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回宫不是那么容易的,即使怀了皇上的孩子,作为废妃回宫也是史无前例。在这一过程中,甄嬛得益于很多人:她的朋友,爱人,家人,下人,还有她的敌人。
皇上从甘露寺看完甄嬛,一回来就不再见皇后了。皇后觉察到事有蹊跷,却不知道自己犯下多大的错误!面对甄嬛这么一个厉害的敌人,皇后当初只是去了一趟甘露寺,践踏了一下甄嬛的自尊,然后嘱咐静白尽可能折磨她,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从这一刻起,命运之轮开始转动!
等甄嬛怀了皇上的孩子(冒充的),皇后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这等于宣告皇后费尽了心机等于白费!--------不可能啊!以甄嬛的骄傲性子,不可能屈服皇上的!
皇后算来算去,就没能算到甄嬛如今和她一样了——回宫是为了权力和利益,而非什么感情!
皇后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种错误都是转瞬间的,但是事已至此,皇后也只能亡羊补牢了,只是怕也为时已晚,她想不出办法,只能静观其变。
这个时候,团队里唯一清醒而能看见局势的只有安陵容,她看出甄嬛回宫一定会复仇(宫中将要大变),而以甄嬛的实力,恐怕到时候谁都挡不住她。然后安陵容的建议就是:把甄嬛困在宫外,然后斩草除根,免除后患。
安陵容的建议倒是稳!准!狠!可具体怎么实施呢?
所谓的“危月燕冲月”,是皇后党黔驴技穷了——连祖宗和太后也都能搬来利用和欺骗。
不过技穷归技穷,皇后的一句“危月燕冲月”还是困住了甄嬛许久,可见在宫外“等”的风险性极大。
皇后在这节骨眼上起了杀四阿哥之心——在绿豆汤里投毒,此环节有特意之嫌,这样明显的动作,不是纯粹自己给自己使绊子,好让甄嬛进宫更顺理成章吗?
看四阿哥慌慌张张在太后跟前哭诉的样子,一点没有个帝王样,但是不用担心,四阿哥是典型的先苦后甜型——四阿哥确实年轻气盛又有抱负,所以很爱表现自己的才能,但也因此遭到杀身之祸,还是后来甄嬛告诉他要隐藏自己的情绪。
眉庄做那样夸张的表情,是故意给太后看的:这个时候眉庄说话就比较有针对性了,甄嬛安排眉庄在太后跟前帮她说话是恰到好处:进宫这事,皇后说不行,皇上迫于形势也说不行,但是太后说行就行。
眉庄就从四阿哥的事情入手——此时提起来甄嬛的事情是顺水推舟,就是告诉太后:皇后太不把您老人家放在眼里了,您再不采取措施,你儿子真要后嗣凋零了……
皇后的明目张胆,太后的真生气,使甄嬛的进宫成为必然,这就又回到了剧本开头---------后宫对于甄嬛的期盼就像是久旱盼甘霖。
再用个比方:甄嬛回宫等于抗战时饱受帝国主义欺凌的中国人民盼着东方出来个红太阳,甄嬛这个角色的意义也等同于法国大革命时应运而生的拿破仑。
皇上来找太后的时候,皇后正伺候太后服药--------太后是故意把皇后叫来的。
甄嬛回宫这件事,皇上一直在等太后开口---------自四阿哥的被投毒事件发生后,他就知道太后要开口了。
皇后也在等太后发话--------她总觉得太后是站在自己这一边的--------不过这次她打错算盘了,太后是皇后这边的不假,但是在子嗣上,太后永远是皇上这边的---------是大清这一边的!
亏得皇后还是大清的女主人,一心只为个人利益,完全不顾大清的死活!这就难怪太后要翻脸了。
皇上一提甄嬛的事,太后立刻不假思索地说欢迎甄嬛回宫。
于是大家都等着皇后最后表态。
——等了半天没等到……很明显,皇后很不爽。
皇后开口便说甄嬛只是废妃,清朝祖制上没有废妃回宫的先例。
太后一听脸就拉下来了,皇上也表现出了极端不耐烦。
说起来,皇后在后宫三巨头中也是占据一席之位的,不过那是指平时风平浪静的时候,一旦风起云涌,皇后其实是不算什么的,包括太后也是。真正拿主意的还是皇上。
只见皇帝打断皇后说:位分可废便可封,有什么不可以的,朕是皇帝,朕说了算!
说完皇上就不理皇后了……直接跟太后说,皇额娘,莞嫔怀的是皇家子嗣,按道理应该接回宫静养……
这些理由就是太后刚才说的话的浓缩版---------他知道得到太后的同意就行了。皇后根本无需理会。
皇后在三巨头会议中灰头土脸地败下阵来,她不明白太后为何不向着她了——其实在回宫这件事上,真正劝动太后的正是她自己,是皇后一连串过分的行为促使太后改变了主意——皇后娘娘确实辛苦了!
皇上当晚继续为甄嬛回宫再接再厉——虽然和皇后一起,但等于继续没有理皇后。
因为皇帝说话几乎都是不看着皇后的,根本没有听到皇后在说啥,光顾着自己想了。
皇上准备将四阿哥过继给甄嬛是有深意的---------太后只说过要为四阿哥找一个养母,而皇帝直接把四阿哥过继给甄嬛了--------这是有区别的。
就像现在,皇后是三阿哥的养母--------三阿哥生母是齐妃。而到了四阿哥这里,直接生母就是甄嬛了——这表明皇上虽然平时不重视这个儿子,并不代表可以坐视这个儿子自生自灭——四阿哥再微贱也是皇子。
把没有额娘照顾的四阿哥过继给她,既是抬举了甄嬛,也是抬举了四阿哥。
皇后应该没想到这次皇上如吃了秤砣铁了心一般,不管外面言官怎么议论,都决意要让甄嬛以妃位回宫——出身不高贵?不要紧,抬旗!从汉军下五旗抬到满军上三旗,还要赐大姓钮钴禄氏。
皇后还在做无谓的挣扎:他们俩(甄嬛和四阿哥)的岁数只差了七岁啊!
——这个反驳太无力了,连姓都能改了,改个年龄算啥?
皇上越挫越勇,最后准备给甄嬛改个封号---------甄嬛以前对皇上有心结就是因为莞莞还是菀菀这个事情起的问题。于是皇上说这个菀字不好,给甄嬛改为熹妃。
这就意味着:在皇上心里,甄嬛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皇上的心目中正式与纯元皇后区别开来。甄嬛再也不是宛宛类卿了。
皇上为甄嬛取“熹”字为封号,意喻甄嬛的回宫之路前景一片灿烂。
看这一段很过瘾,因为皇上表现得很霸气,说一不二,而皇后狼狈而无奈的表情,观来更是大快人心。
我的推测是:皇上已经发觉宫外朝臣的议论是皇后搞的鬼——皇上最痛恨宫里宫外串通一气。
这次皇上如此着意抬举甄嬛,也是给皇后一个警告:不要在朕背后搞什么小动作,你越是反对,朕越是要给甄嬛莫大的荣耀给你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