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用火或灯迅速挥圈时,就能看到一圈火圈或灯圈这种现象称为“视觉暂留”的错觉,早在14世纪这种现象就已被发现并用文字记载下来,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照相机保留影像原理?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照相机保留影像原理(视觉暂留与电影摄影机的发明)

照相机保留影像原理

当人们用火或灯迅速挥圈时,就能看到一圈火圈或灯圈。这种现象称为“视觉暂留”的错觉,早在14世纪这种现象就已被发现并用文字记载下来。

进入19世纪,玩具制造商们利用这种视觉的错觉设计和制造了种种玩具。自从当时有了摄影术后,长期以来只被用来拍摄静态的影像,只要物体稍微一动,影像就会模糊。这一点现在的摄影爱好者都知道。

19世纪法国天文台为了要将金星经过太阳时的情形连续记载下来,发明了一种“天体摄影用旋转装置”。这种装置在70秒内可连续拍下48张照片。同一时期,美国的爱特华德·迈布利基(Eadweard Muybridge)也成功地运用这种方法来研究分析动物的运动过程。

当时出任法兰西学院的博物学教授马雷打算利用迈布利基的装置来研究鸟类飞翔行为。他心想,用可移动相机瞄准天空飞翔的鸟儿,同时快速扳动感光板,这样大概可以连续拍下鸟翼的分解动作吧。于是马雷就发明了连发式摄影装置。这种摄影装置像一支枪,枪身是带有镜头的筒,筒底装入带有时钟齿轮机械装置的圆形大枪杆。当感光板一经装入,随即按下。扳机是带动齿轮机械装置快速转动的开关。一拍完12张照片,特殊快门立刻就关掉,以阻止光线的进入。枪身是镜筒,用伸长或缩短来调节焦距。通过取景器的毛玻璃来观察影像。此时,长条的摄影用底片问世,宣告了电影的诞生。

当然,马雷的摄影枪尽管不很完美,但已经涵盖了现代电影摄影机的基本原理。几年后,号称发明大王的爱迪生在发明了留声机不久,就想把留声机和活动电影结合起来,从而造出了每秒可拍48帧影片的活动电影摄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