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为表示客气所说的话如劳驾、借光、慢走、留步’等。
初次见面说"久仰"; 好久不见说"久违";
等候客人用"恭候"; 宾客来到称"光临";
未及欢迎说"失迎"; 起身作别称"告辞";
看望别人说"拜访"; 请人别送用"留步";
陪伴朋友用"奉陪"; 中途告辞用"失陪";
请人原谅说"包涵"; 请人批评说"指教";
求人解答用"请教"; 盼人指点用"赐教";
欢迎购买说"惠顾"; 请人受礼称"笑纳";
请人帮助说"劳驾"; 求给方便说"借光";
麻烦别人说"打扰"; 托人办事用"拜托";
向人祝贺说"恭喜"; 赞人见解称"高见";
对方来信称"惠书"; 赠人书画题"惠存";
尊称老师为"恩师"; 称人学生为"高足";
请人休息说"节劳"; 对方不适说"欠安";
老人年龄说"高寿"; 女士年龄称"芳龄";
平辈年龄问"贵庚"; 打听姓名问"贵姓";
称人夫妇为"伉俪"; 称人女儿为"千金"。
在社交拜访中,与各种礼仪行为相辅而行的还有礼貌用语。这些用语,俗称“客套话”。它是主客彼此双方能够接近、交流思想、融洽感情的自然媒介,是社交礼仪活动最外在的表现形式之一。比如:
宾主一见面,在行见面礼的同时说“幸会幸会”或“久仰久仰”。然后是询问其家人健康平安与否。
初次见面还有“请问贵姓”(满族人与人初交忌讳问名,以直呼其名为失礼)、“请教台甫”(台甫即尊字、大号,古人除姓名外多有字、号)、“敢问贵庚”(问人年龄)、“贵府何处”(问人居住在哪儿)、“久仰大名”、“久闻大名,如雷贯耳”、“失迎失迎”、“素仰盛名”、“不知驾临,有失远迎”、“贵客光临,蓬荜生辉”;
久别重逢要说“久违”;
因拜访惊动别人,在进门或离开前可说“打搅”、“打扰”、“唐突”、“叨扰”、“造扰”;
如请求别人给予方便,说“借光”、“请让一让”、“劳驾”、“劳您驾”、“劳您大驾”;
如请他人帮助自己做事情,说“多劳”、“费神”、“分神”、“费心”、“有劳”、“受累”等;
如托人办事可说“拜托”;
如请人指教,说“请教、“敢请”(冒昧地请求)、“讨教”;
如请人指点说“赐教”;
向人请教学业中不懂的问题,叫“请业”;
如受教后仍不明白再去请教,叫“请益”;
亲自到老师所任的地方去请教,叫“就教”;
如得教诲,可说“承孚义;
向人问事情,说“敢问”(冒昧地问);
提询问趔,说“请问”;
赞成别人的见解,说“高见”;
归还别人的物品,说“奉还”、“璧还”;
表示帮助别人办事,说“鼎力而助”、“尽力而为”、“大力鼎成”、“玉成此事”;
请他人原谅,说“见谅”、“海涵”、“包涵”、“失敬”、“恕罪”、“得罪”;
如向人表示歉意,说“抱歉”、“歉疚”、“失迎”、“失陪”;
对他人招待不周,说“有慢”、“慢待”、“招待不周”、.“怠慢”;
请他人帮助,说“代劳”、“劳驾”、“劳神”;
感谢他人夸奖,说“过奖”、“过誉”、“抬爱”、“抬举”、“多谢夸奖”、“厚爱”:
感谢他人,说“多谢”、“感激不尽”;
感谢对方对自己的祝愿,说“谢您吉言”;
感谢对方对自己的招待,说“隆情盛意”;
请他人不要客气,说“不要见外”、“不外”、“区区小事,不足挂齿”、“不足介意”、“没说”;
向人祝贺,说“恭喜”、“恭贺”;
陪伴朋友,说“奉陪”、“陪同”;
向人赠物表示礼物微薄时说“千里送鹅毛”、“礼物微薄,不成敬意”、“菲敬”、“菲仪”、“薄敬”、“薄意”、“薄情”、“微敬”、“微礼”、“小意思”、“区区薄礼,何足挂齿”、“些微之物,聊表寸心”、“聊表微意”;
对人称招待的酒席不精’时,说“薄酒粗食”、“小酒一杯”、“一觞之敬”、“薄酒”、“淡酒”;
称别人不嫌弃自己时,说“不弃”、“不弃寒微”、“不弃贫贱”、“不见弃”;
受到他人抬举或重视的时候,说:“承蒙错爱”、“承蒙抬举”;
称他人夸奖自己时,说“过奖”、“过爱”、“不敢当”;
称他人对自己培育、提拔时,说“栽培”、“雅爱”;
自己当众表演或展示作品时,说“献丑”;
对他人招待不周时,说“有慢”;
对他人轻慢失敬时,说“有眼不识泰山”;
跟身份、地位或家境高于自己的人结交,说“高攀”、“仰攀”;
自称很惭愧时,说“汗颜”、“惭汗”;
中途先走,说“失陪”、“少陪”;
拜访时离开,说“告辞”;
请别人不要送,说“留步”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