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各类事物填满(嵌入我生活中的那些名词)(1)

图片来自网络

(我是@法语朱老师,从1993年开始坚持写作。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欢迎你点赞、转发、留言,非常感谢!)


目录

1.《南方都市报》

2. 肠粉

3. 《外滩画报》4.中央十台
3. 《外滩画报》

我已经先后放弃了《周末画报》和《南都周刊》,而改成每周买一份《外滩画报》。放弃前者的理由是那份标榜中国精英读品的周报总在训导着大众应当如何象所谓的精英生活,像他们一样吃、穿和行。

我讨厌这些被造出来的精英以及所谓精英的生活。我曾经是多么热爱《南都周刊》,我从它的创刊号开始收集,有很长一段时间一期不拉地买,但后来发现它的办刊方向是那么混乱和迷惘,它一直在摇摆,永远也找不到自己的定位的方向。

我不喜欢一个没有明确个性和主张的刊物。于是,在收藏了几十期的《南都周刊》后,我每周有了新的方向:《外滩画报》。

这份上海的刊物一定极想抢滩进深圳,它以超低价的两块钱进行着销售。我喜欢它的原因是因为这份周报的在资讯时尚感的同时,更偏重于设计艺术和文化。在这里可以看到很酷很好玩的工业设计,比如一只会到处乱跑的闹钟。

《外滩画报》采访的人物多是导演、演员、画家、舞者、歌手和设计师,而不是总把两只手臂抱在胸前装模作样的成功商人。

这份刊物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得到外界新鲜空气。我喜欢上它。它成了我每个周末的精神大餐。

附近一个报摊每周只进一期《外滩画报》,那唯一的一份总是被我买走。每到周末,走近那个报摊,那个男人就会对我说:“《外滩画报》来了。”

只有一次,我先付了钱让老板替我收着那期的画报,等我回来时再取,不想,回来后发现接替老板的老板娘已经把画报卖给了别人。

那唯一一次没有买到《外滩画报》的经历让我难过了好几天。


4.中央十台

在没有停掉有线电视之前,我基本上只看一个台:中央十台。最初喜欢上这个台,完全是因为《探索.发现》里任志宏的声音,那么厚重、磁性和性感。

我迷上了这个男人的声音,接着又迷上了这个总讲些宇宙深海和远古无数奇幻事情的《探索.发现》。

最喜欢的一个系列是《秘境追踪》,它似乎有十多集构成,从大王乌贼讲到传说中的喜马拉雅雪人,我在天上地下的神奇幻境中度过了无数飞逝的时光。

中央十台还有一些栏目我非常喜欢,比如《人物》《大家》《第十放映室》《希望英语》以及《讲述》。

《人物栏目》里那个旁白的男人的声音比任志宏还要深沉厚重,听上去几乎有浓重的神秘气息。最喜欢的《人物》的一辑栏目是去年国庆大假期间做的各个城市的《关键食客》,非常现代的画面剪辑,非常眩的音乐搭配,那几期栏目时尚极了,从来没见过中央台有那么高水平的节目制作水平。

《第十放映室》是一个重新解构电影的栏目,我无法揣测撰稿人看过多少电影,他(她)的文字相当有水平。

在某一年暑假,它推出了三十来集的专题,每天都有不同的小标题,对电影以不同的方式分类,从武打片和言情片等等的划分到以明星不同来划分,那样的浩荡而庞杂,它们给我去年暑假每一天的上午增加了多少因电影而起的快乐。

最喜欢《第十放映室》结尾的曲子,《天使爱美丽》里的主题曲,配着老老胶片的转动,手风琴的音乐欢然而出,那音乐真美,我每天都在盼着结尾那个时刻。

每天,我待在家里时,眼睛总要盯着一个方向,不是电脑屏幕,就是书或报纸,要么就是中央十台的节目。

我经常一起床就打开电视,只是为了电视里的声音能够充满房间,这声音或许是张悦正在和某个女性的访谈,或许是任志宏浑厚性感的声线,或许被化妆得很恐怖的蒋雯丽没完没了的“三泉食品”。

(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

(我是@法语朱老师,从1993年开始坚持写作。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欢迎你点赞、转发、留言,非常感谢!)

---------------------

学法语必看的公众号: 微型法语课堂

喜马拉雅: 微型法语课堂

视频号: 微型法语课堂

知乎: 法语朱老师

今日头条: 法语朱老师

,