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古曲名,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的劳动生活情态。

采莲曲古诗王昌龄解说(听歌说诗词采莲曲)(1)

明·瞿佑《归田诗话》:王昌龄《采莲词》,意谓叶与裙同色,花与脸同色,故棹入花间不能辨,及闻歌声,方知有人来也。用意之妙,读者皆草草看过了。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容貌服色与花如一,若不闻歌声,安知中有解语花也?景趣天然,巧绝,慧绝。

采莲曲古诗王昌龄解说(听歌说诗词采莲曲)(2)

荷叶罗裙一色裁,

《采莲曲》以写意法,描画了一幅《采莲图》,诗人并不正面描写采莲女,而是将采莲少女置于荷花丛中,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产生一种若隐若现、若有若无、引人遐想、悠然不尽的优美意境,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把采莲女幻化成了荷花的精灵和美丽大自然的化身,表现出采莲女天真浪漫、朝气蓬勃的性格。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采莲曲古诗王昌龄解说(听歌说诗词采莲曲)(3)

王昌龄,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汜水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晚年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尉,《采莲曲》正是这个时期所作。因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擅长七绝,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也有愤慨时政及刻画宫怨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采莲曲古诗王昌龄解说(听歌说诗词采莲曲)(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