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那么久了,小伙伴们不禁会问,自己身上那几十斤肥肉,都去哪了呢??,或许你根本不关心减掉的肉去哪了,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只有了解你是如何瘦的,你才能长期远离“胖纸”的世界。

曾经的你,是不是把运动后出汗多少,作为运动效果的证明。看一身湿哒的衣服,总觉得那不仅是汗,是货真价实的脂肪。

“流汗是脂肪燃烧的眼泪”??假的!!不要误以为流汗多就是减肥了!其实,流汗和脂肪,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大的关系,流汗,不过是身体用来平衡体温的一种手段。

健身如何合理的摄入脂肪(健身中人体的脂肪是怎么分解排出体外的)(1)

运动的时候,肌肉产生热量,我们人是恒温动物,就会想方设法将多余的热量散发掉,如果不释放,你可能要感到全身都火辣辣的!这时候,我们排出的体液就能发挥作用了,让水把温度带出身体发散掉,维持一个能让我们正常生存的体温,这就是出汗的原理!

有些人不容易出汗,有些人特别容易出汗,容易出汗的人往往是胖人,越胖越容易出汗。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越胖的人,越容易出汗。因为脂肪除了是个大的能量库外,还是一个比羽绒服还保暖隔热的东西,所以很多时候胖人运动,就等于随身穿着一件脱不下来的羽绒服在运动,所以运动产生的那么多热散不出去,只能拼命出汗来降温了!

脂肪变成肌肉?

很多人以为健身减肥,就是把脂肪变成肌肉,还有瘦人因此觉得,不吃胖根本不可能练出肌肉云云……多么单纯的人!其实,脂肪是根本不可能会变成肌肉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细胞组织如何相互转化?这好比是点石成金,水变成油那样,不可能实现。

健身运动的目的是让脂肪细胞变小,肌肉纤维变大变壮,从而变瘦变美。好了说那么多,小伙伴还在好奇中...脂肪到底通过什么方式排出体外呢?脂肪去哪了?

人体通常会把多余摄入的热量转换为甘油酸酯,并把这些甘油酸酯装在脂肪细胞里。这些脂肪细胞形成的脂肪组织,就构成了你的小肚腩、大粗腿。想减肥,就是要把这些甘油酸酯消耗掉,让他们参与供能。甘油酸酯的供能通常是通过氧化代谢的方式进行的。

为了计算这些值,我们追踪出每一个原子的路径。碳原子和氢原子明显分开,分别为CO2和H2O。关于一个甘油三酯分子的六个氧原子的命运,是在1949由Lifson和同事解决这一难题的。他们用标记重氧(O18)表明体内水和呼吸二氧化碳的氧原子迅速交换通过形成的碳酸(H2CO3)。一个甘油三酯的六个氧原子将被CO2和H2O在2:1的比例中共享,其中的氧存在于每个物质。换句话说,一个甘油三酯的六个氧原子中的四个氧原子将被呼出,两个氧原子将形成水。

一个甘油三酯分子分解呼出的二氧化碳是按分子量的比例(道尔顿)是由55个碳原子加上4个氧原子:变成水的比例是:这些结果表明,肺是减肥的主要排泄器官。而形成的水可在尿液、粪便、汗液、呼吸、眼泪或其他体液中排出。很明显,被我们减掉的脂肪变成了84%的二氧化碳和16%的水,回归大自然!

举例来说,体重70公斤的成年人整天坐着不动,1天呼出的二氧化碳约为200克。通过运动,这个数字自然会增加,慢跑1小时,代谢率将增加7倍,从体内多带走约40克二氧化碳。而1天慢跑1小时则可多呼出40g二氧化碳,简单计算,要想1个月减掉1kg体脂肪,需要慢跑21次。由此可见吃进来的脂肪想要排出去有多么困难。

所以,如何判断是是不是在消耗脂肪呢?有氧运动的时候,你气喘吁吁,你可能正在消耗脂肪,排出二氧化碳。力量训练的时候,你撸铁的过程中感觉不到呼吸急促,但是,一组结束,你立马就能感受气喘吁吁,这也是在燃烧脂肪,排出二氧化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