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那年我们的高考(那村那人那狗)(1)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结束,每年的这个时候,我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透过层层模糊泛黄的记忆,呈现出清晰的影像,恍如昨日,那么美好,那么温馨,宛如寒冬里的一缕春风,温暖着我的心灵,仿佛暗夜里的一抹朝阳,照亮着我的人生之旅。

紧张忙碌的高中生涯即将结束,味同嚼蜡地吃完最后一顿午饭,同学们回到宿舍,背起书包,拎着行李,满怀愁绪恋恋不舍地互道尊重后,一个个陆续离开了母校,五天之后,再一起奔赴县城,走上高考的战场。我怅然若失,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难过和伤感,又夹杂着丝丝沉重的无奈。

因为父母长年累月漂泊在外,居无定所,老家虽有祖父留下的几间老屋,但由于祖父去世多年,年久失修,在岁月的侵蚀之下,早已破旧不堪,无法居住,故乡虽在,却无栖身之所,亦无可依附之人,我无处可去,只能待在学校,渡过这最后的中学时光。

为了掩饰自己的情绪,我躺在床上,侧过身子,把脸转向床里,假装睡觉。

吵吵闹闹的宿舍里渐渐安静下来,午后的阳光似乎格外的强烈,透过窗户,照射在我的床边,明亮得有些刺目。我烦躁地翻转身,坐起来,却意外地发现高国庆仍然端坐在床边,手里正拿着一本书在聚精会神地看着。

“国庆,你怎么还没走呢?”我有些惊讶地问。

“你不是也没走吗?醒啦?”

“嗯!”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一直在装睡!”

我冲他尴尬地笑笑。

“同学们都已经走了,这下你可以说了吧!”

“你让我说什么,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我知道你在和同学们撒谎,你能告诉我,你明天去哪吗?”

“回老家啊!”

“你老家还有人吗?”

三年同窗,情如手足,对我、对我的家庭情况,高国庆早已了然于胸。

“我知道瞒不过你的,我也不瞒你了,我哪也不去,就待在学校等你们回来!”我无奈地苦笑着说。

“高三年级都停伙了,你一个人待在宿舍里,吃什么呢?”

“吃饭有什么难的,办法总会有的,你回去吧!”

“下来,我帮你收拾一下东西!”高国庆不由分说,一把把我从床上拽下来。

“你干嘛?”

“下来,我帮你收拾一下,一起去我家!你一个人待在宿舍里,还不知道会怎样呢!”

“我不去,你回去吧!放心,我没事!”

高国庆根本就没有听见我说话,依然在麻利地收拾着我的床铺。

“国庆,你快停下,我不会去的!”

“你担心什么,怕我家里人会为难你?”

“不是,你别瞎猜,我不想麻烦你和你的家人!”

“我知道你心里是怎么想的,说什么我也不会把你一个人留在这里的!”

我拗不过他,只好和他一起收拾东西,到他家去。

他家住在外口村,在羊寨镇西边,离学校大约六七里路。我们出了校门,迎着阳光,一路向西而行。空气里仍然充满了燥热的气息,不一会儿,我就已经满脸是汗,衣服也有些潮湿了,由于心中充满不安和紧张,更觉得闷热,说实话,我不知道见到他的家人,该如何面对,又该说些什么。

“没这么热吧,来,把你的行李给我些。”

“不要,我自己能行!”

国庆几乎是强行拿过我手里的部分行李。一路上一直不停地和我说着话,趣闻逸事、理想未来,复习迎考等等,我有一句没一句地应和着他。

乡间小路旁,长着青青的野草,草丛里盛开着一些黄色、白色的野花,田野里绿油油的稻子和蔬菜,散发着阵阵沁人心扉的清香。可是,我却没用任何心情去欣赏和品味。

前面就是外口村了,刚进入村口,就有遇到的村民和他热情地打招呼,国庆一一微笑着回应了他们,还把我也介绍给了村民。衣衫不整的村民们好奇地看着我,和我点着头,我不好意思地笑着,小声向他们问好。

沿着村中那条凸凹不平的路继续向西走,路的两旁坐落着的一些农家院舍,清一色的泥墙茅屋,难得见到砖房瓦屋。不久,我们就走到右边身旁的一条北向小径前,小径两旁一块块整齐划一的田里,长着青青郁郁的蔬菜,青菜、韭菜、辣椒、南瓜,茄子、西红柿等等。

“到了!”国庆对我说。我“哦”了一声,跟在他的后面,沿着小径,低着头向里走。手心里全是汗,感觉心都快要跳出胸膛了。

想起了那年我们的高考(那村那人那狗)(2)

这是一处毫不起眼的农家茅舍,三间正房座北朝南,屋前是一块平整的场地,场地与蔬菜田用竹栅栏隔开,场地东西各有两间稍矮一些的厢房。西边厢房的边上,另砌着猪圈和厕所。

我们走进了正房中间的屋子,屋后窗台下,靠墙放着一张条台,条台上整齐地堆放着一些杂物和日常用品。屋子中间摆放着一张木头方桌。桌子旁边和底下放着一些长凳。东、西两边山墙上分别开着一扇内门,东山墙依墙放着一张小木床,床上铺着一张竹凉席,凉席呈黄褐色,可能是年代久了,或者是汗水浸泡过的原因。

国庆让我把行李放在床上。这时,一个六十多岁的妇人走进来。

“国庆,你回来了!”

“嗯,妈,这位是我的同学裴庆飞!”

“伯母,您好!”我紧张地打着招呼。

“你好,裴同学,快坐,别站着!渴了吧,我去给你们倒水!”

“妈,您歇会儿,我去吧!”

“不用,你陪同学坐会儿!”老人笑盈盈地说道,一脸的喜悦。

老人剪着短发,头发已经花白,瘦长的脸上布满了皱纹,眼里流露出和善温柔的目光,非常温暖和亲切,中等身材,有些偏瘦,但看起来精神矍铄。灰白色衬衫搭配一件黑色长裤,裤腿上打着补丁,脚上是一双黑色方口布鞋。老人脚步轻快地走了出去,一点没有老人的迟缓和蹒跚。

不一会,老人就拎着一只竹壳保温瓶,拿着两只青花瓷碗,走进来。动作麻利地倒了两碗水,递给我和她的儿子。

“裴同学,你先喝点水。我这就去给你们做晚饭!”

“伯母,我不饿,您坐下歇会吧!冒昧前来,给您添麻烦了,真是不好意思!”

“别这样说,裴同学,你来了,我很高兴,到了这里,就当在自个儿家里一样,千万别客气和拘束。只是眼下我们农村,日子过得不怎么好,拿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招待你,你可千万别见外!过几年,等我们日子过好了,你再来,我一定给你做好吃的!”

“伯母,您千万不要这样说。您这样说,我、我……”我急急巴巴地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急忙站起来,身体碰到了桌子,茶水也溢出了碗外,心里非常惶恐和不安。

“妈,没事的,他是我最要好的同学,才不会在意这些呢!我们吃什么,他就吃什么呗!”国庆的话算是给我解了围。

“对,伯母,您可千万不要把我当外人啊,我和您儿子是同学,我们就像亲兄弟一样,如果见外的话,我就不会来啦!”

“好,好,那就好!”老人的脸上再次洋溢起开心的笑容。

“你们坐,我这就去做饭,等会儿,他们爷儿几个,也该回家了!”

“妈,我去帮你吧!”

“不用,你也累了,你们歇着吧!”

老人走后,国庆对我说:“别在意啊,我妈是直性子,说话喜欢直来直去,等会儿,我爸他们就会回来了,你别紧张,他们都是很实在的人,见到之后,你就知道了!”

“没有啊,我觉得伯母对我太好了,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你知道的,我嘴笨!”

“就知道谦虚,你还笨啊,语文成绩那么好,作文比赛第一名可不是浪得虚名啊!”

“别调侃我了,兄弟!”

“我可没有调侃你,我说的是真心话!”

夕阳渐渐落下去,晚霞映红了西边的天空,树梢上,房顶上,路面上,几乎整个村子都被镀上了一层欢愉的赭红色。一只小狗“汪汪”叫着,跑进场地,跳进屋里。它径直走到我们面前,见到我,楞了一下,怔怔地望着我,眼神中流露出些许怯意,但又有些不甘心的样子。长长的小脸,下巴窄窄的,圆圆机灵的小眼睛,明亮可爱,黑色鲜红的小鼻子,脑袋上耷拉着两只柔软的小耳朵,一身黄黄的绒毛,看起来只有几个月大的样子。

想起了那年我们的高考(那村那人那狗)(3)

“阿黄,你记住,这是我的同学,是家里人,你不能对他吼叫哦!”国庆蹲下身子,用手抚摸着它身上的绒毛,小狗摇着尾巴,温顺地趴在地上,伸出嫩嫩的粉红色小舌头舔着他的手。国庆站起来,小狗也跟着爬起来,用它那清澈纯净的眼神再次看了看我,然后,竟然摇着尾巴走到我的面前,试探着用它的柔嫩胖胖的身子蹭了蹭的腿,我放了心,弯下腰,试着伸出手,抚摸了它一下,它竟然也一动不动地趴在了我的前面,还伸出舌头舔了舔我的手,凉凉的,又有些痒痒的感觉。小狗看我并没有伤害它的意思,放松了戒备,胆子渐渐大起来,眼神也变得温和了,似乎有了盈盈笑意。

不久,一个二十多岁的男子和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走进场地来,男子扛着锄头和铁锹,女孩背着一个芦苇背篓,身后跟着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老人双手背在后面,身材稍微有些佝偻,头发剪的很短,几乎已经全白,额上的皱纹很深,灰蓝色的棉布衬衫,洗得泛白的蓝色长裤,裤腿上打着补丁,补丁的颜色比裤子深了很多,有些显眼。年轻男子白色短袖汗衫塞在黄色军裤里,剪着分头,国字脸,眼睛很大,炯炯有神,身高体壮,皮肤黝黑。女孩一头短发,左边额头上的头发别着一根发夹,水蓝色上衣,黑色碎花裤子,圆圆的脸,眼睛很大,看上去稚气未脱。

国庆走出屋子,我跟在他后面。

“爸,二哥,小妹,你们回来了!”

“三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小女孩看到他,眼睛里满是惊喜,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她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我,脸上飞起一片红晕,显得有些腼腆,随即垂下了眼帘。

国庆向他们介绍了我。

老人看着我,微笑着说:“裴同学,欢迎你来我家做客!”

“谢谢您,伯父!”

二哥冲我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我也对他点了点头,女孩对我腼腆地笑笑,什么也没说,就转身朝田旁边的猪圈走过去,放下背篓,扯出里面的猪草,喂起猪来。然后,走进厨房,帮母亲做饭去了。

“快进屋做吧,屋里凉快些,我先去洗把脸!”老人对我说。

二哥把农具放到门朝西的那间杂物间里,就到旁边的厨房里,打了一盆水走到田边,洗了把脸,脱掉汗衫,简单擦洗了身体,然后重新穿上。

过了一会,伯母端来一锅粥,放在条台上,妹妹端着一摞碗跟在后面。妹妹把碗放在桌上,又回到厨房,端来了一盘刚煎好的面皮,一盘青青的炒韭菜。接着,又到厨房里端来了一盘毛豆炒咸菜。伯母已经盛好了粥。

伯父对我说:“裴同学,不知道你来,我们没准备,今晚也没什么好吃的招待你,但你得多吃点,吃饱了才行,不能饿着了!”

“伯父,您别这样说,面皮韭菜,太好吃了,好久没吃到这么好吃的食物了!”

“是吗?”伯母的眼里发出喜悦的光。

“真的啊,伯母,平时我可吃不了这么多呢!”

“那就好,那就好!”说着,她又拿起一张面皮,包好韭菜,递给我说:“喜欢就多吃点!”

“伯母,我吃得太多了,吃不下了啊!”

伯父、伯母依然一直不停地劝我多吃点,妹妹也是抢着给我碗里盛粥。

那晚,我由于吃得太多,撑得不行,饭后,只好让国庆陪我出去散步。我们沿着村中的小路,走向村头,走向田野。

白天的暑热已渐渐散去,晚风阵阵掠过,送来丝丝清凉和稻谷的清香,月亮渐渐升起来,洒下似水一般的清光,广袤的田野里弥漫着一丝薄薄的轻雾,远处的树木、村庄、田野显现着隐约的轮廓。蔚蓝的天空里漂浮着片片棉絮般轻盈的白云,天边稀疏的星星不停地眨着眼睛,路旁沟河池塘里蛙声齐鸣,流萤闪烁,更增添了夜晚的宁静、澄明、祥和,漫步在田间的小路上,让人流连忘返。

“我们回去吧!还要复习功课呢!”

我心里尽管千万个不愿意,但又不想耽误国庆的时间,就答应了他。

伯父伯母正坐在屋前场地的凳子上等我们。伯母手里都拿着芭蕉扇,扇风驱蚊。伯父正在抽烟,烟斗里的烟丝闪着点点时明时暗的红光。

伯母对我们说:“国庆,水已经帮你们烧好了,你们抓紧时间洗洗,早点睡吧!”

“好的!”

“谢谢伯母,又麻烦您了!”

“不麻烦,不麻烦!”

我们回到屋里,点亮了灯,堂屋里那张床上已经支撑好了蚊帐。我们拿了衣服,来到厨房里。两位老人这才回到屋里去休息。

厨房的窗口下搁着一张案板,砖砌的灶台上有两口铁锅,上面盖着木头锅盖。一根方形烟囱从灶台伸出屋顶,状如宝塔矗立在房顶子上。灶台后面,堆放着一些柴火。一只木盆放在厨房中间的地面上,澡盆边小凳上的肥皂盒里放着一块香皂。高国庆拿起锅台上的瓢,从铁锅里舀了一些热水倒在盆中,又从水缸里舀了几瓢冷水,放进盆里,用手试了试水温。

“好了,你先洗吧!”

“还是你先来吧!”

“怎么,跟我还客气啊!洗好了,叫我,我帮你倒水,你自己肯定端不动的!”说着,他走出厨房,关好门。

我们洗好后,回到堂屋。

“你先睡吧,我还想看会书!”高国庆对我说。

“我不累,我们一起吧!”

国庆捻亮了灯火,点了蚊香,我们在灯下复习起功课来。

夜渐深,睡意袭来,我不知不觉打起盹来。

“瞌睡,就上床睡吧!”

“好吧,那我就不陪你了!”

我用芭蕉扇在蚊帐前扇了扇,掀起蚊帐,钻进去。国庆仍在聚精会神地看着书。

可能是换了地方,躺在床上,我竟然睡意全无了,乡村的夜晚,格外宁静,偶尔响起的犬吠声,划破夜空的沉寂,更是让我难以入眠。国庆一直到午夜时分才上床。不久,就睡着了,竟然还轻轻地打起鼾来。望着躺在身边的他,想着这一天经历的事情,我心潮起伏,一直到后半夜,才渐渐沉入梦乡。

第二天醒来时,国庆已经不在床上。我很想再睡会,但又不好意思,就打着哈欠,爬起来,下了床,走出屋子。

太阳已经升起,伯父正坐在门前的凳子上怡然自得地抽着烟,烟斗里升腾着一缕袅袅的青烟,看起来似乎很惬意的样子。我和他打过招呼,去厨房洗漱。

伯母正坐在小板凳上折菜。昨晚换下的衣服,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被人洗好晾在了田边的绳子上,水缸里的水也已经挑满了。

没看见二哥和妹妹,国庆也不见了。

我洗漱好以后,问:“伯母,国庆呢!”

“他在屋后看书呢!”

“哦,那我去看看他!”

“好,你让他回来,也该吃早饭了!”

我和国庆回来时,饭桌上已经摆好了碗筷,还有冒着热气的馍头和咸菜。

“你们回来了,吃饭吧!”伯母微笑着说。

“二哥和妹妹呢,等他们回来一起吃吧!”我说。

“他们已经吃过了,国强到镇上去了,小芳去打猪草了。”伯母说。

早饭后,国庆让我准备好上午要复习的书,和他一起出去。

“去哪?”

“去了你就知道了!”

临出门的时候,国庆的父亲对我们说:“国庆,别走远了,记得早点回家吃午饭!”

“知道了!”

我们沿着那条村中小路,一直向西。不久就来到一处堆填上。堆填两旁长着很多高大的树木,茂盛的树枝伸展开来,遮挡了路面上的天空,只剩下窄窄的一片蓝天,路面上清爽凉快。阳光透过疏密有致的树木,照射过来束束明亮的光芒,落在路面上,形成了各种不同形状的纷乱光斑。堆填西边是古老的废黄河,河岸边长着一些芦苇和青草。我们转身向北,堆填的路旁长着茂盛的青草和一些不知名的野花,散发着淡淡甜美的清香,树上的鸟儿不时发出吱吱喳喳的叫声。空气格外的清新。

想起了那年我们的高考(那村那人那狗)(4)

“这是车前子,这是狗尾巴草,这是蒲公英,这是牵牛花,这是夹竹桃,这是菖蒲,这是艾草……”一路上,高国庆不停地对他说着路边的那些草丛里的植物和野花。

“这个我知道,是荠菜!”我指着路旁的一棵植物说。

国庆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在空寂的林荫道上散去,那么响亮。

“告诉你,这可不是荠菜,我们这里叫它七角菜,是用来喂猪的,它的叶片上长着细细的刺,有点刺手呢!”

我感到脸上有些发烧。

“没什么难为情的,你没在农村待过,不认识它们很正常!”

我再也不敢胡乱说话了,只能静静地听着高国庆给我介绍路旁的植物、花草及其特点。

“好了,停下吧,在这里看书,一定不会有人打扰你!”

在一处树荫浓密的地方,国庆拿出几张草稿纸铺着地上。

“坐吧,还傻楞着干嘛!”

“你坐吧,我可不想打扰你!我想去河边看看!”

“那好吧,你自己小心点,别走远迷了路!”

我独自走下堆填,穿过树林,小心翼翼地拨开茂密的芦苇,来到河岸边,我的脚步声,惊动了芦苇丛里的野鸭,野鸭倏忽飞出芦苇,在河面上扑棱着翅膀,掠过水面,游向对岸,过了一会,河面上重新归于宁静。河水很清,静静的流着,发出潺潺的水流声,偶尔会有鱼儿跃出水面,又“噗通”一声跌落在河里,激起片片水花,水花像水晶碎片一样,在水面上停滞了一会,又纷纷散落到了水里,粼粼波光的河面上荡漾起圈圈涟漪……我贪婪地观赏着眼前的一切,直到太阳高高地升到天空,才回到堆填的树荫下。

想起了那年我们的高考(那村那人那狗)(5)

中午时分,我们回到村里。

屋子里多了三个人,一对三十多岁的夫妇和一个十多岁的小男孩。国庆为我们做了介绍。我才知道这是他的大哥大嫂和他的侄儿。

桌子上放着一大碗红烧肉,一碗油焖茄子,一盘蒜苗烧豆腐。一盘干丝炒韭菜、一盆青菜豆腐汤,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我和高国庆坐在一面,伯父和二哥坐一面,大哥大嫂坐一面,小妹和侄儿坐一面,伯母不肯上桌,说是不饿,让我们先吃,等会再吃也不迟。后来,在儿女们的一再坚持下,她才拿来一只凳子,坐在孙子的桌角旁。小妹让位给她,她怎么也不同意。

吃饭时,侄儿一边大口大口地吃着肉,一边高兴地说:“这肉真香,太好吃了!”

“看你馋的!没一点礼貌!”大哥批评他说。

“他也是好久没吃肉了,你就少批评他吧,小孩子家哪有不馋的呢!”大嫂一边笑着说,一边夹了一块肉放在儿子的碗里。

“裴同学,你也吃啊,怎么不吃呢!”坐在我身边的伯父说着夹了一块肉,往我碗里放。我急忙阻止:“伯父,还是您自己吃吧!我自己来!”

伯父不由分说,还是把肉放进了我碗里。我也不好再说什么。

国庆见状,把我碗里的肉夹起来,放到他自己的碗里。然后,在肉碗里挑了一块不带肥肉的瘦肉,夹起来放在我的碗里。我发现大哥大嫂都用有些不解的眼神看着我。我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伯父大概这才弄明白,随即又挑了一块瘦肉放在我的碗里。我想拒绝,但又不好意思拒绝。整顿饭,伯父伯母几乎就没有吃过一块肉。他们只是吃一些素菜,一直到儿女们都吃过后,肉碗里只剩下汤时,他们才把剩余的肉汤分着倒进自己的饭碗里。因为这事,我心里一直感到非常不自在。我为自己的挑食羞愧不已。

饭后,大嫂动手收拾桌子,伯母对大嫂说:“不用了,翠芬,你和国平回去吧,我和小芳收拾就行了!明天中午,你们还是一起过来吃吧!”

“好的,那我们回去了!”大嫂说。

“你帮妈收拾好再回去吧!”大哥对大嫂说。

“不用、不用,你们走吧!”伯母说。

我和国庆午休后,就又拿着书包一起去了堆填。伯父、二哥已先于我们去田间干活了。

“小芳,等会给你爸、你哥送点水去,割完猪草回来时,顺便去田里扳些玉米回来,捡嫩的啊!”

“知道了,妈妈!”

夕阳西下,我和国庆刚回到屋里,伯母就拿过来几个煮熟的玉米。

“饿了吧,先吃点玉米,等会儿,他们爷俩回来了,我们就吃晚饭!”

“我不饿,伯母,谢谢您!”

玉米又甜又香,我连着吃了两根。伯母看我吃得很香,抿嘴笑了。

“我看你中午都没怎么吃呢,下次,可不许这样了!”伯母微笑着对我说。

“没有啊,我吃的很多啊,比平时多多了,不信,你问国庆!”

经过两天的相处,阿黄和我也变得熟悉起来。每次见到我,就像见到家里人一样,小圆眼睛里也没有了怯意,又黑又亮,摇着尾巴,在我面前又蹦又跳,有时还在我腿上欢快地蹭来蹭去,像是在撒娇,活泼又可爱。

第三天早饭后,我和国庆穿过一片田野,来到了一处池塘边,池塘四周长满了高高的芦苇,我们在一处太阳照射不到的地方停下来,没想到阿黄竟然一直悄悄地尾随在我们后面。

“阿黄,过来!”我叫到。阿黄摇摇尾巴,来到我的身边,我摸了摸它的头和身体,它就乖乖地趴在了我身边。

池塘不大,里面长着莲藕、菱角,田田的荷叶几乎遮住了整个池塘的水面,荷叶上的露珠,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晶莹剔透的光,像一个个小小的水晶球,一株株粉红色的莲花,高高地耸立在水面上面,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荷叶下面脉脉的流水,清澈如玉,水草在水中扭动着柔嫩的腰肢,轻摇曼舞。池塘边柳树上的鸟儿,叽叽喳喳地鸣叫着。

想起了那年我们的高考(那村那人那狗)(6)

不知什么时候,一只红蜻蜓飞过来,落在荷叶上,张着一对美丽透明的翅膀。阿黄一跃而起,对着蜻蜓汪汪地叫了几声,猛地向蜻蜓扑过去,身子落在荷叶上,荷叶无法承受它的重量,阿黄一下子掉进了池塘里。我惊叫了一声。埋头看书的国庆跑过来。得知情况后,折了一根芦苇,拨开荷叶,阿黄这才露出头来,只见它扑棱着爪子,扑腾着向我们游过来,好在距岸边不远,不一会儿,阿黄就游到了岸边,我们把它抓上来,放在地上,阿黄浑身都湿透了,眼里充满了恐惧,似乎有些惊魂未定,它下意识地甩动着头和尾巴,抖动着身上的毛毛,溅了我们一身的水,放在一旁的课本上红蓝墨水的线条因沾上了水,氤氲开来,模糊了书页上面的文字。

国庆急忙拿起来,用衣服揩干书页上的水。他有些生气,就踢了阿黄一脚,阿黄尖叫了几声,跳到一旁,瞪着一双惊恐的眼睛。

“你干嘛呢!”我抱怨国庆说。

“你看看书都被它弄成什么样了!”

“这有什么,又不影响阅读!”

阿黄一动不动地趴在地上,卷缩着身子,爪子贴在身下,耸拉着脑袋,垂着眼帘,身上的绒毛一撮一撮地粘在一起,我走过去,摸了摸它的头,它没有动,不高兴地抬起眼睛,斜睨了我一眼,目光中竟然充满了委屈、哀怨和害怕,接着,又垂下了它那薄薄的眼帘,太可爱了,就像一个在外面受了委屈回家后又遭到大人训斥的小孩一样。

“国庆,你快过来,你看阿黄那眼神,似乎受了好大的委屈哦!”

“委屈你了吗?谁让你傻傻地跳进水里的?”虽然这样说,但国庆还是蹲下身来,爱怜地摸了摸小狗的头和身体。小狗仍然趴在地上,只是尾巴不情愿地就地摇摆了几下,眼睛都没有眨动一下,似乎并没有忘记挨打的疼痛和“仇恨”,后来,就一直乖乖地呆在那里。

我们也没有理会它,直到中午回家时,国庆对它说:“阿黄,起来,我们回家了!”阿黄这才爬起来,跟在我们后面。临近家里的场地时,它又变得欢快起来,连蹦带跳地冲到我们前面去了。

下午,一觉醒来,太阳竟然躲进了云层里,天空暗淡下来,不久,竟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雨丝密密麻麻的,雨点也很大,砸在场地上,发出噗噗的声音。我们没法出去,国庆在桌上做着习题,伯父在门口抽着烟,伯母手里拿着伯父的那件衬衫在缝补着上面的破洞。我有一句每一句地和伯父聊起了家常,他告诉我早年他曾经到过我的老家周门,说那里是一处很繁华的乡村集镇,每当逢集的时候,会有很多人去赶集。裴氏家族在当地也是旺族大户。老人看起来很朴实,不善言辞,其实,他能说会道。他曾经去过很多地方,见过不少世面。年轻时当过兵,做过排长,为人正直善良,退伍后,回到村里,一直乐善好施,颇受村民们尊重,几个月前刚从村书记的位置上退下来。当了多年的村干部,按理说他的日子应该比其他村民好很多,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第四天早晨,我在睡梦中被一阵“格格”的鸡叫声惊醒。

我走出屋子,发现伯母正在鸡窝里抓鸡,她挑来挑去,抓出了一只比较肥胖的老母鸡,然后,把鸡头夹着两只翅膀下,拔去脖上的鸡毛,拿着菜刀,割破鸡的喉咙,对准地上的碗口,把鸡血放在碗里,然后,松开,老母鸡在地上挣扎着,扑腾了几下,就不动了。伯母把鸡放在一只木盆中,用烧好的热水,浇烫在鸡身上。然后,拎着鸡爪,在水中不停地翻动着鸡身,烫好后,拔了毛,剖开肚子,掏出内脏,清洗干净。

中午,我们回到家,大哥他们一家也在,我和国庆同他们打了招呼。看到我们回来了,伯母和大嫂,就陆续端来了饭菜,一盆鲜美的鸡汤,一碗香喷喷的红烧鱼,一盘辣椒炒肉丝以及其他色香味俱全的蔬菜。吃饭时,伯母特地捡了一块鱼肚上的肉放进我的碗里,笑眯眯地对我说:“来,尝块鱼试试,放心,没刺的,我晓得你不喜欢吃鱼,不过,你总得尝试一下,才知道好不好吃吧。这鱼是你二哥上午刚从河里抓的,可鲜呢!”在他们一家人的注视下,我红着脸,小心翼翼地品尝着,生怕被鱼刺卡着了。

“怎么样,好不好吃?”伯母笑着问我。

“嗯,好吃!”

“那好,你多吃点吧!”伯母说着,又夹了一块鱼给我。

我不知道她是如何知道我不喜欢吃鱼的,饭后,我问了国庆,国庆告诉我,伯母在我们第一天回来的时候,就悄悄问过他我的喜好。难怪,这些日子以来,我总能吃到自己喜欢的可口饭菜呢!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间,五天就过去了。早饭后,我们就要离开村子,去学校和老师同学会合,一起去县城参加高考了。

离别前,伯母在我和国庆的包里放了一些煮熟的鸡蛋和馍头,对我说:“你就要走了,伯母也没什么好吃的给你,这些鸡蛋和馍头,你带着路上吃,千万别饿着了,你身子骨太瘦了,以后得多吃点才行!”

“好的,谢谢伯母!”

“好了,你们走吧!”

“二哥,我们走了!”我和二哥打着招呼。

“好,我送送你们!”

二哥帮我们拿着行李。伯父、伯母、小妹也跟着在后面。一家人一直把我们送到了村头的路口。

分别时,伯母拉着我的手,对我说:“记着伯母和你说过的话,考完试,有空的话,就和国庆一起回来,我给你做好吃的!”

“嗯!”我使劲地点点头。

他们一直站在村口,目送着我们离开。

阿黄似乎并不知道我们要远行,它时而跟在我们身后,时而快速地冲到我们前面,二哥和小妹叫它回去,它似乎听而不闻。国庆吆喝着,撵它回去,佯装要踢它,可是,它仍然是一蹦三跳,不予理睬,时远时近地一直跟在我们身后,跟着我们走了好远,国庆没法,只好踢了它一脚,它这才停下来,不解地望着我们,眼神里满是委屈和悲伤……

晨光映照着村庄、树林、田野和小路,我几次转身回头,仍然看见他们一家人一直伫立在晨风中,灿烂的朝阳染红了他们的身体,我恋恋不舍地冲他们挥挥手,眼里噙着的泪水终于夺眶而出。

“快走吧!”国庆催促着我。

想起了那年我们的高考(那村那人那狗)(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