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水则生鱼,有土则长草,林深则藏鸟。这是自然规律,但是,长达1800里的"秦始皇直道",2000多年不生草。不知蒙恬大将军负责修筑时放了什么灭草灵?

当年秦始皇对这条直道要求☞ 春夏不可长草,阴雨不可泥淖!马踏不可有痕,车过不可有辙!后两句是小编替秦始皇吹的,意思是这条道永远都要畅通无阻,坚实无比!


那么,秦始皇为何要修这条直道,大秦工匠又是如何做到让千里直道不生草?


秦直道对后世的影响(一千八百里秦直道)(1)

千古一帝,霸气镇楼!

秦始皇为何强修"秦直道"?

秦始皇统一中国大地后,希望霸业千秋永续。他希望六国百姓为大秦子民身份自豪,而不是怀念故国破时光。其实秦始皇并非像很多人抹黑的那样只懂使用暴力。


秦国秉法家治国,秦始皇则允许儒家进入朝堂。当时很多方士、术士横行,说明道家也广泛存在。刑法赋税上,始皇也尊重各地习俗。

这些都是秦始皇的让步和妥协,其实也是顶着很大压力。但是,一个强大帝国,必须有强大硬实力支撑。秦朝加强中央集权,设郡县地方,也在经济文化方面做了统一。


秦直道对后世的影响(一千八百里秦直道)(2)

除上述,为巩固庞大而辉煌的大秦帝国,秦始皇实施一系列伟大措施,修长城,开灵渠,通西南夷,辟五尺道。其中就包括修筑"秦始皇直道"。对内巩固统治,对外攻防匈奴。


事实上证明,六国儒士、方士的确不让秦始皇省心,"疲秦之计"让秦始皇大为失望。

无论是防止六国遗民作乱,还是作战北方匈奴,秦始皇不得不强修直道。一句话,天下凡有不服秦者,强大秦军可沿直道火速臣之!


关于秦直道修筑目的,说法诸如"出巡便利"、"军事通道"、"交通路线"等等,这些说法都是原因之一。秦直道的诞生必然出于综合考量,而不可能为了秦始皇骄傲地散个步。

那么,这个神奇千里秦直道,怎么修筑的


秦直道对后世的影响(一千八百里秦直道)(3)

秦直道为何2000年不长草?

寒如北亚冰原,酷如西北荒漠,尚有寥寥或离离之象,但是秦始皇直道千年不生草。这是为什么?当时修筑时又如何做到的?


1.关于秦直道丨

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丨史记

秦直道多依山势而建,开山成路,遇渠夯筑,道宽直。南起陕西淳化县,北至内蒙古包头市,跨越14县,绵延1800多里,路多宽60米左右。一路向北,五里一墩,十里一台。

蒙恬领命,动用了十数万军工、民工突击强修,其中不乏一些专业工匠,这是关键。


秦直道对后世的影响(一千八百里秦直道)(4)

大秦直道路线图

司马迁还提到"……道未就",说始皇崩,蒙恬亡时,直道还未完成,应竣工于秦二世时,并非所谓"修了两年半",实则五年多完成。以上从《史记》里可以推测。

公元前110年,司马迁曾随西汉大军,沿着直道走过一遍,采过风。可推《史记》对秦直道的记载当是很靠谱的。


秦直道穿梭于群山苍莽和沟壑险峻中,在2000多年前,可谓"长城二号"般的壮举!这条直道,一直到明朝还在发挥作用,清朝逐渐边缘化,最终荒废在漫长时光中……


秦直道对后世的影响(一千八百里秦直道)(5)

2.秦直道不生草的玄机丨


按照秦始皇要求,道路宽敞平坦,坚实牢固,暖不生草,雨不泥泞。在当时实为工程技术难题,当然,工匠自有工匠精神和智慧。


首先,直道所用泥土为过硬优质黄土,然后把木料弄碎,掺进泥土混合,再一起烤熟。路面多层铺设,先夯实硬化。泥土粘性和牢性得到提高,高温基本把泥土中的种子破坏了。

然后,把石灰和熟土混合,多层铺设路面,层层铺紧夯实。这些都有专门工匠作业。


秦直道对后世的影响(一千八百里秦直道)(6)

古代石灰应是生石灰、烧黏土灰渣等混合物,具有较强碱性,并可以产生胶结作用。这种材料还可以防水,前提是,要和油性物质或纤维材料等,复合使用才有效果。

掺了木料细渣的熟土,再加上石灰混合,材料有粘性又硬化,防水性好,雨天不容易泥泞。古代没有水泥,但古城墙上一块块砖却都垒实好好的,材料里就用了石灰或糯米水。

石灰属于碱性物质,本身可以除菌,当然也能杀死植物种子。何况一层层盐碱化的路面,根本没有植物发芽、生存所需要的养分。


由此可见,高质量泥土,掺了木料碎屑一起烧熟,再加入石灰混合,多层铺设夯实,让路面更牢固、硬化,一定程度上防水防泥泞,而且道路盐碱化。熟土杀死草种子,就算有漏网草种,盐碱化让种子失去了生存条件。

这就是"秦直道"千年不生草的奥秘


秦直道对后世的影响(一千八百里秦直道)(7)

一个的新问题来了

修筑1800里,按始皇的要求折腾,选土、碎木、烧熟、掺石灰,一层又一层……2年半能完成?当然可以,秦始皇说行,它就行。

前面有提,并非常说的2年半完成,那只算第一期主工程,并没完全竣工,后期还有修缮收尾作业,一共5年多。可参照《史记》细节。


实际上秦直道多数路段,并非修筑时现开辟。战国时各国都有很多道路,秦朝在故道基础上加以沟连,必要时进一步拓展,并加固。

秦始皇修这段路,说明它重要,那么,原来各国就不知道这段交通重要了吗?所以,首先有基础,且不差,秦朝再升级优化,会省去很多时间和劳力,何况蒙恬调用了很多专业工匠参与。古人让后人起敬。


秦直道对后世的影响(一千八百里秦直道)(8)

小编有话说

强大的秦朝给后人留下很多奇迹,它们体现了秦朝统治者的大视野和雄心,凝结了古人智慧,让人叹为观止!直到今天,始皇陵依然让世人干瞪眼。秦直道只是工程之一。

两千多年前的工程技术,展现了秦朝工匠的大智慧,智慧的背后是古代劳动者的无数血汗。年少就游历各地的司马迁,当年沿着秦直道从头到尾走了一趟,都不禁感叹。


秦直道最大作用为攻防北方匈奴,曾是秦汉骑兵作战匈奴的重要依托,出兵神速。

如今,2000年已去,秦直道已在漫长历史剥蚀中落下帷幕,静静躺在大自然中。有的成为林带,有的成为耕地,大秦的遗迹,一路垒垒迭迭,尚依稀可见……


秦直道对后世的影响(一千八百里秦直道)(9)

小编似乎听见始皇霸气呐喊:"大地在我脚下!"

"朕在,当守土开疆,扫平四夷,定我大秦万世之基,朕亡,亦将化身龙魂,佑我华夏永不衰。此誓,日月为证,天地共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