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诞生于一战,首次参战于索姆河战役。作为使用方来说,英国人对坦克的表现不算太满意。但对于受害方来说,这种钢铁巨兽给德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应对英法军队的坦克,德国成立了负责研发装甲战斗车辆的A7V委员会,由著名车辆设计师约瑟夫·沃尔莫(Joseph Vollmer,1871-1955)牵头负责设计工作。

德国的现代坦克名字(瑞典坦克的由来)(1)

一战中的英军菱形坦克

德国历史上第一款国产坦克于1918年3月21日服役,这款坦克直接使用了设计委员会的代号A7V,在战斗中的表现略好于英国早期菱形坦克。但一个很麻烦的问题是,A7V坦克重33吨,需要18-20个人来操纵,底盘距离地面也仅有十多厘米,机动性能相当差,完全不适合快速机动的作战形式,只能用作突破战车使用。

德国的现代坦克名字(瑞典坦克的由来)(2)

德国A7V坦克

虽然一战西线战场的主要作战形式是堑壕战,但德国一直希望能通过快速穿插的机动作战撕裂协约国的防线从而做出战略大反击迫使敌方议和。A7V坦克兵不符合机动作战的要求,因此德国军方要求沃尔莫继续研发新式坦克。

德国的现代坦克名字(瑞典坦克的由来)(3)

从这张图可以直观看出A7V坦克体型的庞大

在一战结束之前,德国人搞了个中型坦克计划。这款名为"上西里西亚突破战车(Sturmpanzerwagen Oberschlesien)"的坦克重19吨,乘员5人,借鉴FT-17而来的旋转炮塔内安装一门57毫米或37毫米炮,车体前后各安装一挺7.92毫米机枪,装甲最厚处14毫米,最大公路时速16公里,最大越野时速9公里。上西里西亚坦克的结构比较接近后世的主流设计,但其装甲过于薄弱,速度也过于缓慢,很容易被敌方野战炮击毁,因此该项目最终未能投产。

德国的现代坦克名字(瑞典坦克的由来)(4)

上西里西亚坦克

在一战后期,英国的猎犬中型坦克和法国的FT-17轻型坦克给德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他们打算借鉴这两款坦克(特别是前者)搞一款类似的轻型坦克。由于战况的日益恶化,留给沃尔莫的时间并不多,他大量沿用了猎犬坦克的设计,提出了"轻量化装甲战车(Leichter Kampfwagen)",简称LK方案。

德国的现代坦克名字(瑞典坦克的由来)(5)

对LK坦克产生了直接影响的英国猎犬坦克

LK项目的第一个成果是一款重6.9吨的轻型机枪坦克LK1,车体结构非常接近猎犬坦克,发动机在前炮塔在后。该坦克仅需3个乘员,装甲厚度8-14毫米,配备一台戴姆勒-奔驰60马力发动机,武器为一挺安装在炮塔内的7.92毫米机枪,最大时速18公里。虽然从现在来看这似乎是很落后的性能,但是一战时期的坦克基本没几个时速能上10公里的,LK1坦克已经算是非常快了。

德国的现代坦克名字(瑞典坦克的由来)(6)

LK1轻型坦克原型车

LK1坦克满足了步兵支援的需求,但其仅装备机枪很难对敌方碉堡、车辆造成伤害。为此,沃尔莫在LK1的基础上修改出了LK2型坦克。LK2基本沿用了LK1的车体设计,但修改了车头的装甲外形,并将LK1的圆筒形炮塔换为棱柱型。LK2的主武器为一门克虏伯37毫米炮,也可换装一门57毫米榴弹炮。

德国的现代坦克名字(瑞典坦克的由来)(7)

英国人缴获的LK2坦克原型车

虽然LK1和LK2坦克堪称一战时期出现的最优秀轻型坦克,但遗憾的是,由于德国国家机器已经是强弩之末,连A7V坦克都只生产了20辆。LK1和LK2在各生产了一辆原型车后,德国就暂停了生产计划。不久之后,德国发生了革命,新政府宣布停战投降。根绝《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不能拥有坦克,因此优秀的LK1和LK2无法进入德军服役。天无绝人之路,作为曾经的北欧霸主,瑞典对于各种新式武器兴趣颇浓,从德国引进了LK2坦克的全套图纸资料与生产技术,从而设计生产出本国的第一款国产坦克Strv m/21。

德国的现代坦克名字(瑞典坦克的由来)(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