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讯 通讯员 赵新 林超,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落实小型水库管护责任?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落实小型水库管护责任(山东莒南探索三加一减)

落实小型水库管护责任

大众网·海报新闻讯 通讯员 赵新 林超

今年以来,莒南县围绕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小型水库管护“加减”工作法,不断弘扬水文化、挖掘水效益、保障水安全,打造运行安全、管理完善、风景宜人的精品工程。

“做加法”就是围绕提升综合效益,丰富小型水库管护内涵。

一是增加承包管理的规范性,确保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探索制定《莒南县小型水库承包管理办法》,全面排查、规范现有承包合同,对违法违规承包的,依法解除合同;已签订合同内容不完善的,在规定时间内补充完善合同。今后,所有符合承包条件的小型水库由镇街(办事处)统一对外发包,发包收益由镇街(办事处)统一集中管理使用,应当优先用于小型,水库的运行管理,并不得低于承包费的30%。同时,建立水库水质档案,镇街(办事处)每半年至少对辖区内水库进行1次水质保护和监测,监测结果报县水利局和生态环境分局。

二是增加示范典型的打造,带动形成全域精品化管护格局。按照山东省水利厅部署要求,莒南县在巩固全国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成果基础上,聚力打造一批山东省乡村小型样板水库,进一步落实小型水库安全运行县级人民政府负总责、镇(街)履行属地管护责任要求,激励各镇街在水库安全运行、标准化管理、效益发挥、工程面貌、群众满意、人水和谐等方面进一步取得显著成效,发挥样板水库在服务农业、农村、农民中的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近期,各镇街积极上报15座候选水库,经严格审查,向市局上报坊前镇邬家岳河水库、岭泉镇大埠涧水库、涝坡镇中峰一库3座,目前正待市级验收。

三是增加科技手段的运用,积极打造管理高效的智慧水库。依托莒南县政务云平台,搭建莒南县全域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平台,实现全县水利数据资源的汇聚、存储、加工、分发、管理,具化为水利智能物联管护平台、水利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智能视频分析服务平台和智慧水利能力中心“三平台一中心”,全面实现智能化管理。同时,将该平台与莒南县防溺水智能化平台和“雪亮工程”平台相融合,积极构建水文、气象、水利、教育、政法等部门信息之间统一联动、共建共享机制,打破“数据壁垒”,提升现代水利建设水平。

“做减法”,就是着眼动态清零,减少工程管护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营造和谐稳定的运行管护环境。

莒南县小型水库大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运行及管护标准、要求的变化,许多以前符合规范要求的管护方式、管理范围成为不符合标准要求的问题,群众不理解、不支持,问题遗留至今,成为难啃的“硬骨头”。对此,莒南县积极建立问题协调机制,针对水库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历史遗留问题,组织部门、镇街、村(社区)召开联席会议,吸收群众代表列席,共同分析利害关系,制定各方认可的方案,确定责任单位,迅速处理到位。该机制灵活高效,已解决各类老大难问题27个,营造了共识、共享、共赢良好格局,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大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