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学的人生智慧(刀出鞘禅入心)(1)

“万里清江万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烟。”无论我们国人的主流意识里对日本有着一种怎样的情感,但作为引领这个国家一次次步入强者之列的精神旗帜,其武家文化真的有着很多值得我们理性认识的属性。

武士刀是武家文化的标志,在日本称为“剑”,被视作武士灵魂和精神的象征。在日本古代,武士剑不离身,并由此孕育出一项独特的格斗技艺和精神生活——剑道。

剑道之为道,是因为它绝不仅是一种肢体语言,更是一种思想维度。著名禅学思想家铃木大拙说:“做我们当下应该做的事,做我们必须做的事,这就是禅修。”以“一击必杀”为要旨的剑道与之同源,如果说传统的武术套路是教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做,那么剑道讲究的是为了致胜,在当前这一刻,我要做的唯一的一件事是什么。居合道是剑道技法中的一支,又称拔刀术,顾名思义,就是借拔刀出鞘之势斩杀对手,使交锋的开始即为结束。看过黑泽明导演的电影《椿三十郎》的朋友,一定记得影片最后椿三十郎和室户半兵卫在荒原对决的情节,从长达23秒静止的对峙,到不足1秒的同时拔刀,生死立决只在一刹间,完美演绎了《孙子》中的一句话:“不动如山,动如雷震”。

禅学的人生智慧(刀出鞘禅入心)(2)

日本高僧大森曹玄曰:“剑乃三尺之禅”。禅是一种修行,是与自己内心的对决,在一遍遍的自我审视中,清除一切欲念和杂念,直至悟境。剑道也是一种修行,也是与自己内心的对决。剑机常在火石电光之间,交剑之时如果太过执着于取胜,必将身心受缚,反露败相。正如《不动智神妙录》中所说:“心若置彼身,则为彼身所取;若置彼剑,则为彼剑所取”。故修习剑道,不仅要修技,更要修心。只有保持一颗寂止之心,视生死如视涅槃,临杀阵而心如静水,才能攻守自如;只有保持一颗慧观之心,观对手如观远山,不专注其手、足、剑等一隅,才能料敌机先。唯有如此,可谓入道。

禅学的人生智慧(刀出鞘禅入心)(3)

剑道出招无收,人生也无重播。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世间太多的行人负载了太多的行囊:已经拥有的,难从手中舍弃;苦苦追寻的,难从心中放下,而我们的真实需求却渐渐被社会意识形态的多元化所迷离。驰隙流年,何需执着?若能将剑道之道延展于生活中,我们不妨停下脚步,拿一支笔、一页纸,列一张清单,看看我们拥有的和追寻的究竟有多少是真正必需的?

心无闲事,方能洞达天地。“洗心一万遍,才初通禅心”正如“挥剑一万次,方初步剑道”,我们只有将自己的“心剑”一遍遍砥砺,才能在浮世繁华中以乘物游心的超脱、以谋定后动的静气、以劈山断岳的果决,斩除人生道路上的山重水复。

如此,一切都将柳暗花明。

(文/杨镇霆 KENDO剑道)

禅学的人生智慧(刀出鞘禅入心)(4)

禅学的人生智慧(刀出鞘禅入心)(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