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地戏表演用的“脸子”。
地戏表演中的武戏。
贵州安顺地区的民族文化生活特别丰富,其中,众多村寨里的地戏表演便是一绝。
地戏一般每年演出两次:一次在春节期间,称为“玩新春”,另一次是在七月半谷子扬花的时节,称为“跳米花神”。演出的剧目有《封神演义》、《三国》、《薛刚反唐》、《四马投唐》、《罗通扫北》等。
演出时,表演者将插着长长雉尾的面具(当地人称之为“脸子”)仰戴在头顶,脸罩黑纱——据说这是为了不挡住嘴巴,好让唱声传出去,同时也方便观众站在高处往下观看。表演者都是普通的农民,戏装是简单的战袍,一般分两色:白色为正面人物,蓝色为反面人物。表演者手拿短小木制兵器和扇子,在一锣一鼓的伴奏下,以高亢的声调展开剧情。
据记载,在明代中叶,贵州已有了傩的活动。但直到清初,才有对地戏比较明确的记载。比如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贵州通志》记载:“土人所在多有,盖历代之移民。在广顺、新贵、新添者……岁首则迎山魈,逐村屯以为傩,男子装饰如社火,击鼓以唱神歌……”看得出,地戏是当年为排遣单调的军旅生活而在军中广为流行的娱乐活动。有关资料显示,很久以前,安顺屯堡人的地戏表演用的还是真刀真枪,据说是为了让久未打仗的屯军保存斗志。
在地戏表演中,“脸子”是最关键的道具。在当地,雕刻“脸子”的艺人有很高的地位。在当地人心目中,他们身上的种种绝技令人惊叹,雕刻出的面具仿佛吹口气就能活起来。
每次在地戏演出开始前,要举办严肃的“开箱”仪式。“开箱”就是“请脸子”,这是一种祈神仪式。不要小瞧面具的身份,它们不能被“拿”出来,而要被“请”出来。在当地人心中,每一个面具都代表一尊神,对面具的不敬,就是对神灵的不敬。
“请脸子”前,必须将活公鸡摆上神案,并将红烛、猪头、水果,加上盛满白米、插着线香的小碗等供品,逐一按规矩放在神案的不同位置。一面“帅”旗在院内迎风竖起,地戏表演者身系战袍、背扎靠旗,从屋内小心地抬出一个古旧的木箱——“脸子”就装在这里。箱子底下还有一个特制的数寸长的裸体孩童木雕,专门用来镇守箱底。
跳地戏的承头人(主角)在木箱前焚香化纸,其余角色列队站在两边。烧完纸钱,众人对着木箱跪下叩首。随后,承头人开始念“请脸子”的口诀:“日吉时良,天地开张,吉日开箱,五世其昌。弟子今日开脸箱,虔诚奉请焚宝香,奉请紫微星下凡,福禄寿星到场。敬酒三奠,弟子开箱,一长地久,二久天长,三园结义,四刘封王,五虎上将,六畜成行,七星高照,八百寿诞,九神下界,十谷满仓。”这不仅是最传统最正宗的请神令,也是当地最有水平的行酒令,每一句都与历史和生活息息相关。
念毕,承头人手端酒水祭奠众神,然后拎起那雄鸡,用刀割开鸡喉,一面继续念诵着请神令,一面以鸡血点木箱的各个部位。随后,承头人开箱取出面具,将其逐一摊开在供桌上,焚香礼拜。神圣的面具这才能戴上演员们各自的额头,并配以长长的野鸡翎。
“开箱”只是整个演出过程繁琐仪式的一部分。接着,“众将官”要列队走出小院,提着木制刀枪,披挂齐整地走过村寨的各条小巷,就像当年巡逻于军屯的帝国将士,一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而村寨的孩童们则围着地戏队伍兴奋地跳着、叫着。
一番周折,“众将官”终于穿过了古乡旧寨的各个角落,此时,宁静的村寨里像是开了锅,挈妇将雏,呼儿唤女,热闹非凡。但地戏还不能开演,因为还有一道程序没有走完。锣鼓声中,两名头戴小童面具的汉子手持扇子、手帕走进场内,把人群分开,边舞边唱着一般人听不懂的请神令……当地人称“扫开场”。
“扫开场”结束,“跳神”才正式开始。《三国》、《薛刚反唐》、《四马投唐》……这些当地人熟悉的剧目,不知让多少个炎热的夏季、无聊的冬季变得热闹异常。
地戏表演质朴简单,虽然没有大音响传来的美妙乐曲,也没有绚丽舞台灯光的辉映陪衬,更没有LED制造的视听效果,但地戏演员们对着蓝天、白云、大地,演绎着简单脸谱描摹的忠臣良将,用朴素的道具呈现金戈铁马的征战,一句高亢的唱词、一举手一投足,赞美忠义,颂扬报国,就是这种最朴素的情感,便能将观众的情绪激发到高潮。
来到安顺,不妨去看一场原汁原味的村寨地戏。从地戏中,你可以感受当地的民风和传统,也会对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多一份直观的感受。
(责编:tib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