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因温度受凉黄痢怎么治疗(仔猪副伤寒高发期)(1)

仔猪副伤寒主要是由于沙门氏菌所造成的传染性疾病,大部分出现在2~4个月以内的仔猪身上,很少会出现在6个月以上猪身上,并且传染时间没有十分明显的季节性特征,特别是冬季气温变冷交替,多雨潮湿、寒冷、季节交替时发生率高。

仔猪在患有副伤寒疾病初期时,会出现便秘及皮肤变红的情况,在后期内出现皮肤青紫色问题,体温相对较高,急性者为败血症,慢性者为坏死性肠炎。在对仔猪副伤寒防治时,仔猪断奶之后,必须接种副伤寒弱毒冻干疫苗,仔猪在30日内首次进行免疫处理,在一个星期之后再次进行免疫处理。

仔猪因温度受凉黄痢怎么治疗(仔猪副伤寒高发期)(2)

二)亚急性型和慢性型 较多见,似肠型猪瘟,表现体温升高到40.5~41,5℃,畏寒,结膜炎,黏性、脓性分泌物,上下眼睑粘连,角膜可见浑浊、溃疡。呈顽固性下痢,粪便水样,可为黄绿色、暗绿色、暗棕色,粪便中常混有血液坏死组织或纤维素絮片,恶臭。症状时好时坏,反复发作,持续数周,伴以消瘦、脱水而死。部分病猪在病中后期出现皮肤弥漫性痂状湿疹。病程可持续数周,终致死亡或成僵猪。

仔猪因温度受凉黄痢怎么治疗(仔猪副伤寒高发期)(3)

二、发病原因

猪副伤寒, 又称猪沙门氏菌病, 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仔猪的一种传染病。急性者以败血症,慢性者以坏死性肠炎,有时以卡他性或于酪性肺炎为特征。

猪沙门氏菌对干燥、腐败、日光等环境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在水中能存活2~3周,在粪便中能存活1~2个月,在冰冻的土壤中可存活过冬,在潮湿温暖处虽只能存活4~6周,但在干燥处则可保持8~20周的活力。该菌对热的抵抗力不强,60℃15分钟即可被杀灭。对各种化学消毒剂的抵抗力也不强,常规消毒药及其常用浓度均能达到消毒的目的。

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可从粪、尿、乳汁以及流产的胎儿、胎衣和羊水排菌。本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交配或人工授精也可感染。在子宫内也可能感染。另据报道,健康畜带菌(特别是鼠伤寒沙门氏菌)相当普遍,当受外界不良因素影响以及动物抵抗力下降时,常导致内源性感染。

仔猪因温度受凉黄痢怎么治疗(仔猪副伤寒高发期)(4)

三、预防措施

一)是仔猪圈舍注意保暖,保持清洁干燥,食槽要干净,及时清粪。

二)是加强饲养管理,初生仔猪早吃初乳,提早引料补料,仔猪断奶分群时,不要换舍。

三)是仔猪断奶前后,可口服弱毒冻干苗预防。

四)是仔猪发病后,及时隔离治疗,猪舍彻底消毒。

五)对尚未发病的仔猪可在每吨饲料中加入金霉素100克,加以预防。

六)是定期保健。按仔猪每吨饲料或每吨饮水中添加银翘散1公斤和金霉素100克,仔猪断奶当天开始使用,连续使用7天,此外在仔猪断奶前7天,可同时在母猪和仔猪的饮水中按每200升饮水添加利呼宁100克,连续使用3天~5天。

仔猪因温度受凉黄痢怎么治疗(仔猪副伤寒高发期)(5)

四、治疗方法

1)治疗仔猪副伤寒首选肠毒神针,肌肉注射或者静脉注射,本品每套可用于100kg体重,一天注射一次、一个疗程三天。病情严重的可酌情加量。(针对病情严重的可先注射一针阿托品每头按1-3ml,同时口服次硝酸铋或鞣酸蛋白 活性肽碳口服,连用三天)。对发病仔猪也可选用中药治疗,中药方剂为:败酱草40克,薏苡仁30克,金银花20克,丹参、苦参、土茯苓各18克,地丁15克,丹皮10克,广木香6克,煎水给仔猪内服,每天早晚各内服一次,连续内服3天~5天。

另外我还查到如下的治疗方法。

仔猪因温度受凉黄痢怎么治疗(仔猪副伤寒高发期)(6)

对全群仔猪进行观察,发现病猪后立即隔离,及时治疗,并指定专人负责照料,治疗方法甚多,介绍数种供选用。

2)土霉素按每千克体重0.1克计算,口服每日2次,连服3天。

3)复方新诺明每天每千克体重0.07克,分2次口服,连服3~5天。

4)意康生物英国多联特配合头孢肌肉注射,每套本品用于200斤体重治疗。预防每套本品用于400斤。

5)喹诺酮类药物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恩诺沙星,每千克体重2.5毫克,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2~3天。

需要指出,各地治疗方法甚多,疗效也有差异,在治疗过程中,要结合发病当时的具体情况进行。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治疗,都必须坚持改善饲养管理与卫生条件相结合,才能收到满意效果。

6)经过大量养猪人的实践证明,仔猪副伤寒在治疗期内,土霉素及红霉素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而庆大霉素比较适合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