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的众多美食中,面食是可以称霸一方的存在~

陕西biangbiang面的做法(陕西娃从小吃到老的美食)(1)

曾经中国人以小米和大豆为主食,低产的小米和大豆,难以养活众多的人口,正是陕西这片土地上丝绸之路的开通,让小麦第一次进入中国,而勤劳又热爱生活的老陕人以小麦面为颜料,在八百里秦川的幻化出了无数形态,其中极为耀眼的一笔,就是biangbiang面。

陕西biangbiang面的做法(陕西娃从小吃到老的美食)(2)

说到biangbiang面

都想着吃吧~

可是我们今天不说吃面(小编又皮了下)

我们来说说那复杂的名字

对于这个复杂的名字

还有一个陕西民间小故事~

陕西biangbiang面的做法(陕西娃从小吃到老的美食)(3)

有一位秀才进京赶考,投宿在一家客栈。一来二去,身上银两用光了,只好硬着头皮找老板娘去说情。老板娘刚好在揉面,面在案板上摔打着发出“biang、biang”的声音。老板娘看不起穷酸秀才,揶揄他说:“你不是秀才吗?你告诉我,‘biang’字咋写?”

陕西biangbiang面的做法(陕西娃从小吃到老的美食)(4)

秀才一听,这不是为难人吗?但是,秀才毕竟有些急智,灵机一动,唱着口诀自造出‘biang’字。

一点飞上天,黄河两头弯,

八字大张口,言字往进走,

你一扭,我一扭,

你一长,我一长,

中间夹个马大王,

心字底,月字旁,

挂个钩搭挂麻糖,

坐个车车进咸阳。

陕西biangbiang面的做法(陕西娃从小吃到老的美食)(5)

汉字的魅力在于它很容易为你打开一个鲜活的画面:童年玩伴在大槐树下嬉戏逐闹;或者年幼的孩子伏在女人的背上,嘟着小嘴睡着了,眼角上还挂着泪花;又或者奶奶用独轮车推着我,从桥的这头走向桥的那头......边走边教我说着这样的歌谣:

一点撂上天,

灞河两头弯。

八字张开口,

土字往进走。

东一扭西一扭,

中间夹个言字口。

东一长西一长,

中间夹个马大王。

心字底,月之帮,

钉个钉钉挂麻糖。

坐着车车进咸阳。

陕西biangbiang面的做法(陕西娃从小吃到老的美食)(6)

这辆木推车

是否让你的童年记忆越发清晰起来?

儿时的记忆是挥之不去的乡愁,

是埋藏心底的回忆!

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

恍如昨日,

却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光~

陕西biangbiang面的做法(陕西娃从小吃到老的美食)(7)

敲黑板啦~biangbiang面的经典做法:

原料:普通白面500g、温水适量、盐少许

做法:

1.把面倒盆里,加温水,一开始不要加多,边揉边加水,揉到三光:即盆光,手光,面光即可。以面团揉的稍微硬一些为好!

2.将面团盖上湿布或保鲜膜,醒1小时。

3.醒好后将面从盆里取出放在案板上揉一会,然后揪成一个个小剂子,再把小剂子揉成椭圆柱形的小胖条。

4.取一个大盘子,把圆柱状的小剂子可以放到一个盘子里,在面上用刷子抹一层油,盖上保鲜膜或保鲜袋,让面继续饧15-20分钟。

陕西biangbiang面的做法(陕西娃从小吃到老的美食)(8)

5.饧好后,先把面擀成牛舌状,然后将另外两边也稍微擀开一点点,这样有助于下一步擀面杖好压。

陕西biangbiang面的做法(陕西娃从小吃到老的美食)(9)

6.用擀面杖在中间压一下,然后两手托起面,从中间向两边慢慢扯,扯着晃着扯着晃着(模仿拉面的动作),因为面上有油很好扯,可扯半米多长。

陕西biangbiang面的做法(陕西娃从小吃到老的美食)(10)

7.扯好后,再从刚才擀面杖按压的中间将面撕开,快到两头的时候,一边扯断,另一边不要扯断,这样面更长。

陕西biangbiang面的做法(陕西娃从小吃到老的美食)(11)

8.锅里烧水,水开后下入扯好的面,快熟的时候可以下点青菜或豆芽什么的。

陕西biangbiang面的做法(陕西娃从小吃到老的美食)(12)

制作油泼面:面捞出来盛碗里,撒上切好的葱花蒜末,再把孜然粉和辣面倒在中间(都聚在中间好泼油),另起一锅热油,然后泼在辣面蒜末孜然粉上,这时可以听见滋滋滋的响声,然后加适量盐,味精,两勺生抽半勺醋,拌好面,开吃吧!

制作蒜蘸面:辣面和切好的蒜泥放到一小碗里,热油泼上去,加适量酱油和醋,另一大碗里盛面,吃的时候,夹一根面到蒜汁子里,边蘸边吃。

制作臊子面:做好自己喜欢的臊子,往面上一浇。OK!

小贴士:

1.和面的时候放一点盐,可增加面的韧性,有助于后面扯面,切记面团不要太软,要稍微硬一点为好。

2.扯好的面一定不要放在一起,不然面就粘在一起了。

3.揉成小剂子后,油可以稍微多抹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