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李阿姨刚刚被诊断为小细胞肺癌,即将接受全身化疗控制病情。阿姨对于自己的病情和治疗都比较能接受,也做好了思想准备。但是当谈到化疗前需要埋管的时候,她坚决拒绝,理由是“埋管多不方便啊,限制活动,而且别人看到了多难看”。其实临床上,这样的患者并不少见,因为老百姓对于埋管并不了解所致。我们向李阿姨说明了埋管的利弊,又带她观摩了走廊关于埋管的宣传图片,是一些未置管患者化疗药物外渗导致的皮肤破溃的案例,触目惊心。李阿姨终于明白累我们的苦心,同意了埋管。

化疗埋管处渗液(化疗埋管保证治疗顺利进行)(1)

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以下为什么化疗应该埋管

所谓的化疗通俗讲就是化学药物经过血管周身循环,从而起到杀死肿瘤细胞的作用。细胞毒性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损伤正常组织细胞,所以称之为“双刃剑”。

损伤机制一般认为有两个:

1. 通过脂溶作用破坏细胞膜,导致细胞溶解死亡,如植物碱类或鬼臼乙苷类药物。

2. 化疗药与组织细胞DNA结合,导致组织细胞坏死,坏死的细胞释放药物及代谢产物(如自由基等)继续破坏周围正常细胞,使损伤不断扩大,影响组织的愈合,形成慢性的损伤过程,如阿霉素类。

化疗埋管处渗液(化疗埋管保证治疗顺利进行)(2)

但是,泡剂类化学药物一旦外渗,就会引起注射部位的疼痛烧灼感,轻微红斑、瘙痒肿胀,长时间过去,红斑疼痛加重,出现皮肤褪色,并可发展到脱屑或起疱,甚至组织溃疡、坏死等严重后果,可能会遗留长期的后遗症,这支血管以后也无法再用,而且还会延误治疗。

化疗埋管处渗液(化疗埋管保证治疗顺利进行)(3)

那么所谓的埋管是什么意思呢?应该埋在人体哪里呢?

临床工作中常用的置管术有3种:PICC、中心静脉置管术(CVC)、输液港

PICC:就是经外周静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直接到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这样化疗药物无法与手臂静脉直接接触,直接到达大静脉,而且大静脉的血流速度很快,可以迅速冲稀化疗药物,减少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因此能够有效保护上肢静脉,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可长期留置半年到1年左右,避免反复穿插损坏血管,但需要定期换药,比较麻烦一些。

化疗埋管处渗液(化疗埋管保证治疗顺利进行)(4)

CVC:中心静脉导管,经颈内、锁骨下、股静脉穿刺将导管插入到上、下腔静脉,以起到保护外周血管作用。留置时间较短,2-4周。每次化疗都需要重新置管,反复多次插管,对血管也会造成不同程度损伤。

化疗埋管处渗液(化疗埋管保证治疗顺利进行)(5)

输液港:医生通过一个小手术将输液港座及导管埋在患者左或者右胸壁皮下,导管一端置入中心静脉内,另一端连接输液港。这样药物直接进入中心静脉。费用较高,需定期护理。但长期使用美观方便,还可用于血样采集。

化疗埋管处渗液(化疗埋管保证治疗顺利进行)(6)

当然埋管也有一定的缺点
  1. 如PICC及输液港需要定期换药;
  2. 埋管后虽不影响正常生活,但一些抬起或托举重物等动作还是不建议做的,可能会导致置管脱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活动;
  3. 长期在体内留管有对身体来说为异物,有感染及置管处血栓形成的风险等

化疗埋管处渗液(化疗埋管保证治疗顺利进行)(7)

最后,在静脉化疗过程中合理应用静脉置管从而保护外周血管,减轻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降低化疗药物的风险,同时便于抽血化验等操作,最大程度的使患者受益 !临床上埋管不仅仅限于化疗患者,一些药物许长期应用,但因酸碱度、渗透压等问题可能会造成血管损伤时也应置管输液。还是建议患者听从医生安排选择合适的置管术方便治疗,减少输液不良事件发生。遵医嘱按时换药,避免感染及血栓形成也同样重要。

我是爱科普的@肿瘤科小飞侠 关注我分享更多医学知识。

#清风计划#

#清风健康说#

#她力量计划#

#青云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