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孝道”究竟是什么呢?
《尚书》中说:“奉先思孝”;《尔雅》解释孝为:“善事父母曰孝。”许慎《说文解字》则说:“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这些释义都是把赡养父母作为孝的基本含义,由此可见,孝最早是作为伦理道德范畴出现的,指子女善待父母长辈的伦理道德行为。
中国古代孝的观念源远流长,上可追溯到舜帝对其父瞽瞍的孝行。早在殷商的甲骨卜辞和青铜器铭文中就已有“孝”的文字。从字形上来看,“孝”字像一个老人手牵幼子,也像一个孩子手扶老人,表示祖父与子孙之间的一种亲爱关系。作为子女,从父母那里传承血脉与家风,是祖先与父母生命与精神的延续,不孝,就失去了这些做人的根本。
《孝经》中孔子这样说: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我们的血肉之躯,来自于父母,不敢让它受到诽谤和伤害,这是尽孝的开始。修德立身,奉行正道,扬名于后世,让父母受到尊崇,这是孝道的最终目标。孝道,从侍奉父母开始,以报效国家继续,成就于忠孝两全的立身之道是孝道的最终目标。
孔子认为,最基本的孝道,并不是要如何照顾好父母双亲,而是首先要爱惜自己。自己的身体是父母所生,遭人指责辱骂,或者有任何的伤损疾病,自己可能不太在乎,但父母会为之痛惜、心疼。所以保护自己的名誉,爱惜自己的身体,保证身体健康这就是孝的开始。也就是《弟子规》里说的“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孝子想到要孝养父母,不会无节制地花天酒地,不会沉迷于吃喝嫖赌,遇到困难不会随意放弃奋斗目标,更不会放弃自己的生命。而能提高自我修养达到品德高尚,成就一番事业,让父母为自己骄傲自豪,这是孝的最终目标。所以,孝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为国效力,最终达到成就事业。
儒家思想认为,要做一个正人君子,孝悌是根本。《论语·学而》篇中,有子说: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君子致力于基础,基础打好仁道自然产生。孝敬父母,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
孝悌是君子之本,为仁之本,也是人之道产生的根源。儒家崇尚君子和仁爱,把孝悌看做二者之本说明孝悌对于个人是多么重要!
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孟子说:“仁的实质就是事奉父母,义的实质就是顺从兄长,智的实质就是明白这两者而不离开,礼的实质就是调节、修饰这两者,乐的实质是乐于这两者,欢乐就由此而生。欢乐萌生了就无法遏止,无法遏止就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
孔子把孝看作是为学的前提。
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则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说:“孩子们在家孝顺父母,出门敬爱兄长,谨慎而有信,博爱大众,亲近仁者。躬行之后有多余的力量,再去学习文献。”
《论语》中孔子说:“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入则孝,出则悌。”在这里,孔子给出了孝悌的范围和概念。他认为,只有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做到了,且“行有余力”,才能学文,可见孔子是把孝放在第一位的。正如后世所说“百善孝为先”。
由做人,到学习,由学习,到更好的做人,都源自于孝道。因此,儒家认为,“孝”是一个人为学的基础,是一个人成君子的基础,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更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与我们一般认为的“孝”就是照顾赡养父母不同,孔子首先把孝悌作为仁爱的主要表现形式: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其次,孔子把人和一般的动物区别开来,在照顾赡养父母的基础上,赋予孝以崇敬父母的内容: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如今的孝,是所谓的赡养双亲就够了。然而连家里的犬马都能饲养,如果内心不尊敬双亲,赡养父母和饲养犬马有什么分别呢?
同时,孔子还把孝道从家庭领域扩展到政治领域,认为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就不会犯上作乱。孔子的学生有子说: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为人守孝悌而冒犯长官的,很少。不经常冒犯长官而又经常为非作歹的,却从来没有。
作为孔子学生的曾子则赋予“孝”以精神方面的内容。
曾子认为,相对于物质方面来说,精神方面的孝更为重要,因此对孝做了全面的定义,分为大孝、次孝、下孝三个层面:
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礼记》孝有三种:最大的孝是尊敬双亲,其次是不使双亲受辱,最下等的孝是抚养双亲。在曾子的定义里,尊敬父母是孝的最高层次,是其它道德要求的基础,而赡养父母只是孝的最低层次。
曾子曰:“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孝子之身终,终身也者,非终父母之身,终其身也;是故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至于犬马尽然,而况于人乎!”——《礼记》曾子说:“孝子养老,使父母内心快乐,不违背他们的意愿;言行循礼,使他们听起来高兴,看起来快乐;使他们起居安适;在饮食方面尽心侍候周到,直到孝子终身。所谓“终身”,不是说终父母的一生,而是终孝子自己的一生。所以,父母生前所爱的自己也爱,父母生前所敬的自己也敬。就是对他们喜欢的犬马也都是如此,更何况对他们爱敬的人呢!”
在儒家看来,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是实行仁德的根本。而仁德则是最高的社会伦理道德。
孟子说: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注重乡校教育,反复强调孝悌的道理,须发斑白的人就不至于在道路上背物负重了。年满七十的人能穿上绸帛、吃上肉,老百姓不受饥寒,做到了这些而不称王天下,从未有过。
以孝道教化民众,从身边事做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能形成良好的尊老、敬老的社会风气,这是提高社会道德的基础。
荀子则将孝道以礼的形式来规范起来,成为重要的社会道德的规范。
《荀子》:夫行也者,行礼之谓也。礼也者,贵者敬焉,老者孝焉,长者弟焉,幼者慈焉,贱者惠焉。所谓德行,就是奉行礼义。所谓礼义,就是对地位高贵的人要尊敬,对年老的人要孝顺,对年长的人要敬从,对年幼的人要慈爱,对卑贱的人要给予恩惠。
孔子不但大力提倡作为儒家核心思想之一的“孝道”,而且孔子的弟子也都是孝道的践行者。比如闵损(字子骞),孔子就称赞他“孝哉,闵子骞!”而仲由(字子路)更是留下了“子路负米”的故事。
《孔子家语》:
子路见于孔子曰:“负重涉远,不择地而休;家贫亲老,不择禄而仕。昔者由也,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实,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之后,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愿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复得也。枯鱼衔索,几何不蠹,二亲之寿,忽若过隙。”孔子曰:“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子路见了孔子说:“背负重物远行,休息不会挑地方。家中贫困父母年迈,做官不会挑俸禄高低。过去,仲由我侍奉双亲,经常饭菜粗陋,为双亲去百里之外背米。双亲故去后,南游到楚国,随从百乘车马,积累万钟粟米,累了坐在垫子上,饿了用一排鼎盛食物。期望还能吃粗陋的饭菜,为双亲去背米,再也做不到了。如同绳上栓的鱼,几天就腐烂。父母的年岁,也如白驹过隙般逝去。”孔子说:“仲由侍奉双亲,可以说父母在时尽力照顾,父母去世又能常常思念啊。”
经孔子、曾子、孟子、荀子等儒学代表人物的丰富和发展,以及第一部系统论述孝道著作《孝经》的出现,孝道伦理逐渐理论化、体系化,形成了儒家伦理的核心思想,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核心意识形态。
与此相应,历代以来,围绕孝道,无论是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戏曲文章,都有大量的宣传孝道、弘扬孝行的内容。如西汉著名的经学家刘向曾编辑《孝子传》,元代编成的《二十四孝》等等。尤其是《二十四孝》,在印行时大都配以图画,称为《二十四孝图》,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够看懂,成为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宣扬儒家思想和孝道的通俗读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