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荷尔蒙,男性和女性确实是两种生物,什么男性不懂女性,女性不懂男性,其实都是认知错层引起的。

男性有更多创造力,激情四射,惊才绝艳,这需要更爱幻想,理想主义者,不顾一切的性格,才能让想象力驰骋云端,做事不计后果。

这就是少年的特质啊,生活在乌托邦Q里,不切实际,不知人间疾苦,热血奋进,斗志熊熊,批判一切,有“我即是宇宙”的自信,只知道冲而不知道后果。女性呢,知道为什么很多女性都喜欢看“知否”这部电视剧吗? 因为,虽然现在已经不是封建社会了,但很多女性都很有共鸣,大家都是庶女,社会的庶女,男性才是那个社会的嫡女。

女性与男性思考的区别(为什么有男人至死都是少年)(1)

从小开始,女性就被各种规矩束手束脚,干干净净的才是女孩子啊,漂漂亮亮的才是女孩子啊,温温柔柔的才是女孩子啊,离经叛道Q的女性常常被指指点点,当作反面教材,但你没听过哪个不修边幅不爱洗臭袜子,关着膀子打球的男生,被当作了反面教材。女性从小就被言传身教,赋予“懂事,省心”的任务,且不说像男性一样自由自在,哪怕学习差了些,都是“生女儿没啥用”的象征,对年轻女性的行为约束,不止来自自家父母,随便个亲戚,随便一个路人,都可以用你女性的身份来要求你,女性骂人也是不可以的,因为专门有形容词“泼妇”来羞辱你,而破口大骂的男性,是没有“泼男”来形容他的。所以女性从小就被迫收起了爪牙,从小就被迫像盛小六Q一样懂得生存之道,从小就把注意力放到了怎样讨人喜欢那方面,也从小没人要求她们理科出色,数学第一,机器人比赛试一试,火箭模式搞一个。

而男性在他们是中心的家庭里,调皮捣蛋是有人善后的,工作失误是有人再给一次机会的,遇人不淑是被朋友劝说“离婚再娶一个”的。他们可以不断试错,不断改正,不断去尝试,尝试就是创新,然后肯定成功最多的就是他们。

女性与男性思考的区别(为什么有男人至死都是少年)(2)

你以为我要说,所以女性特别惨,大家都要来保护我们?不,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社会庶女的女性,从小在各种挫折,各种生存之道里辗转,渐渐就宠辱不惊,学会了各种各种的生存方式,渐渐就建立了自己辐射下的一个个家庭圈,渐渐就在男人黄金十年期过去后,后来居上,开始有滋有味,有模有样。在老年时,男性因年轻的快乐和无节制早早去世了,女性开始和孩子享受起天伦之乐。男性可能是上场搏杀的人,但灭国之后,带着孩子们逃亡并保存族人有生力量的,是各种犹太人的母亲。

男性有爆星般耀眼的光辉,女性有流水般柔韧绵长的力量。正是因为男性从小就是社会的嫡女,光芒四射,自信又八方来助,他们气势盛大,此谓少年。

在青年时期,父母的资源都给了他助力(无论是农民父母,精英父母,他们或多或少都给了你助力,这是女性同阶层,注意,同阶层成年后难以享受的),他们全情投入,全情创造,此谓少年。

女性与男性思考的区别(为什么有男人至死都是少年)(3)

中年时期,生活琐碎,有妻协助,他们稳固事业,豪情万丈,指点江山,此谓少年。老年时期,他们忆往昔峥嵘,评时下弊病,幻想再回沙场点兵,此为少年。但成年后就开始琐碎的女性,是再也无法少女的。

这就是宝玉评价的“女性从珍珠变为鱼眼珠”的过程。

另外,中下阶层的男性,其实中年后也没有少年了,因为四十多到五十岁的那段时间,当工作价值减小,不接手生活琐碎就无法好好生存的时候,他们也开始没法少年了,所以这个阶段的男性,开始变得猥琐和萎缩。

这就是为什么婚后男性震惊于老婆变得“现实,面目可憎”和女性疑惑于老公“幼稚,娱乐至死”的原因。

成长从来都不是同步的,如果再不能共情一些,何来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