部统一考核授官,品高者居高位,反之则居次职。

这种选官制度,实际上是两汉察举制度的延续和发展,或者说是察举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所谓察举制,就是自下而上的推荐,乡举里选注重的是乡里对某人的评价,我们称这种办法是基层干部决定人才的选拔。

由于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到了东汉末年已为门阀世族所操纵和利用,他们左右了当时的乡闾舆论,使察举滋生了种种腐败现象,与要求参与政治的地方豪杰及其知识分子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他们在如何选官的问题上斗争激烈。

事实上,开九品中正制先导的是曹操“唯才是举”的主张。

说白了,察举制容易被地方豪杰控制,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朝廷很难控制人才的选举。

九品中正制初期的选官标准(初衷是朝廷对选官的直接控制)(6)

九品中正制就提高了门槛,有中层干部来决定人才的选拔,事实上大小中正都是朝廷官员了,这样地方豪杰就相对而言不容易控制人才的选拔。

2九品中正制的执行|刚开始贯彻执行时总是好的,但时间长了就会慢慢走样了

事实上,曹魏创立的九品中正制在西晋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正组织日臻完备,职权范围不断扩大,定品制度日趋严格,审核程序愈加周密,为朝廷选拔了大量德才兼备的人才。

当然,一个新的制度出台以后,刚开始贯彻执行时总是好的,但时间长了就会慢慢走样,徇私舞弊的手段层出不穷。

察举制到了东汉末,民谣说: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可见,汉末时局变化后,察举的第一个要求已不符合,无法选拔真才实学的人,其效益相当低下。

这个九品中正制的出现,至少有这两点都得到了改善。

九品中正制初期的选官标准(初衷是朝廷对选官的直接控制)(7)

政府于郡设小中正,州设大中正,以在中央任职而具才德的当地人担任,辅之以大批属员,直接到各地调查士人的家世与才能。

中正一职从地方官中分离出来,大大提高了选拔者的专业鉴别水平,同时明晰了责任,高官司徒要监督大中正的选举情况。

九品中正制出现之初,的确有将用人权收归中央的意图。

但实行的结果,却是与当初的愿望背道而驰。

这一政策的实施,反而加重了大族在地方的影响力,使得权力下移,最终形成了门阀政治,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

九品中正制初期的选官标准(初衷是朝廷对选官的直接控制)(8)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九品中正制在维护门阀地主地位的同时,也间接地促成了门阀地主的衰落。

虽然九品中正制自身有着种种问题与缺陷,但在实施之初,毕竟起到了为中央搜罗人才、巩固统治的作用。

开始的时候,九品中正制多少还遮遮掩掩,表示要公平公正地从全社会选拔人才,贫寒子弟也确实还有些出头的机会。

但是,这个评价人才的是人,评价的标准具有随意性,最终九品中正制就是一个靠人际关系来运作了,暗箱操作,贿赂成风。

结果就是:

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

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

也就是说,有钱有势的人家,几代人都是高官厚禄,没权没势的人,不可能出人头地。

总之,建安时期,掌权的曹操为了广泛地吸纳人才,以“唯才是举”为用人原则,颁布求贤令。

这一做法使曹魏政权得以巩固。

九品中正制初期的选官标准(初衷是朝廷对选官的直接控制)(9)

曹丕继位后,将这一举荐人才的做法进一步制度化,选用各郡的优秀人才出任“中正”,由他们评定当地士人的等级。

然后,朝廷可以按等级选用人才,称作“九品官人法”,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的选才制度在开始阶段按“唯才是举”的原则选拔出了一些人才。

但这个制度的最大弊端是选拔人才的大小中,他们往往没有公正廉明的人,往往容易徇私舞弊,以至于最后就是“上品无寒门”的结果了。


一起探讨九品中正制的故事,欢迎关注我。

作者|龚柳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