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拉水泥堵住侄子家的路,两家调解不成还为此闹上了法庭,要求法官判个公道这到底是什么仇什么怨?,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叔叔一家拦着不让侄子盖房 叔叔拉水泥堵住侄子家去路?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叔叔一家拦着不让侄子盖房 叔叔拉水泥堵住侄子家去路

叔叔一家拦着不让侄子盖房 叔叔拉水泥堵住侄子家去路

叔叔拉水泥堵住侄子家的路,两家调解不成还为此闹上了法庭,要求法官判个公道。这到底是什么仇什么怨?

侄子为通行问题将叔叔诉至法院

据了解,宛顺与宛飞是叔侄关系,两家在北京市房山区某村相邻而居。

前不久,侄子宛飞来到房山法院河北人民法庭立案,他说,他与叔叔宛顺共用一条道路通行,叔叔家门前的道路是他家进出的必经之路。

宛飞诉称,2020年4月21日,叔叔家拉来沙子和水泥,堆放在自家出行道路的两侧,导致他的车辆无法出行。随后,叔叔动工修建院门口,垫高路面,并欲在道路上垒墙。他说,如果墙垒起之后,自己将彻底无法从该道路通行。

后经当地村委会和派出所调解依然未果,宛飞将叔叔告到法院,要求宛顺铲除其院门前所垒高的路面,并不得妨碍自家的正常通行。

法官进村巡回审判为民解纷

考虑到双方当事人希望法官到村里了解情况并开庭审判的需求,为了方便当事人诉讼,妥善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避免矛盾进一步扩大,9月11日,法官决定进村就地巡回审理该案。

经过简单地布置,“临时法庭”在该村村委会的一间会议室内逐渐搭建起来,房山区人大、政协代表也来到了巡回审判现场见证监督。承办法官贾茹没有先宣布开庭,而是与当事人及人大、政协代表一起,步行至当事人家中,认真勘察了现场,并耐心听取了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同时也向代表们介绍了案件的基本情况。

围绕症结点逐步开导双方当事人

当着所有人,宛飞称,自出生以来,他一直从叔叔家门前的道路通行,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通行道路。后来,因为两家在老家房子的分割上产生了矛盾,叔叔家就不想让自己一家从涉案过道通行了。

而他的叔叔宛顺则辩称,自己家门前的路面属于自己的宅基地范围,而且侄子宛飞家在上世纪90年代盖房时把原本在两家道路上相隔的一面矮墙拆除了。在拆除前,侄子原本是可以不经过自家门口而另有通行道路的,所以宛顺认为自己在道路中间垒墙与侄子无关。

但是,宛飞依旧坚持称,叔叔也没有证据证明其宅基地使用权的范围包括其门前的道路,所以叔叔没有权利在路上建墙阻碍其通行。

庭审中,宛顺提交了一份1950年的土地房产所有证存根,宛某顺称,根据该存根,可以证明自己家门前的土地在其宅基地范围内。

侄子宛飞则认为该证据并不足以证明宅基地的范围,也不确定其上所载土地是否为案涉土地,故对该证据的证明目的不予认可。

法官、代表尽力调解化解矛盾

庭审结束后,法官并没有当庭宣判。经过再三斟酌后,法官认为这起案件如果只是简单判决结案,不论是支持叔侄俩谁,均有一方需要进行施工,拆除或新建墙体,很可能使两家积怨更深,不利于以后双方的相处,于是承办法官决定尝试与人大、政协代表一起对当事人进行庭外调解。

“他是你亲叔叔,现在矛盾出现了,人家也拿出了地契,再走一个道后续矛盾更多,各走各道有利于避免激化矛盾。如果你们还想走原来的道儿,作为小辈,给老人家说说好话,你叔叔气儿顺了,也就让你们走了”。部分代表劝说着侄子宛飞。

有的代表在另一头开始做叔叔宛顺的思想工作,“让侄子家另起道路确实不太方便,道路会非常陡,能不能看在双方都是亲戚的情份上,就让孩子还像以前那么走,不会妨碍你家的,也是最经济的解决办法”。

在劝解叔侄两人的过程中,承办法官还向双方释明了相邻通行纠纷案件的裁判标准。

然而,虽然代表和法官做了大量调解工作,但是侄子宛飞依然坚持自己的诉讼请求,坚持要求通过法律程序确认自己有通行的权利,最终双方调解未果。承办法官贾茹表示,会对此案尽快作出判决。

(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

摄影 成梦琳

文/王浩雄 通讯员 吴卫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