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也作“太一”,是一个很有魔性的词,它象征着仙神的力量。但很长一段时间世人都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只是知道一部份仙神被称为“太乙”,如孙悟空也被说成“太乙散仙”,而“太乙神数”乃是三大术数之一。一直到一九九三年郭店村出土楚简上面的《太一生水》,才揭开了太乙的秘密。
?xml:namespace>
在宇宙延生之初,名为“太一”的精气已经存在了。它不是物质,物质是有形状,有质感的。没有形状而有质感的是光。而气是无形无质感的,却在天地间循环而行。
当时这个世界还是一遍混沌,甚至没有盘古大神来开天辟地。有些研究甚至否定盘古的存在。这里不去管它,因为这个世界有太一,那就足够。
在无尽的时间中,太一凝结了自身的一部分,化成为无形而虚质的物体,这就是水。而水混入了太一,在太一中升腾,蒸发,化成了青冥的天空。天空的诞生促成了太一的凝结,化化了厚实的大地。
然后,天地相生,在其中延生了神灵的精魄。开始有了神的意识。当神有了意识后,就分为阴阳两气。阴阳两气相互渗透,演化出春夏秋冬四时。春夏秋冬四时相用又化出沧寒和暑热。而接下来又生出潮湿和干燥,这些在一起,就是一年的天气状况。
所以太一是万物的本源,它潜藏在水中,依照四时而行,周而复始,养育出万物。它的变化就是万物的规律,这就是天不能让它消亡,凡物无法统计它的数量。阴阳也不能让它产生。太乙也就是君子所说的“道”。
有点意思的是,后半段文字的内容和金庸的《九阴真经》的总纲是一脉相承的,如:天道贵弱,削成者以益生者;伐于强,责于坚,以辅柔弱。
金庸写的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
请注意,他这段写在五十年代,郭店楚简出土在九十年代。所以虽然第一句《老子》中有载,但依然是个奇迹,三篇文章一道贯之,金庸在这点上可谓通神。
太乙就是道,得到太乙就是通神,也就是得道。
依照中国传统的世界观就是下物之精,上天感之。天上的星星就感应着地上的万物。于是,天上也有一颗星星叫太乙,它就是“太乙”精气的凝结。
公元前四千年左右,地球的天北极轴转到太乙星附近,它成为了当时的北极星。
北极星在中国天官系统中有特别的意义,就象孔子说的: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北极星就是众星之王,拥有强大的力量。
伏羲很可能就得到这力量。因此,他又被称为“太昊”,成为了商朝时的众神之王。从出土的甲骨文看,太昊之下有“东母,西母”。东母可能是女娲,西母可能是西王母。
商朝的开国之君成汤也得到这力量,所以他有一个名号就是“太乙”,也作“天乙”。这是《封神演义》第一节就提到的。
因为地轴不是固定的关系。所以北天轴在一定区域里晃动,于是人们将“太一”星旁边的一颗同样的小星称为“天一”。
“太乙”、“天乙”、“太一”、“天一”其实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东西。洛书中就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而隋代的《步天歌》也有云:“天一太一当门户”。
除非有极高的觉悟,商汤不可能是太乙真人,他不会推翻自己所创建的国家。但他与太昊可能是如同永乐和真武的关系一般,一神二体。在商代的宗教体系中,商汤最终升天成神,在天帝左右伏待。而另一方面,商朝到了末期也的确被认为是一个邪恶的王朝。
太一(乙)应该是太昊的最重要的属神。上古文化到现在还有太多未知,但这也是它们充满魅力所在。
但是商最终被周人所取代,一部份商人被迫南迁,结果也就把太一信仰带入了南土。南方的楚人禀承了上古的信仰,以颛顼帝为先祖,但也吸收了商文化,以太一为上神。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楚人也逐渐吸收了周文化。并趁着天下分裂之机,和其他国家一起,将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打包合成五帝。
但是春秋战国时期长达六百多年,之前的信仰也会改变。这六百多年是楚人不断向中原王朝学习先进文化的过程。在此期间,楚人渐渐承认黄帝是为五帝之首,但也暗藏心机地将“太一”提升到凌驾五帝的位子上来。因此有了“东皇太一”。
很多时候会把“东皇太一”和日神“东君”混淆。但两者其实有完全不同的神性。东君所以得名,是因为太阳每天的运行规律。但东皇太一所以得名,不是因为他的神灵在东面,而是指他的祠庙在楚国都城东面而名。
在伟大诗人屈原的笔下,太一完全就是一幅诸神之王的模样。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
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
陈竽瑟兮浩倡。
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
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翻译就是:吉祥日子好时辰,恭敬肃穆娱上皇。
手抚长剑玉为环,佩玉铿锵声清亮。
华贵坐席玉镇边,满把香花吐芬芳。
蕙草裹肉兰为垫,祭奠美酒飘桂香。
高举鼓槌把鼓敲,节拍疏缓歌声响,
竽瑟齐奏乐音强。
群巫娇舞服饰美,香气四溢香满堂。
众音齐会响四方,上皇欢欣乐安康
王者霸气表露无遗。
等到了汉朝一统天下之后,汉高祖刘邦本是楚人。结果当他成为天下之主后,也把太一信仰定为官方正典,于是“太一帝”成为了公认的神中之神,王之王。
《史记》:“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东南郊”,《正义》:“泰一,天帝之别名也。刘伯庄云:泰一,天神之最尊贵者也。”《天文训》:“太微者,太一之庭,紫微宫者,太一之居。”《周礼》注:“昊天一变,又名太一。”《乾凿度》注云:“太一者,北辰之神名也。居其所,曰太一。《九歌》中有《东皇太一》章,注云:太一星名,天之尊神,词在楚东,以配东帝,故曰东皇。
就这样,太一做为天帝一直持续到唐宋时期。直到玉皇大帝信仰兴起,从他头上夺走了“昊天上帝”这个尊号。
虽然太乙不再是天帝了,但对他的信仰依然流传了下来。那就是“太乙救苦天尊”。
太乙救苦天尊在道教中的地位极其崇高,他甚至被认为是六御之一。六御是四御的前身,指的是统治宇宙东南西北上下的六位天帝。请出位于中央的玉皇大帝和后土皇地祗后,剩下的是:
总司万类东极妙严青华大帝,也就是太乙救苦天尊。
总司万雷的南极长生大帝(不是南极仙翁)
总司万灵的西方太极天皇大帝。
总司万星的中天北极紫微大帝。
仔细一看,这哥几个也东南西北中,也够打一桌麻将了。是的,他们就是五方五帝的升级版。
太乙救苦天尊最有名的一次出场是在《西游记》里,他的坐骑“九灵元圣”把孙悟空搞得灰头土脸,为坐骑界和道教很长了一次脸。
那么,应该如何理解《封神演义》中的太乙真人呢?
首先,太乙不是一个专有的人名,凡得太乙之道的,均可被尊称为“太乙”。
也许,太乙真人也就是一位修太乙道的修士。
在元始天尊坐下,太乙真人排名仅列第四,可他的名气是最大的,这个原因是因为他有哪吒这个活跃的徒弟。说实在的,哪吒虽然人气爆棚,但战力在封神中也就中等,很多时候都要他的这位好师父来救驾,一来二去,太乙的人气就上去了。现在更是借《十万个冷笑话》大火了一把。
小时候对太乙是相当有好感的。认为他堪称模范师父,无论徒弟惹下多大的祸事都会替他收尾。相较之下,孙悟空的两个师父一个因为一点小事就将他逐出师门,而另一个不是大叫“悟空救我”,就是念紧箍咒。
等到这把年纪,才明白太乙这样的师父绝对的不负责任,小哪吒闯的几件祸事,他都脱不了干系。弄几项大杀器给这小鬼玩连个注意事项都不给,绝对的别有用心。
不过结合《封神演义》的成书历史来看,我们其实是冤枉太乙了。因为在历史上,他就是一个打酱油的,和哪吒没半点关系。
太乙就是个依靠学生成名的老师,别看他如此气定神闲的为哪吒排忧解难,其实在原本的封神故事中他与哪吒半点关系都没有。在《西游记》里面,让哪吒莲花化身复活的是如来,而不是他。
事实上太乙这个人物,几乎也就是为了哪吒而特供的。
我曾经很反对将太乙真人与太乙救苦天尊混为一谈。因为他俩的相似之处似乎也就只有“太乙”这个名号了。道教的名号一字之差往往指向完全不同,“玉清上帝”不是“玉皇上帝”。“太上道君”不是“太上老君”。但“太上老君”是“太上道祖”。“元始天王”也不一定是“元始天尊”。
太乙真人与太乙救苦天尊明显是有区别的,太乙真人居住在乾元山金光洞,没有坐骑,而太乙救苦天尊居住在东极妙严宫,有坐骑。而论法力,太乙真人的亲授弟子哪吒不是孙悟空的对手。而太乙救苦天尊的坐骑九灵元圣就让孙悟空吃足了苦头。
尽管找出了这么多此太乙非彼太乙的例子,但九年过后,我的心态产生了变化。
主要是因为太乙真人的历史太浅薄了,现在他的所有传奇故事,都来自《封神演义》,而相对的,对于太乙救苦天尊的认识加深,让我有更多的联系空间、
另一方面,平衡也是很重要的。李家三个儿子。在小说中,金吒的师父是文殊。木吒的师父是普贤。虽然在这里与太乙真人平起平坐,但跳出《封神》的范围,一个是诸佛之母,一个是诸佛长子,均是佛教界的一方大拿。如果仅凭“太乙真人”的名头与这两位并列,完全就落了下风。
有意思的是,太乙救苦天尊也有多种形象。其中一个是在烈火中着莲花衣(哪吒也有相同的服色)骑着九头狮子的少女,由是可见,古人的脑洞有时比我们现代人都要大得多。《封神传奇》里让许晴来演太乙真人可谓歪打正着。
细看太乙救苦天尊的法力,他是道教堪与佛教观音平分秋色的神祗,坐莲花中,专职从冥府中拔救鬼魂,这或可解释他让哪吒复活为何那么容易。
所以也可以把太乙救苦天尊认为就是太乙真人,因为他的的确确就是太乙真人的原型,虽然并不清楚许仲琳是否真的想把他俩写成同一个神灵。
但这也可以认为是中国神界的一个分裂的缩影。
因为自周代起中国就没有建成西方那样政教合一的国家,而教育的相对普遍性又使对神灵的看法多元化。最终造成了民间看法与官方看法的不统一。
就象太一帝,现在的很多人对其略有了解,也会将其分为“东皇太一”和“天帝太一”。其实这样的分裂看法由来已久。中国人是关心现实的民族,很多时候对于超自然的看法并不严肃认真,就是基于喜好或者目的,有意或无意地扭曲神灵的本来面目。这种造神,现在还在继续,如“太2真人”。
太一被扶上神帝之位,然后再失位,最后成为一方霸主,再变成昆仑十二仙中的一员,都源于此。当其做为神帝的时候,当然是威灵赫赫,但不能禁绝各种小道消息的传播,但失位后,也是这种民间信仰让他重生,有了新的名号。
其实世间万物,鱼龙变化,神妙无方。凡人尚有“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之事,神仙又岂能以常眼视之?英俊潇洒的李玄七日间变成了瘸腿的胡人铁拐李。释迦牟尼的前生甚至是头白象,稍微放飞一下想象,太乙的历史怎么不可以是个女子的奋斗史呢?依靠自己的修炼,获得太乙之力,将自己伪装成一个男人,通过灭商等工作,登上至尊之位,但最后还是被赶下了这个位子,又再起,最后归于平淡。
但这样也必须丢掉某些坚持,就看看你的节操是不是足够了。'
温故知新|新慢慢挖封神(廿七)联结四大文明古国的三太子李哪吒
温故知新|新慢慢挖封神(廿八)龙族秘史:你所不知道的东海龙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