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有这样一个女孩,不说有多漂亮吧,最起码五官端正;不说有多能干吧,做饭、洗衣服、喂猪、种庄稼接送孩子上下学样样做的很好,也算是上的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当然缺点肯定有,她父母早逝,跟随哥哥嫂子生活,没上过几天学,从小就在家里放牛、打草、打扫牛圈,不太注意家庭卫生,但是出门时也会打扮的干干净净。她嫁了一个大她三岁的老公,不高也不帅,家里也没有钱,没念过书,出门打工要父亲带着,不然不会算工钱,所以他打工的工钱都是他父亲帮他存着。我问姑娘为什么嫁给他,她说:“人是其次的,主要我再也不想待在那个家里,每天和牲口为伍了,他家里离街道近,条件不错,买东西什么的都方便,以后我就过我自己的日子了”口气中都是对未来美好日子的憧憬。

被媳妇宠爱(被贤惠束缚的女孩)(1)

我以为女孩结婚会很幸福,老公也会像她想的那样很疼她,婆婆也会待她如亲生女儿,可事实恰好相反。

她床头有一个小柜子,柜子里面塞满了她为他们一家做的布鞋、鞋垫,可他老公觉得做这些根本就是浪费时间,浪费金钱。我问她,你老公这样说你怎么说的,她说:“我什么都没说,说了我们可能要吵起来,如果吵起来左邻右舍会觉得我不贤惠,搞得家里鸡犬不宁”。我听完真的想不出来夫妻之间吵个架怎么就会上升到“不贤惠”的层面了?我竟一时语塞不知道该怎么去开导她,该用什么样的语言告诉她这和贤惠不贤惠没关系。

她老公的钱被她公公“存着”,她要在家带孩子,做家务也没有收入,每次买东西都要找婆婆领取她老公的工资,可想而知她的艰难。后来也许是开窍了,也许是真的太难了,去了镇上的饭店当服务员,每月也有不高的收入,如果没什么大事,还是够她和宝宝花销的。可是她却把工资都给了婆婆,我真的不解了,问了之后才知道,婆婆太强势,在家里拥有绝对的领导权,如果和婆婆吵架,吵的赢不赢不重要,重要的是婆婆偶尔还动手。我真的无法想象21世纪了,还有婆婆打儿媳妇的事情发生。然而她给我的回答是:“她如果天天和婆婆吵架,街坊邻居会觉得她不贤惠,不尊重公婆”。我听到这个真的无语了,我试图劝说她,可是她说:“孩子还小,她和老公赚不到钱,以后还要仰仗公婆”,也许她有她自己的考虑,可是这就是她说的“贤惠”吗?我很纳闷。

最后一次听到关于她的消息是,是有人告诉我“她有了二胎了,六七个月的身孕了,还去放牛,她公婆也不担心出什么意外。”听到这个我除了为她担心,更多的是不理解。所以我查了贤惠的意思。

被媳妇宠爱(被贤惠束缚的女孩)(2)

“贤惠”的解释是指妇女善良温顺而通情达理。

“善良”

我的理解是无害他人之心。

“温顺”

我的理解是温柔顺从。

“通情达理”

我的理解是通达人情,知晓道理。

这么看来她确实做到了贤惠。面对老公的不理解,她不解释很是温顺,面对婆婆的强势,甚至打骂不反抗,更是温顺,通情又达理。可这就是我们追求的“贤惠”吗?

如果一个人在被自己最亲近的人误解时都不去解释,在肉体和心灵受到伤害的时候都不知道反抗,一味的忍,一味的让,以此去树立她在大家眼中“贤惠”的形象,那这不是真的“贤惠”,是懦弱,更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被媳妇宠爱(被贤惠束缚的女孩)(3)

贤惠”似乎成了好媳妇的标配,每个男人都说要找一个“贤惠”的媳妇,大家夸一个好女人也都会说“这个女人很贤惠”。

于是我们很多的人总是用“贤惠”,用传统的道德束缚着自己,努力去营造贤惠的形象,获得大众的认可。殊不知生活是自己的,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被欺负,被伤害,被不理解的时刻如何的无助,如何的心酸也只有自己知道,他人看不到,也不能感同身受。

生活并不是生下来,活着。活的有质量,才是我们的追求。活的有质量并不是有很多钱,过着奢靡的日子就是有质量。有质量是或多或少达到了自己心中期许,我们或许期许另一半的一个简单浪漫,或许期许充实的金钱生活,但不管怎样我们都不应该为了在他人眼中的形象而活着。他人眼中的形象只是他人对你片面的认识,其中还夹杂着个人的喜好。

传统的思想不是束缚个人生活的枷锁。传统让我们“忠君爱国”,也让我们“识时务者为俊杰”。是的这是一个哲学问题,每条真理都有它的适用范围,超过这个范围这条真理就是谬论。同样的“贤惠”也是相对而言,家人对你爱护有加,再去作死,那是不知好歹。家人对你呼来喝去,再忍再让,那就是懦弱无能。

被媳妇宠爱(被贤惠束缚的女孩)(4)

希望每个女孩都能穿上美丽的婚纱,嫁给想嫁的人,被珍惜,被呵护。但不要恃宠而娇,更不要委曲求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