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南阳来禅楼吾乐吴天五先生,原名艮,更名匏,别署鹭山其天资之颖异,治学之勤敏,立品之精纯,著述之宏富,竞谓继乡先哲而起,许为后劲,黄胥庵孝廉赠诗云“似子文章独早成,但看小札亦研精五峰以后几传作,二谷之间谁抗衡”,诚世之轶才也,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尚书斋的由来?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尚书斋的由来(吾乐斋名知多少)

尚书斋的由来

虹桥南阳来禅楼

吾乐吴天五先生,原名艮,更名匏,别署鹭山。其天资之颖异,治学之勤敏,立品之精纯,著述之宏富,竞谓继乡先哲而起,许为后劲,黄胥庵孝廉赠诗云“似子文章独早成,但看小札亦研精。五峰以后几传作,二谷之间谁抗衡”,诚世之轶才也。

先生家住邑东南阳,地以屏山,林栖鹭鸶,群居得所,洁白如雪,殊添佳景,遂名“鹭山草堂”。其于抗战期间,内有楼名“来禅”,为招挚交夏瞿禅先生来也。夏氏名承焘,温州人,早年与宋慈抱、薛储石等亲炙冒鹤亭教泽,俱文采翩翩,被誉为“永嘉七子”,系杭州大学教授,尤以词为著,尝自谓“初意要镕稼轩、白石、碧山、遗山诸家风格于一炉”,常在恬淡中蕴浓情,委婉间呈风骨,被尊为一代词宗。其两人始识一面,载夏氏《天风阁学词日记》,即一九三二年一月廿七日:“遇乐清吴天五君,才廿二三岁。冷生甚称许之。午过其家,看收藏名画甚精。啖雁山蕃茹枣甚美。”吴氏撰著《停云录》首条:“四十年前,予初识谢邻(夏瞿禅,承焘)于梅劲风(梅冷生)宅中。时劲风有母丧,吊客盈座,谢邻适自杭归,亦来会吊。劲风于缞绖中,特为绍介,曰‘二君可契金兰’。予夙闻谢邻名,握手之顷,觉温雅照人,诚所谓珠玉在瓦石间也。遂而定交。”

吴、夏两名家才力腾踔,足可颉颃上下。尤乐与把臂,意念诚笃。吴氏迭迭惠诗相招,夏氏感其盛意,为报二律录后:

元龙馀事见经纶,高卧能令楼观新。

悬想窗风定无价,试看诗笔已如神。

行藏自有床头易,名字应同陌上尘。

笑把一编问归鹭,匡山头白彼何人?

别来自爱数篇诗,题向轩窗说与谁?

并世可无知我者,一秋唯有忆君时。

漫愁旨酒欢难得,便赴分灯约未迟。

起试荷衣还独喟,几人京洛负深期。

夏氏果践约,于一九四二年五月十日抵南阳,所取“来禅楼”名实相如矣!别两年馀,相倾肺腑,絮絮不休。且晚间偕登屋后山,看鹭鸶千百成群,洵一奇观。此山本名南屏,吴氏为改鹭山也。其间偕访汇头张公云雷,公病体方愈,而谈锋弥健,云及共和党旧事及梁任公、林长民、苏曼殊诸人。便至霞雪访“雄才不让康南海”之赵丹秋,赋有“南阳杂事,同天五作”,并过虹桥居士林及荷心桥净宗寺,于净宗寺听若亮上人讲楞严,两人联句云:

人间无此竹风清(天),僧榻来参病净名(瞿)。

证得初禅安稳地(天),过庭双鹭比人轻(瞿)。

夏氏此次勾留一百零二日,其日记载“良友邀留,度此大劫,感刻无似。夕坐月谈至十二时,念生为浙东人,出则西湖,归到雁山。劝予远行艰难,勿辛苦往武夷,秋凉再住雁荡。”赋留别诗云:

鹭山楼槛坐光风,安得年年笑语同。

邻叟不须占骨相,古人早与决穷通。

浮生真似忘家客,乱世谁为避俗翁。

投老一庵何日就,灵岩西畔里湖东。

该草堂于前岁已拆,近邻骊珠书院早毁,而吴氏大宗重兴,应嘱制联,溯流风陈迹,冀融情敷理,拙联殿后:

听比户书声,大器仗甄陶,榜院骊珠增价重;

寻草堂遗迹,亢宗传著述,出尘鹤貌挹风高。

虹桥上陶村东方一寸楼

东方一寸楼者,位于吾乐邑东上陶。人多诧异,何此命名?盖主人酷嗜魔术,是巧非真,谐谑情态,令人绝倒。联及东方曼倩之滑稽,仙带一分顽,偶谪人间耶?一寸者,方寸之地,喻心也。荐一瓣心香,示顶礼膜拜耳。

主人朱英先生,笃信向学,襟怀洒落。曾就读浙省十中(温州),喜与学侣切磋,且以敦行为本。乃劬学积损,竟致咯血,遂休学调摄,颇有起色。后诸旧契争蹑青云,独先生不慕荣利,一恋故园,乐栖隐焉。

其向好客,平居接人,冲然夷然,座拂春风。有邑之耆宿,间出数语,析疑解棼,俱表惊服。有文士至,顿畅雅怀,微吟低唱,馀音嫋嫋。有旧识来,溯影事之分明,慨友朋之聚散。夫滔滔浊世,却另标风采,主人之养何邃矣。闻悬清吴梅村句为联,“不好诣人贪客过,惯迟作答爱书来”,实一写照也。

先生揣摩人世,如拈对镜之空花,转而游戏人间,于孙玉声著谴责小说《海上繁华梦》及续部披读再三,道其别署“警梦痴仙”大有神悟,进而于孙氏称主任《繁华杂志》倾倒,内辟《锦囊》《滑稽魂》《吟啸栏》等栏目,刊有魔术家之玉照,于兹偏嗜焉。并悉魔术家假座海上“民鸣社”剧场表演,不啻得一福音,亲往沪江一睹。设法与表演者频通款曲,个中秘密,多所窥破。尤出巨资定购高价魔术器具归,由是该楼一跃为魔术场矣。主人规摹矩仿,不失分寸,一吐其抑塞磊落之气,诸座客俨成观众,靡不惊喜万状,继远近地有游艺雅集,虔请先生光临演技,恢恢游刃,作从容态,终莫可究诘,足为游艺增色,屡赢满堂喝彩。有关表演名目及节目单等,随沧桑更迭,致访求益难,为之怅怅。奈其宿疴竟作,精力益衰,于一九四六年时艰蒿目,遽离尘网全归,年仅三十三,诔辞纷来,泪墨所凝皆属实录,举黄式兴先生挽联证之:

满目凄其,寡妇孤儿谁可托;

一楼沉寂,秋风苦雨鹤添愁。

先生俪配倪玳玉女史,瀹以新知,毕业于虹桥女子职业学校。迨该校卢啸园校长花甲华诞,赋句申贺,虽经人润色,然尊师重道难矣!谨附录于后:

醉里生涯梦里身,先生悟彻早埋轮。

乌啼兰舫邀明月,花放桃林娱晚春。

十载虹川瞻函丈,千秋雁荡唤诗人。

同钦海屋添筹纪,笑坐丹邱养太真。

赖倪氏摒营劬瘁之力,抚孤成立。嗣君朱江君雅嗜美术,笔致隽逸。门墙蔚盛,驰声遐迩。尤培子乐峰、女乐群崭露头角,一版画一油画,当竟登堂奥,幸德门流风绵远也。

芙蓉芙蓉街市隐楼

易曰“君子好遁,小人否也”,生值时政不纲,民生凋敝,遂遁隐于山林、草泽、农圃、工贾,有一隐市尘,号称“市隐楼”者也,位于吾乐邑东芙蓉街也。主人俞公焕星,名董光,其貌魁伟,膂力过人,不喜读书,冀大丈夫当展韬钤济世,安能跧伏事笔砚乎?遂弃文习武,纠纠之态,技自精能,已博一衿。青云得路,乃废科举,掇巍科止矣。转而效范蠡之所为,矢志经商,于芙蓉市翦理丛芜,艰苦万状,垂二十年,建楼房百余间,自设公成南北货号,馀屋殷招外商租之,遂成商业网,百货辐辏,顾客云集,且届二六市日,名誉远播,成吾乐一大市镇,开新风之绪焉,公洵一货殖传中人。至民国三年八月,此街竟遭山匪焚劫,火光冲天,广厦数百间尽化灰烬,“怆绝芙蓉山下路,哭声动地不堪闻,”实当年惨状写照也。前功尽弃,靡不殷忧,独公坦然,秉回天力,次第重兴,带闿通阛,不数年楼阁连云,较前尤臻完美,实壮观焉。复别建一楼,为其菟裘娱老,自颜其门曰“小筑幽栖”,庄崧圃先生特题“市隐楼”额赠之,并侑以诗志庆。诗云:

南面蓉江北枕山,登临四望碧迴环。

半生货殖田园外,长日情耽樽酒间。

风月凭栏资遣兴,桂兰绕砌眄怡颜。

元龙自此遂高卧,忘却当年缔造艰。

庄氏一作松坡,又字以临,原住清北,移居瑶川,曾被举为孝廉方正,尝手定积稿,颜曰《白龙山人吟稿》。经其首唱,踵和纷至,选录牛山小隐次韵长句曰:

卜筑何须别买山,临街楼看绿回环。

蓉江波漾窗棂里,雁荡峰罗几席间。

芳草香生春霁径,夕阳红映醉酡颜。

比来得遂营菟愿,高卧浑忘世网艰。

是处夹植花木,应时蕃衍,笼烟挹露,不异桃源。公自憩息其间,足避尘嚣也。其自奉俭,一裘师晏子穿数十年。偏嗜杯中物,饮亦有度,不及于乱,下酒之物,仅一二肴蔌耳。而逢客至,多张酣宴,有孔北海遗风焉。

为图报本一寄孝思,公辟家祠亦成佳话,贺联甚夥兹择其二:

家居好山好水地;

人在不夷不惠间。

上系石帆山人张公云雷、耐园主人胡公天仆同赠,一扬其地,一状其人,夷谓伯夷,惠指柳下惠,赞其品不激不随也。

别墅老芙蓉,比年开市列廛,烟火万家蒙聚处;

崇祠新栋宇,此日纪功表德,心香一瓣祝长生。

联系金石大家方介堪先生之父方公冠英所贺,笔力轩举,不违本旨。

至其居仁行义,为地方造福,于教育则创立“造因两等小学”,膺校长职,聘用良师,成绩斐然。于治安则历任民团团董,赔垫团费,劳怨不辞。他如拯灾黎,策赈荒,修桥梁等,慷慨自任,桑梓讴歌,踵起辈出,后先辉映矣。

芙蓉上马石村听涛楼

听涛楼者,闻今尚存。位于吾乐邑东芙蓉上马石,榜额者系民国曾绾吾浙建德、江苏盐城县篆刘先沛先生,刻联为王摩诘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味其楼名,兼听松涛,顿浮“一夜松涛枕上鸣”乎?果主人别署“拜松处士”是也,即胡公起慎,字胜夫,系清贡生。仰松为岁寒三友之一,秉干霄势,成构厦材,况直节清声,足堪砥行立品,其友人卢啸园居士赋《六旬杂感》,内分自怜、自警、自慰、自勉四律,选录胡公次韵和作于后:

自 慰

老得赋闲自在身,脱离马足与车轮。

桑榆缀景何妨晚,松柏经霜不异春。

明日黄花遗世客,夕阳红树倚楼人。

风云变幻虽无定,面目庐山未失真。

自 勉

血气既衰垂老身,名场利薮速埋轮。

勿耽富贵邯郸梦,宜养太和天地春。

时近昏黄防失足,家思清白有传人。

原来晚节尤须慎,是是非非要认真。

公性好客,常招友朋,飞觞行令,意气遒上。民国庚申(1920)四月,曾膺民国教育总长、我国著名藏书家傅藏园居士下榻是楼,承主人及其从弟玉玑先生殷勤款接,屋宇轩明,琴书静雅,古松流泉,啸咏自得。居士云及百不挂怀,唯书相依如同性命。藏园辟有书库,每届岁除,仿黄荛翁祭书之典,邀集耆宿胜侣,将珍本陈列案头,配以果品香烛致祭。然后赏奇析异,引为人生一大乐事也。主人答曰:余等孤陋寡闻,仅知贾岛祭诗,那晓荛圃祭书,当效此韵事。宾主畅谈,时山中杨梅正熟,主人奉致百颗,颗颗赤圆,甘美殊常,乃取之下酒,实别有风味也。陈亦乐先生后於雁山净名寺口馀绮山房设有雁荡图书馆,欲仿祭书,乃终未果。

上云胡玉玑先生,清县丞衔,五品军功蓝翎顶戴,曾任县议员。乃国事纷纭,百不如愿,独耽山水,常作导游,殆由夙愿所结耶?试看洪潜园诗人两绝句:

游西外谷宿胡君玉玑处留赠

旧雨匆匆云散后,不堪回首忆前尘。

只赢雁荡来游日,到处逢迎有主人。

兄弟同居伯叔邻,山深林密水粼粼。

此间我已疑天上,不羡桃源说避秦。

胜夫公督子严厉,其子师瑗六七岁以认字回生,遭竹枝笞。八岁于子夜强须起朗诵,乃朦胧中读之不清,辄以戒尺击之,儿为逃避趋伏床下,犹坚执其出痛苔不已,公之严教望子切也。后该子发愤读书,毕业于浙省十中,历任教席,桃李成荫。

雁荡山灵岩仰止楼

民国己未(1919),国会众议员蒋季哲先生倦飞冀得息影,与同怀叔南先生卜地雁山灵岩屏霞嶂下,构屋三楹,命名“屏霞庐”,由梁公启超书额。正中筑楼,为其尊人蒋公瑞堂祠,榜曰“仰止楼”,系公及门士、吾乐光复后首任知事张寅敬题,藉表高山仰止焉。正厅供公遗像,壁悬诸名人联,楼下为书室客座。

蒋公名炯,别号瑞堂,一作燧堂,大荆东里人,系清廪生。尤精经学,为文高古,目为远到之器。然不乐仕进,以传经授道为己任,荫满门墙,及于邻邑。性喜幽兰,别饶逸气,此方公之狷洁,供之几案。但观赏不足畅其情,转习绘事写其意,曾作《兰花拳石图》赠郑淡如明经,报以一律谢之:

吟诗酌酒度年年,酒一觥兮诗一篇。

诗险欲提天外笔,酒酣且作醉中眠。

醒来写就花千朵,空处补以石一拳。

酒气拂拂从指出,人疑纸上有云烟。

时公勾留乐成,与郑子斗韵联句,及归不胜依依,遂赋截句答曰:

一唱骊歌返大荆,梅溪花外别先生。

贫交此去无他赠,为写兰花数十茎。

公倘徉于烟霞泉石间,俯仰自得,常谓人曰:“吾乐龙湫,万斛飞泉,不可方物,而诸暨五泄,安可同日语哉!何郦道元《水经注》载入五泄,不及龙湫,厚彼失此,实显晦无常也。”故其喜求名家题咏,以为家山重。时乐邑县令何公士循赋《雁山百咏》,迭相传抄,群相惊愕,公如获至宝,迴环吟诵,为家山骄人。生于斯,乐于斯,乃至性所触发也。其著有《雁荡金石志》,刘师培、何士循冠序,见其探奇搜秘,甄录无遗,足为名山增色也。又著有《欲返璞轩经说》。

公于民国乙卯(1915)殂谢,盗天庐主人挽曰:

人间世无非戏也,百年若梦,一切皆空,叹岁月滔滔,我欲挥戈返日景;

天下事尚可言耶?四维不振,三纲已弛,觑乾坤莽莽,公因发愤诉天阍。

后朱味温先生一谒此楼,并赋长句,藉表追思:

筑祠深谷傍安禅,仗剑来寻最上巅。

目极天门山献瑞,座分香火佛前缘。

生专一壑开三径,死有千秋踵七贤。

更羡仲谋能继述,二灵泉菊荐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