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血认亲”,这在中国是个很熟悉的词,在一些戏曲和武侠小说里,常提到一种检验父子关系的方法就是“滴血认亲”,但这种方法真的能验证父子,或者父女关系吗?滴血认亲这种流传了几千年的用来验证血缘关系的实验,是否是真的呢?滴血认亲又是什么原理?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滴血认亲的相关知识,揭开滴血认亲的面纱。

为什么说滴血认亲不靠谱?滴血认亲靠谱吗(1)

“滴血认亲”的原理

不同血型的血一旦被混合,可能会出现沉淀之类的情况。民间传说中的“非亲属关系血液不能相融”,说的就是发生这种沉淀的情况。

通常说的血型是指ABO血型,即A型、B型、AB型和O型。它是根据血红细胞表面ABH抗原进行分类的。特定血型的血,红细胞膜上有特定的抗原、血清中有不同类型的抗体。红细胞膜上只有A抗原的为A型血,血清中有B抗体;红细胞膜上只有B抗原的为B型血,血清中有A抗体;红细胞膜上同时有A、B两种抗原的为AB型血,其血清中无A、B抗体;红细胞膜上只有H抗原为O型,血清中同时有A、B抗体。同类型的抗原、抗体可以结合,从而使红细胞由于重量增加沉积下来。举例来说:如果一滴A型血与一滴B型血滴在一起,A型血红细胞结合B型血中的A抗体而沉淀,B型血红细胞也会结合A型血中的B抗体而沉淀,这样便产生很多沉淀性颗粒。这就是不同血型的血相混合会产生沉淀的原理。

滴血认亲:血型相同≠亲生

但血型是否相同和是否亲生并没有关系。中国人口有13亿,而ABO血型就只有四种,相同血型的人有千千万万,如果就根据血型是否相同来判断是否有亲子关系,那世间的冤假错案也就太多了。可见,能融合也不一定是亲生的。另一方面,即便是具有亲生关系的父母和孩子,血型也很可能不同。ABO的四种血型是由基因决定的,存在一定的遗传规律。从后面所附的表中可以看出:父母和子女的血型对应关系是比较复杂的。例如,父亲是AB型血,母亲是O型血,生出来的小孩血型却将是A或B型,与父母的血型都不同。所以说,两滴血相容可以说明血型相同,但并不能进一步说明是否亲生。

为什么说滴血认亲不靠谱?滴血认亲靠谱吗(2)

滴血认亲:无论如何也不会沉淀

值得一提的是,在很多影视作品中有这样的“滴血认亲”片段:取一碗清水,再将两滴血滴到清水中。这样一来,滴血验亲的结果就更不可信了。因为红细胞只有一层脆弱的细胞膜,没有坚固的细胞壁。由于渗透压的关系,红细胞在清水中会吸水而胀破,让细胞膜破成碎片。碎片上的抗原与抗体也能结合,但不像完整的细胞膜一样能结合大量抗体,这样便达不到沉淀所需重量,也就不产生肉眼能看清的小颗粒,所以用这种方法,不管这两滴血的血型是否相同,看上去都是融合的。

为什么说滴血认亲不靠谱?滴血认亲靠谱吗(3)

结论:滴血认亲不可信

这种滴血认亲的鉴定方式是不可信的。古人缺乏认识人体的恰当手段,不具备现代医学知识,因此想当然地认为一家人血脉里流着相同的血。相同的血混合便能融合,不相同的血混合便不能融合。而且实际上,由于“滴血认亲”常常是将血液滴入清水中,红细胞由于渗透压的原因会导致细胞膜破裂,所以通常情况下两滴血型不同的血也不会出现沉淀的现象。

为什么说滴血认亲不靠谱?滴血认亲靠谱吗(4)

亲子鉴定

科学上有个孟德尔遗传定律,说孩子的遗传特征(标记)是由他爸爸妈妈提供的基因组合而成的,在受精的那一瞬间,就已经决定了。检验遗传特征,看它符不符合遗传规律,便可做出判断。遗传了别人的特征,不管怎么合血滴骨,都是当了乌龟。现代医学里,起初是采用红细胞血型进行亲子鉴定,但这个办法只能否定,不能肯定。

到了七十年代,白细胞血型(抗原)亲子鉴定被推出来,准确率达到80%,开始在世界普遍采用。在八十年代,又开始利用染色体来鉴别,根据染色体的状态来判定,但手续繁琐,推广不开。

被推广开并且准确率几近百分百的是DNA技术,一九八五年由美国人莫里斯等人发明。DNA就是人的遗传物质,共两百多种,终身不变。DNA片段上有十六个点,放到检测仪上面就能看到,如果有三个点存在明显差异,对不起,这是别人帮的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