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前,一些偏远的客家地区的,“等郎妹”是其中一种婚姻的象征,也是当时客家社会认可的婚姻形式之一。一些久婚未育的人家,先抱养别家幼女,等待自己生子,此子长大后与之配为夫妻,此幼女即为“等郎妹。有的“等郎妹”等不到老公出生或等来的老公夭折了,或者等不到婆婆生出儿子,一直生闺女,就被迫与公鸡拜堂成亲,守寡一辈子。它是比童养媳更悲惨的畸形婚俗,童养媳是儿子出生后,才过去,等郎妹就要看运气了,看婆婆能不能生出儿子,并且还要儿子能活到成年和自己结婚。

等郎妹是哪个地区的(这个词估计有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意思)(1)

最近看书看到了等郎妹这个词,不知道什么意思,特意百度一下,2007年,导演郑华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就把广东梅县的客家山歌剧《等郎妹》改编成了电影。通过对主人公润月悲欢离合的一生的描写,为旧社会这一女性特殊群体发声。然后完整的看完这个电影,读后感如下:

真恨那个王思焕,自己娘也不管了,去外面打工,哪怕说清楚,自己在外面有家室,不爱她,也就不至于苦苦等了啊,不过这婆婆也对她够好了,但是润月多少也是有些执着,毁了一辈子。

这么可爱的女孩,一辈子只能被别人选择,从小到大照顾男人,然后还要等男人,男人让她不要等了,她还要等。

等郎妹是哪个地区的(这个词估计有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意思)(2)

最可恨的是婆婆,把自己悲惨的一生延续给了别人,她知道就知道呗,儿子都写信让她不要等了 。正在润月和春生拜堂时,她还非要喊, 这一喊 ,人家就一辈子等她那儿子了。

春生也很可怜啊,本来可以成亲的,桃花嫂,润月也好可怜,如果他真的没有死,他是怎么忍心一生都不回家的。

这个婆婆,其实也算很好的了,儿子死了没有打骂儿媳,有风言风语的时候也是没有打骂,为了传宗接代允许他和春生结婚,生孩子姓王,只是后来那封信,润月等思焕归来,一直等到106岁,没等到人,孤苦伶仃。

等郎妹是哪个地区的(这个词估计有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意思)(3)

我觉得思焕有可能死了,这个信是他托人等他死后寄回家。不然怎么可能会不回家呀,当时孝道应该还是很看重的,大家评论思焕是在南洋发财娶妻生子还是真的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