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情介绍

马来西亚(马来语、英语:Malaysia),简称大马,是君主立宪联邦制国家,首都吉隆坡,联邦政府行政中心布城。全国分为13个州和3个联邦直辖区,全国面积共33万平方公里 。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国土被南中国海分隔成东、西两部分,即马来半岛(西马)和加里曼丹岛北部(东马)。马来西亚人口3268万,其中马来人69.1%,华人23%

柬埔寨红色高棉国旗(国旗系列马来西亚)(1)

马来西亚历史悠久,公元初,马来半岛就有羯荼、狼牙修等古国。15世纪初以马六甲为中心的满剌加王国统一了马来半岛的大部分。16世纪开始先后被葡萄牙、荷兰、英国占领。20世纪初完全沦为宇宙搅屎棍英国的殖民地。二战中,马来半岛、沙捞越、沙巴被日本鬼子占领。战后搅屎棍恢复了对马来西亚的殖民统治。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联合邦宣布独立,1963年9月16日,马来亚联合邦同新加坡、沙捞越、沙巴合并组成马来西亚,1965年8月9日新加坡独立。马来西亚在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突飞猛进,为亚洲四小虎之一,2020年GDP总量3276亿美元,人均达到了9980美元

二、国旗

马来西亚国旗于1957年8月31日首次使用,其旗的颜色是红白相间的十四道相等的横条,靠旗杆一边的左上方为深蓝色长方形,上有一弯新月和颗十四个尖角的星。14道红、白横条象征马来西亚的13个州和政府,新月象征马来西亚人民对伊斯兰教的信仰,14个尖角的太阳星象征马来西亚13个州和政府的团结,蓝色长方形代表人民的团结,并表明马来西亚与英联邦的关系(英国国旗以蓝色为旗面,马来西亚也属于英联邦国家),黄色则是国家元首的象征。1997年8月30日,时任总理马哈蒂尔将马国旗正式命名为“光辉条纹”旗

柬埔寨红色高棉国旗(国旗系列马来西亚)(2)

三、国徽

顶端的新月与星象征伊斯兰教。星的十四芒象征马来西亚的十三州与联邦政府之间的平等关系。盾牌上的五把马来短剑代表前马来属邦,即玻璃市、吉打、吉兰丹、登嘉楼及柔佛,红色、白色、黑色与黄色条纹代表前马来联邦,即霹雳、雪兰莪、森美兰及彭亨。其中黑与白是彭亨州旗的颜色;红与黄是雪兰莪州旗的颜色;白、黄、黑是霹雳州旗的颜色;黄、黑、红是森美兰州旗的颜色。槟榔树及槟威大桥(红条纹左方)象征槟城。马六甲树(黄条纹右方)代表马六甲。沙巴州州徽(红条纹下方)代表沙巴尔砂拉越州州徽的犀鸟(黄条纹下方)代表砂拉越。大红花(红色朱槿)为马来西亚国花,它也象征马来西亚联邦政府。国徽两侧的护盾兽--马来亚虎象征人民的勇敢与坚强。国徽下的彩带的左右分别以罗马字母和爪夷文写着马来语的国家格言:团结就是力量,彩带的黄色为皇室颜色

柬埔寨红色高棉国旗(国旗系列马来西亚)(3)

四、二战中的马来西亚

1941年12月,日本第二十五军在山下奉文的率领下向新加坡要塞进攻。次年2月15日,英国马来亚陆军总司令白思华将军率8万英军向日军投降。日军进入新加坡后,对新马华人以“大检证”和“大肃清”的名义进行了灭绝性大屠杀,白思华在投降后先后以战俘身份被囚于新加坡、台湾和沈阳,直到1945年8月。仅在在新加坡检证大屠杀中,华人死亡人数就有2.5万—5万人之多,而这只是有组织地针对华人的大屠杀中的一起而已。在日军进攻马来亚半岛和统治初期,日军发动的大规模的集体大屠杀就有:新加坡大检证,吉隆坡大肃清,槟榔屿的两次大检举,马六甲大镇压,在新山、麻坡、马力四隆、文律进行的大屠杀,在森美兰州知知港、余朗朗等村进行的清乡屠杀,另有较小规模的屠杀达29次之多,日军在马来亚所屠杀的华人总数在15万以上。

柬埔寨红色高棉国旗(国旗系列马来西亚)(4)

山下奉文(一个屠杀华人的刽子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